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最厚黑詭譎的人生兵法書
《鬼谷子》一書,是我國戰國時代縱橫家的鼻祖鬼谷先生的一部關於談判遊說問題的論著。書中也涉及大量的謀略問題,與軍事問題觸類旁通,因此也被稱為「兵書」。
鬼谷子,史上確有其人,據說他姓王名禪(但傳說不一),極富傳奇色彩,從黃帝時代到漢代二千多年的史料中,均載有鬼谷子事跡,因此其生卒年限不可考,給人以神龍見首不見尾之神秘感。他曾隱居於鬼谷之地,著書立說、講學授徒,傳說中之兵家的孫臏、龐涓,道家的茅蒙、徐富,都是他的徒弟,由此更加深了他的神秘色彩。
傳說未必可信,但他所著的《鬼谷子》一書,卻是一部研究社會、政治、鬥爭、謀略、權術的智慧之書,是一本智謀寶典。全書共三卷,計二十一篇,既論修身養性,也論入世成事,還論趨吉保身,乃成功立業者求取功名、謀求富貴的不傳秘笈,因此長期以來一直被譽為「無字天書」。
《鬼谷子》一書,是我國戰國時代縱橫家的鼻祖鬼谷先生的一部關於談判遊說問題的論著。書中也涉及大量的謀略問題,與軍事問題觸類旁通,因此也被稱為「兵書」。
鬼谷子,史上確有其人,據說他姓王名禪(但傳說不一),極富傳奇色彩,從黃帝時代到漢代二千多年的史料中,均載有鬼谷子事跡,因此其生卒年限不可考,給人以神龍見首不見尾之神秘感。他曾隱居於鬼谷之地,著書立說、講學授徒,傳說中之兵家的孫臏、龐涓,道家的茅蒙、徐富,都是他的徒弟,由此更加深了他的神秘色彩。
傳說未必可信,但他所著的《鬼谷子》一書,卻是一部研究社會、政治、鬥爭、謀略、權術的智慧之書,是一本智謀寶典。全書共三卷,計二十一篇,既論修身養性,也論入世成事,還論趨吉保身,乃成功立業者求取功名、謀求富貴的不傳秘笈,因此長期以來一直被譽為「無字天書」。
- 前 言
-
第一章 捭闔術
-
1. 善用陰陽,張儀連橫
-
2. 陰陽相輔,程嬰救孤
-
3. 韜光養晦,高洋稱帝
-
4. 周密謀劃,楊廣登基
-
5. 桓公救邢,陽奉陰違
-
6. 巧尋時機,藉機進諫
-
-
第二章 反應術
-
1. 蘇秦合縱,六國為相
-
2. 推恩分封,武帝集權
-
3. 旁敲側擊,巧救薛地
-
4. 欲取反予,計吞胡國
-
5. 張網得實,吳復斷案
-
6. 推己及人,一統天下
-
7. 圓方決策,陳泰退敵
-
-
第三章 內揵術
-
1. 得情制人,鄒忌納諫
-
2. 以理動人,范雎拜相
-
3. 欲退反進,環轉退卻
-
4. 觸龍勸諫,巧說太后
-
5. 動之以理,田叔力諫
-
-
第四章 抵巇術
-
1. 乘隙用計,謀取兵權
-
2. 巧施離間,智取長平
-
3. 將計就計,巧敗敵軍
-
4. 預防流言,甘茂訂約
-
5. 避免矛盾,將相合好
-
6. 殺女嫁禍,離間帝后
-
-
第五章 飛鉗術
-
1. 飛鉗制人,以謀相位
-
2. 投其所好,取得川資
-
3. 魏王稱臣,藉楚毀齊
-
4. 以物惑人,假虢滅虞
-
5. 秦占蜀地,名利雙收
-
6. 激怒孫權,聯吳抗曹
-
-
第六章 忤合術
-
1. 審時度勢,投靠明主
-
2. 黃蓋詐降,火燒曹營
-
3. 連環背向,毀家滅國
-
4. 反忤之計,巧妙脫身
-
5. 深明背向,離暗投明
-
6. 反忤互用,反敗為勝
-
-
第七章 揣情術
-
1. 揣準帝心,五次討封
-
2. 料敵心理,平安返營
-
3. 觀人言行,知其心意
-
4. 先事而至,由筷揣人
-
5. 告之利害,保衛祖國
-
6. 奇貨可居,隱己成事
-
-
第八章 摩意術
-
1. 因人定計,平步青雲
-
2. 揣摩國情,嚴禁鴉片
-
3. 識破敵計,載美而歸
-
4. 設置香餌,穩定眾心
-
5. 知人心意,反被斬首
-
-
第九章 權量術
-
1. 權衡時事,小卒救主
-
2. 隨機應變,以避爭端
-
3. 不咎既往,任人惟賢
-
4. 假裝熟睡,消彌大災
-
5. 取長補短,巧借物力
-
6. 知其必反,用完再殺
-
-
第十章 謀慮術
-
1. 奇計迭出,收復失地
-
2. 換種說法,君臣相和
-
3. 欲擒故縱,消滅政敵
-
4. 騙取信任,見機使壞
-
5. 下邑奇謀,畫箸阻封
-
6. 因事為制,巧懲巫婆
-
7. 論斤買缸,戲弄鹽商
-
-
第十一章 決 術
-
1. 當機立斷,以渡難關
-
2. 糊塗小事,善決大事
-
3. 英明決策,終得天下
-
4. 以陰制陰,以詐制詐
-
5. 因敵而變,後發制人
-
-
第十二章 符言術
-
1. 欲治散亂,必以重刑
-
2. 令出必行,怒斬監軍
-
3. 循名責實,自立為王
-
4. 主賞貴信,變法革新
-
5. 賞罰分明,馭眾有術
-
-
第十三章 本經陰符之一 盛神
-
1. 察人之神,知其未來
-
2. 內聖神能,奸人俯首
-
3. 觀其言行,料其不至
-
-
第十四章 本經陰符之二 養志
-
1. 明志堅志,雲台留像
-
2. 觀人之志,讓位於賢
-
3. 退避三舍,以成霸業
-
4. 刺股讀書,六國為相
-
-
第十五章 本經陰符之三 實意
-
1. 內涵豐富,深不可測
-
2. 一謀三籌,保全國土
-
3. 言出必踐,以謀長遠
-
-
第十六章 本經陰符之四 分威
-
1. 暫時姑息,待時除奸
-
2. 虛張聲勢,分人之威
-
-
第十七章 本經陰符之五 散勢
-
1. 巧妙造勢,詭計殺人
-
2. 執法無私,軍紀嚴明
-
3. 名為娶妻,實為竊密
-
-
第十八章 本經陰符之六 轉圓
-
1. 胸懷良謀,善於轉圓
-
2. 當機不斷,身受禍亂
-
-
第十九章 本經陰符之七 損兌
-
1. 不能遠慮,秦兵被伏
-
2. 不聽勸阻,餓死宮中
-
3. 善於損兌,巧解兵權
-
-
第二十章 持 樞
-
1. 順應天道,一舉滅商
-
2. 胡服騎射,富國強兵
-
3. 持樞有術,稱霸諸侯
-
-
第二十一章 中 經
-
1. 能言厚德,救人免辱
-
2. 殺敵免患,一舉兩得
-
3. 尋隙制人,魯國衰敗
-
4. 識人善舉,收復新疆
-
5. 被人攝心,終遭屠戮
-
6. 道義為上,功利為下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