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動盪的時代,我們面對的是一場全球金融體系的大革命。隨世界貿易組織(WTO)與經濟體的發展,全球經濟競爭激烈,公司發展以國際化、集團化為主流,但臺灣二十年來,因企業集團發展衍生諸多掏空財經弊案,對財經秩序影響甚巨,各種以境外公司為工具、轉投資、募集資金等方式掏出大眾的金錢。臺灣經濟並非沒有成長,而是財富分配問題。針對企業集團犯罪問題,應有積極對策,方能有正常財經法律秩序。
就如同最高明醫生是醫未病之病,防範於未然。本書所強調的公司治理便是要尋找一套有效並符合公平的遊戲規則,在問題發生的源頭,便將犯罪遏止。
就如同最高明醫生是醫未病之病,防範於未然。本書所強調的公司治理便是要尋找一套有效並符合公平的遊戲規則,在問題發生的源頭,便將犯罪遏止。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歐洲聯盟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任教臺大30年,研究領域為刑事法學、法社會學。致力推動刑事實體法與現代財經、科技潮流趨勢的結合。著有《辯證與法學》、《人性尊嚴與刑法體系入門》、《法益與刑事立法》、《檢察官之偵查與檢察制度》、《檢辯審在刑事認知程序之互動關係-檢察官之任務(偵查、公訴、執行)與檢察一體》、《基因改造物GMO之產學合作與違反濫用禁止》、《傳染病檢疫與刑事責任之本土研究》、《金控公司與併購》、《財經發展與財經刑法》等多部作品。
- 透析財經犯罪概念圖
- 自序
- 縮寫符號
-
第一章 緒論:公司治理的異化疑慮
-
1.1 全球化國際集團之成形
-
1.1.1 全球化下集團病兆的預防必要性
-
1.1.2 缺乏公司治理下的集團化犯罪型態
-
-
1.2 國際企業集團對金融規則之掌控
-
-
第二章 集團化公司治理之特色
-
2.1 長時性
-
2.2 鉅額性
-
2.3 隱藏性
-
2.4 結構性
-
2.5 財報不實與欠缺透明度
-
2.6 現行法規欠缺適當規範
-
2.6.1 集團之定義不明
-
2.6.2 法人代表形成漏洞
-
2.6.3 薪酬管理
-
2.6.4 遊戲規則被操控
-
-
2.7 乏監督機制的公司治理
-
2.8 小結:集團化公司財經犯罪的成因
-
2.8.1 不負責原則
-
2.8.2 乏監督原則
-
-
-
第三章 集團化下的公司治理與集團化犯罪
-
3.1 我國集團化犯罪預防困境
-
3.2 我國對於集團公司之公司治理的欠缺
-
3.2.1 我國公司治理的現狀與難題
-
3.2.2 對於公司治理現狀與難題之深度研析
-
-
3.3 全新公司治理與犯罪預防觀點的提出
-
3.3.1 打破集團所壟斷的遊戲規則
-
3.3.2 董事與監察人的內部控制才是公司治理的原貌
-
3.3.3 外部公司治理:正確之金融監理思維對策
-
-
-
第四章 國外對抗集團化公司治理與財經犯罪
-
4.1 資訊揭露
-
4.1.1 資訊揭露之功能及其侷限
-
4.1.2 資訊揭露與公司治理之關係
-
-
4.2 早期預警制度
-
4.2.1 預警制度概說
-
4.2.2 全球化經濟與掏空全球化下之預警指標
-
4.2.3 澳洲於預警制度的實踐
-
-
4.3 監理機關整合
-
4.3.1 英國
-
4.3.2 日本
-
4.3.3 南韓
-
4.3.4 澳洲
-
4.3.5 荷蘭
-
-
4.4 立即糾正措施
-
4.4.1 立即糾正措施概說
-
4.4.2 美國立即糾正措施
-
4.4.3 日本立即糾正措施
-
4.4.4 我國立即糾正措施
-
-
4.5 監理人員培訓
-
4.6 公正執法
-
-
第五章 我國如何從外部預防集團化犯罪
-
5.1 從外部監控公司治理的探尋
-
5.2 改革違背國際潮流的行政監理制度
-
5.2.1 近年國際對於行政監理思維的轉換
-
5.2.2 我國之金融管理制度無法予集團化犯罪有效監理
-
-
5.3 我國對集團化犯罪司法刑事訴追之盲點與缺失
-
5.3.1 從行政監理、偵查訴追至審判定讞:創立效率的集團化犯罪之預防、追訴與審判
-
5.3.2 建立集團化犯罪的預防控制模式
-
-
5.4 建立當代司法體系的正確認知
-
5.5 提升國民法學知識與法律人養成之重新思考
-
5.6 行政與司法相互合作,令集團化之追訴符合妥適審判程序
-
5.7 集團化犯罪與法院、民間司法團體之改革應趨一致
-
5.8 最高法院應召開各庭決議確立集團犯罪標準
-
-
第六章 結論與解決之道
-
6.1 集團化之世界潮流及其連鎖效應
-
6.1.1 集團化之連鎖效應
-
6.1.2 全球化金融改革
-
-
6.2 對抗「有機體」之策略
-
6.3 財經犯罪之根源在於貪瀆犯罪
-
6.3.1 貪瀆犯罪之本質
-
6.3.2 分業監管模式之缺失
-
-
6.4 立法機關怠惰,欠缺審慎監理
-
6.4.1 審慎監理之定義
-
6.4.2 世界各國對於審慎監理之迫切需求
-
-
6.5 抗拒政治不當介入之法規規避
-
6.6 背離以股東為主核心價值之法規範理念
-
6.7 法律規範對內部監控機制失靈
-
6.8 人民認知的欠缺
-
6.9 法律遵循程度
-
6.10 加強股東本體權利教育
-
6.11 參考外國做法
-
- 參考文獻
- 索 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6327/NTUPRS-9789863502258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