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大道之行: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民主檔案專題選輯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為呈現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來國家民主發展之軌跡,以傳承歷史記憶,特將我國為亞洲最具代表性的民主典範,透過檔案的演繹方式,展現在全體國人面前。本書內容依序區分為「憲政發展」、「政黨政治」、「地方自治」、「公民參與」等4大主題,並搭配民主發展歷程 之相關檔案及文物,多元呈現我國建國百年來民主發展歷程。
  • 憲政發展
    • (一)憲法的演變
      • 1-1 從民國肇建到第1次制憲
      • 1-2 訓政時期的根本大法
      • 1-3 五五憲草與政治協商會議憲草修改原則
      • 1-4 政協憲草與中華民國憲法
    • (二)動員戡亂時期
      • 1-5 動員戡亂與總動員體制
      • 1-6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 1-7 實施戒嚴
      • 1-8 解除戒嚴
      • 1-9 終止動員戡亂
      • 1-10 憲法增修條文
    • (三)憲政改革主張
      • 1-11 總統府臨時行政改革委員會的憲政改革主張
      • 1-12 「自由中國」雜誌對總統連選連任限制的主張
      • 1-13 臺灣省議員的憲政改革主張
      • 1-14 「黨外」人士發表「國是聲明」
    • (四)憲政機關的演變
      • 1-15 長期未全面改選的國會
      • 1-16 國民大會的演變
      • 1-17 行政權的演變
      • 1-18 立法權的演變
      • 1-19 司法權的演變
      • 1-20 考試權的演變
      • 1-21 監察權的演變
    • (五)人權的保障
      • 1-22 人身自由的保障
      • 1-23 正當法律程序的建立
      • 1-24 司法人權的維護
      • 1-25 隱私權的保護
      • 1-26 平等權的保障
      • 1-27 我國成為完全自由國家
  • 政黨政治
    • (一)政黨政治的萌芽(~民國17年)
      • 2-1 政黨政治的萌芽
      • 2-2 從革命黨到國民黨
      • 2-3 從立憲派到進步黨
      • 2-4 民初政黨政治雛形的出現
      • 2-5 從中華革命黨到中國國民黨的改組
      • 2-6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 2-7 中國青年黨的成立
    • (二)訓政與民主困境(民國17年至民國38年)
      • 2-8 訓政體制的建立
      • 2-9 共赴國難
      • 2-10 中國共產黨武裝活動
      • 2-11 中國國家社會黨的成立
      • 2-12 對日抗戰期間的民主憲政運動
      • 2-13 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的成立
      • 2-14 從制憲到行憲
    • (三)爭取民主空間的努力(民國38年至民國60年間)
      • 2-15 中國國民黨的改造與定位
      • 2-16 知識分子的期待:胡適
      • 2-17 中國青年黨與中國民主社會黨
      • 2-18 雷震與中國民主黨
    • (四)政黨競爭與民主鞏固(民國60年以後)
      • 2-19 突破集會結社的限制
      • 2-20 中國國民黨
      • 2-21 民主進步黨
      • 2-22 新黨
      • 2-23 親民黨
      • 2-24 台灣團結聯盟
      • 2-25 政黨現狀面面觀
  • 地方自治
    • (一)地方自治法制
      • 3-1 行憲前地方自治法制發展
      • 3-2 憲法有關地方自治的規定
      • 3-3 公布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
      • 3-4 制定動員戡亂時期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 3-5 公布省縣自治法與直轄市自治法
      • 3-6 各縣市參議會及臺灣省參議會的成立
      • 3-7 從臺灣省臨時省議會到臺灣省議會
      • 3-8 臺灣省政府功能與組織調整
    • (二)行政區劃
      • 3-9 日據時期五州二廳的行政區劃
      • 3-10 州廳郡街庄制度改為縣市鄉鎮區制度
      • 3-11 臺灣省各縣市鄉鎮行政區域調整
      • 3-12 臺北市、高雄市改制直轄市
      • 3-13 新四直轄市的誕生
    • (三)自治選舉與訴訟
      • 3-14 日據時期臺灣舉行的地方選舉
      • 3-15 臺灣光復後首次地方自治選舉
      • 3-16 余登發競選高雄縣縣長的選舉訴訟
      • 3-17 郭雨新競選立法委員的選舉訴訟
      • 3-18 地方公職人員選舉與「中壢事件」
      • 3-19 黃俊英與陳菊的高雄市市長選舉訴訟
    • (四)自治代表性人物
      • 3-20 臺灣省參議會首任議長黃朝琴
      • 3-21 「臺縣選舉字零零壹號」的民選縣長楊仲鯨
      • 3-22 第1任民選臺北市市長吳三連
      • 3-23 早期臺灣省議會的「五龍一鳳」
      • 3-24 第1位臺灣省籍省政府主席謝東閔
      • 3-25 第1屆臺灣省省長宋楚瑜
  • 公民參與
    • (一)集會結社法制
      • 4-1 集會遊行法之制定與施行
      • 4-2 人民團體法有關結社規定
      • 4-3 遊說法的制定
      • 4-4 刑法第100條的修訂
      • 4-5 出版法的廢止
    • (二)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政治權利1-選舉罷免
      • 4-6 選舉機關的變革
      • 4-7 中央民意代表的選舉
      • 4-8 總統副總統的直接民選
    • (三)公民投票:政治權利2-創制複決
      • 4-9 創制複決權的行使
      • 4-10 公民投票法的制定與施行
      • 4-11 全國性公民投票案例
      • 4-12 地方性公民投票案例
    • (四)社會運動
      • 4-13 學生運動
      • 4-14 農民運動
      • 4-15 勞工運動
      • 4-16 原住民運動
      • 4-17 環保運動
      • 4-18 其他重大群眾運動
    • (五)公民社會
      • 4-19 公民會議的機制與案例
      • 4-20 非政府組織(NGO)的貢獻
      • 4-21 媒體自由化
  • 附錄
    • 參考書目
    • 大事紀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