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當媽媽不必完美,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

出版日期
2017/05/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43124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我好愛我的孩子,
但我不是完美的媽媽!
慌張、挫敗、崩潰、自我質疑到醒覺,
從德國親子教養現場的體驗、觀察和省思,
衝撞出充滿血肉的育兒慢養智慧!

  每個母親,都盡己所能地愛著孩子,卻也因為種種育兒、教養的衝突、迷思,甚或害怕失去自己而糾結、焦慮著,暢銷書《夢想德國》作者皮爾斯夫人,有著吉普賽人的天性、女強人的獨立自主,還有許許多多夢想和興趣,然而,在走入家庭、生了孩子之後,一切有了變化……她必須學習當個母親,還要在德式教養觀點中學習、拉扯和激盪……

►妳明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卻仍因為別人家小孩比較乖而感到沒面子?
►孩子時間到了不睡覺,妳就會因為沒辦法做自己的事而崩潰?
►明明很愛孩子,卻在心累、煩躁之下對孩子口不擇言,事後懊悔不已?
►妳累到想哭、想出走,就是不敢跟老公、孩子爭取「媽媽我也需要放假」?

  睽違三年,終於等到皮爾斯夫人的《當媽媽不必完美•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本書不只有對育兒教養的摸索、德國父母的經驗分享,她還親自到幼稚園實習,貼身探索德國適性和全人教育在幼兒教育的做法,同時,皮爾斯夫人也發出當媽後最真誠的告白,並透過與孩子的相處,找到面對和接受不完美自己的勇氣!

不是縱容,也不是教出完美的兒女,
是讓孩子做自己,也有適當的自我控制能力!
  世界上有近一半的諾貝爾獎都被德國人包辦,但他們卻鼓勵不要過度開發幼兒的智力?德國獨樹一格的教育方法、觀念、政策,是他們瞬間再起、菁英輩出,並影響全世界的重要功臣之一!《當媽媽不必完美•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除了有德國婆婆媽媽的經驗傳承,也有幼稚園教育工作者的專業分享,讓我們得以檢視臺灣和德國之間在幼教觀念和制度上的不同,並從中探討我們可以做出什麼樣的調整與融合,讓孩子依循自己的生命藍圖,有個健康、快樂、自由的童年,又能培養他們自我規範、獨立並承擔責任的能力和人格。

►孩子上小學前的唯一任務是「快樂成長」,沒必要從小就過度開發孩子的智力。
►德國人相信,在孩子七歲前養成晚上七點上床睡覺的習慣,對大腦發育及免疫力很重要。
►要給孩子自由,也要有管教的勇氣,幫孩子設界限,是避免行為和品格偏差,也讓孩子對外在環境產生安全感!
►德式教養讓父母學習控制憂懼,放手「允許」孩子去體驗、挑戰這個世界。
►雖然重視孩子的興趣養成和多方位發展機會,但不要逼孩子學才藝或上補習班。
►強迫孩子當「乖小孩」,反而容易讓孩子忽視真實的自己。
►讓孩子學習分擔家務,是讓他們對自己負責──別忘了讓孩子在當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培養孩子生活能力時,切忌貪圖一時輕鬆和方便就代勞,這會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
►希望孩子會念書並非大錯,但父母應該理解,人生有太多挑戰等著孩子面對,不只有讀書。
►德國爸媽會教小孩適度的反擊,讓孩子遇到衝突或暴力而大人又不在身邊時能保護自己,並同時教育他們拳頭只有在非逼不得已時才揮出。

一段融合觀察與省思、掙扎與療癒,
讓父母和孩子看見彼此靈魂約定的教養練習!
  德國教育讓許多孩子擁有與全球競爭的實力,然而當中也有得意志民族特有的框架和想法(例如德國人強調「做什麼就要像什麼」、嚴謹過頭的民族性,就讓很多要求完美的媽媽壓力爆表,孩子痛苦指數增加……),再加上全球媽媽共有的內心糾結和罣礙(例如雖然出了個女總理,但德國仍有許多母親在這家庭和事業中糾結……),媽媽們的育兒教養路仍然走得不容易,且看皮爾斯夫人從這個過程中,如何找到當中的平衡點及對生命的省思……。
  
►孩子並不喜歡無頭蒼蠅般做牛做馬的父母──能意識到自我身心需求的父母,才有可能教養出快樂的小孩。
►跟孩子相處是最大的心性修練,他嘰嘰喳喳跟你分享所見所聞時,你的心有沒有在當下呢?
►每位父母都曾盡他們最大的可能愛孩子,但往往也帶著無知、恐懼的信念,挾制著孩子的身心。
►每次與孩子互動,同時也在幫助我們釐清自己,進行一次次的內在翻整與重建。
►父母無法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很大部分源自父母不願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能接納生命中的失敗、挫折的父母,較不容易極盡所能、無所不用其極地要孩子成為萬能或完美小孩!
►父母總以為是自己在帶孩子,但孩子也時時啟發我們的心之眼,我們常常得放下原有的價值觀和成見,才能看見孩子的光點!
  
  皮爾斯夫人反省體制、自我覺察、大膽嘗試與耐心練習,連過程中的慌張、挫敗、痛苦和自我質疑,都毫不掩飾的分享,這些酸甜苦辣能給予許多在教養中摸索的父母不一樣的能量和鼓舞。
  • 佳評如潮
    • 「哇!」的人生和勇氣  張慧心
    • 天真勇敢的夢想家  徐輔軍
    • 透過孩子的眼睛看見自己  陳嘉珍
    • 生活禪媽媽是孩子的恩典  張世傑
  • 皮爾斯夫人自序/一隻快樂慢活的烏龜媽
  • Part1 教孩子成為一個人,比什麼都重要
    • 自信是爸媽送給孩子最棒的禮物
    • 念書前先學會過生活
    • 孩子間的拳頭之戰
    • 可不可以不當乖小孩?
    • 別把放養當放羊,「放」前先得「養」
    • 尊重他人,是教養的開始
    • 愛動物如愛己,從小做起
    • 「懂生活」是自我價值的展現
    • 跨越性別的執著,男孩也可以玩芭比
    • 從阿公阿嬤不帶孫,看德國人對孩子的尊重
  • Part2 孩子的花園──不教算術、寫字的幼稚園
    • 我們是愛的鐵三角
    • 重新再上一次幼稚園
    • 孩子的老師真心愛他嗎?
    • 給小小孩的靜心課
    • 森林日是許多德國幼稚園的必修課
    • 快樂「玩」一堂音樂課
    • 跟著老師手作迎聖誕佳節
    • 孩子們,爬樹去囉!
    • 一顆足球背後的運動教養哲學
    • 德國小孩上小學前一年需要做哪些準備?
  • Part3 玩在起跑點,練出個人軟實力
    • DIY創意打造孩子的童趣房間
    • 小孩子的七點晚安曲
    • 為孩子在睡前點一盞蠟燭
    • 手作生活是讓小孩身心安頓的魔法
    • 到兒童舊貨市集去擺攤,孩子上場學買賣
    • 森林是孩子最棒的好朋友
    • 來去夏日森林創意園遊會
    • 遊戲廣場是大人小孩共同的天堂
    • 拋開3C,和小孩一起動腦玩桌遊
    • 媽媽,我要跟妳一起畫畫、跳舞啦!
  • Part4 孩子,其實是爸媽的靈性夥伴
    • 讓平安的心成為一家之主
    • 德國婆婆媽媽老實說
    • 媽媽,妳怎能不看重自己呢?
    • 愛自己的媽咪,是家庭快樂的泉源
    • 離開小別,讓德國爸媽更幸福
    • 與我們的內在小孩同行
    • 安住當下,重新看見孩子的童真
    • 孩子也是我們的老師
    • 孩子真的是我們想的那樣嗎?
    • 愛上不完美的自己
  • 結語/微光在邊境
  • 後記/醒來
    • ▎愛的青鳥
    • ▎醒來
    • ▎獨立與依賴的雙人舞
    • ▎神性與習性
    • ▎有一種人生叫做漸漸
    • ▎相信妳值得
    • ▎我是一個真實的女人
    • ▎來自宇宙的親愛小孩
    • ▎現在不玩,什麼時候要玩?
    • ▎小小孩談生死
    • ▎圓滿與殘缺
    • ▎順流的豐盛
    • ▎呼喚再呼喚
  • 感謝/拾光漣漪,感謝有你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