0人評分過此書

瘋關西:探索日本文化心臟地帶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53224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若無悠久綿長的歷史 讓它逃過二戰期間的轟炸
日本文化的心臟——關西地區 無法跳動迄今

一本直探大和本質的絕妙散文集
現代版本的《菊與刀》京阪神篇
美國人類學家帶你了解關西、理解日本

日本多山,南北狹長,日本史與其說是國家的歷史,不如說是地區的歷史。往航海圖大略一瞥就可明白,日本列島除了四座大島外,其實還涵蓋三千餘座小島,森林覆蓋的陸地達一半以上。除了海洋高山構成自然屏障外,昔日交通運輸的不便,更是讓各地區的交流往來橫遭阻礙。一段時日過後,這種島國特性反倒促使日本各區穩健邁向多元化發展,即使時至今日,仍是日本的鮮明特色。
雖然日本可劃分成八個地區,但是這本短文選集僅描繪其中一區——關西。關西位於本州——日本中間的大島——南部中央處。這片寬闊區域有兩府五縣,分別為京都府、大阪府、奈良縣、兵庫縣、滋賀縣、和歌山縣、三重縣。日本居民有一億兩千七百萬人,約有百分之十九住在關西地區。春秋時節,關西地區的人數暫且增加,日本各地居民紛紛前來觀賞春季飄落的櫻花,秋季溫暖的色調,重新領略共有的文化寶庫。關西的歷史縱深極具魅力,日本國內外皆視關西為日本文化精髓代表,不僅有底蘊豐厚的茶道、花藝、表演藝術(歌舞伎、能劇、人形淨瑠璃)、傳統料理、文學典籍(例如《枕草子》、《源氏物語》,兩部的作者皆為女性)、神社與寺院建築、古老的參拜道,更是各派佛教的中樞。
曾為日本首都的大阪、奈良、京都,全都座落於關西的心臟地帶,亦稱近畿。日本早期跟亞洲其他地方交流往來之時,本州與四國間的瀨戶內海成為通往日本的重要門戶,外來的思想與貨物經由難波津的港口(即大阪港)遍及關西各地。外來的影響即由此地區輻散出去,日本國內無一處不受影響。奈良是日本第一個永久首都,坐擁全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建築——法隆寺。在鹿群自由漫步的奈良城,法隆寺猶如一份恰如其分的獻禮,標出絲綢之路最東邊路線的末站。
本書為《讀賣新聞》英文版〈關西文化地景〉專欄的集結,該專欄每月挑選一項主題,以一整頁的篇幅刊登於周日的旅遊版,透過「人類學者的眼光」描寫關西。在這本兼具知識性、趣味性的散文集中,作者跳脫評論,向讀者介紹他們可遊覽的實際景點,同時附上相片,進一步吸引讀者前往旅遊。《讀賣新聞》英文版的許多讀者都是移居國外的人士,要是列出遊客首次遊歷時會喜歡的景點,他們肯定會覺得無趣,所以作者想方設法介紹特別景點,就連嫻熟日本習俗與特性的老手都會感到新奇不已。

【本書精彩內容搶先看】
★說話腔調 東西大不同
只要在京都或大阪待上一小段時間,就可聽出關西腔(關西各地方言的概略總稱)獨特的抑揚頓挫與語彙。關西腔的第一個特徵就是句子往往以「wa」音作為結尾,「wa」音本身並無意義,只是用來強調說話者說的話,關西人無論男女都經常使用。另一方面,東京人也同樣在句尾使用「wa」強調語氣,只是發音比較柔和,而且在東京,這是女性用語獨有的特色。

★武士之都 請靠左走
關西與關東之別,有個常見的例子,那就是手扶梯禮儀。關西人通常會站在電扶梯右側,左側供人通行;反之,關東人站在電扶梯左側,右側供人通行。這類行為模式背後的因素(若有的話)往往跟歷史有關。東京是武士之城,昔日的武士皆為左側佩刀,為了方便抽刀,走路都是靠左,時至今日,當代的東京人還是喜歡靠左行走。大阪是商人之城,昔日的商人皆為右手提物,為了保護貨品,走路都是靠右,而當代的大阪人還是喜歡靠右行走。

克莉絲朵.韋倫是一位曾經在日本、蒙古居住和工作的人類學家兼口譯員。她就讀過哈佛大學、波士頓大學與布朗大學,本書中許多篇章取自她早先連載於讀賣新聞的專欄《關西文化地景》。

  • 誌謝
  • 簡介 關隘之西
  • 第一篇 自然
    • 第1章 感謝:日本的感謝課
    • 第2章 水之道:京都的水文化
    • 第3章 竹之精神
    • 第4章 聽香
    • 第5章 珍珠之母:琵琶湖
  • 第二篇 產業
    • 第6章 京都的和服腰帶:綁住傳統,繫住將來
    • 第7章 踩下踏板、穿越時光:自行車初抵日本之際
    • 第8章 人偶:代理人、替罪羊、可靠的伴侶
    • 第9章 我們的阿凡達,我們自己:日本的機器人創新
  • 第三篇 地方感
    • 第10章 靜止剎那:不斷精進的道地料理
    • 第11章 踏上咖啡之路:從咖法到京都的咖啡館文化
    • 第12章 中國在日本留下的印記
    • 第13章 地理即命運:日本的人造島
  • 第四篇 藝術
    • 第14章 舞踏:靈魂劇場
    • 第15章 和平之臂:日本最新武道前進羅馬
    • 第16章 逃向真實:三宅一生的時裝密教
    • 第17章 牆面畫作:木村英輝的壁畫
  • 第五篇 青年文化
    • 第18章 自身之夢:日本的洛可可蘿莉塔
    • 第19章 漫畫避風港
    • 第20章 動畫的多次元發展
    • 第21章 Cosplay:穿出另一個自己
  • 第六篇 宗教
    • 第22章 小寺
    • 第23章 連結感的探尋:古今朝聖之旅
    • 第24章 意想不到的過時:馬桶、科技、烏托邦
    • 第25章 蓮花裡的珍寶:高野山寺院
  • 結語:三一一過後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