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西風東漸:晚清民初上海藝文界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899543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一八四三年上海開埠後迅速發展成為西方文化輸入中國的最大窗口和傳播中心。這裡集中了全國最早、最多的中、外文報刊和翻譯出版機構,也是中國最大的藝術活動中心,電影、美術、音樂、戲劇、舞蹈等等,均占全國的半壁江山。它們在這裡合作競爭、交匯融合,共同譜就了上海文化的開放格局。從十九世紀末開始,上海已是整個中國,乃至整個亞洲區域內最繁華、最有影響力的文化大都會,並與倫敦、紐約、巴黎、柏林等城市並駕齊驅,躋身於國際性大都市之列。
本書內容追溯土山灣畫館和樂隊、上海世博會、電影史和新聞史。作者並對中國早期攝影的思索,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並披露一些罕見文獻。
  • 代序 書眉散語
  • 輯一
    • 1 土山灣畫館歷史溯源
    • 2 土山灣畫館的歷任主持
    • 3 畫館主任劉德齋家世探源
    • 4 劉德齋的教學活動
    • 5 劉德齋領銜編繪的三部著作
    • 6 劉德齋的兩個得意門生:范殷儒與徐詠青
    • 7 晚年劉德齋
    • 8 土山灣畫館的師生名錄
    • 9 追尋土山灣樂隊的悠久歷史
  • 輯二
    • 10 默片時代的「配音」與「配樂」
    • 11 大光明:一段濃縮的電影史
    • 12 百年天籟,紅樓「留聲」
    • 13 審美書館的創立及其出版物
    • 14 戰後上海方型週刊的濫觴──《海風》的創刊及其編、撰陣營
    • 15 世博舞台上的中國「海歸」
    • 16 中國參與1904年美國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始末
    • 17 上海與1933年芝加哥世博會
  • 輯三
    • 18 春柳社首演《茶花女》紀念品的發現與考釋
    • 19 長尾雨山與商務印書館
    • 20 戈氏叔侄的圖書館情緣
    • 21 畢生從事文化出版事業的胡愈之
    • 22 邵洵美手繪的兩枚藏書票
    • 23 由一冊簽名本所想到的──關於章靳以的《人世百圖》和繆崇群的《人間百相》
  • 輯四
    • 24 跑馬引來海上潮
    • 25 上海舞台上的A.D.C.
    • 26 「雷根」當年在上海
    • 27 一枚珍貴的「英雄」煙標
    • 28 傾聽那遠處傳來的口琴聲
    • 29 一張見證歷史的音樂節目單
    • 30 令人髮指的野蠻風俗
    • 31 手繪明信片的珍品
    • 32 最是溫馨情人節
    • 33 世俗的「哈羅溫」
    • 34 過個快樂的耶誕節
  • 輯五
    • 35 晚清民初的海上影樓
    • 36 瞬間永恆──上海圖書館藏歷史原照概述
  • 輯六
    • 37 邵洵美的書生事業
    • 38 圖史互動的嘗試
    • 39 中國現代電影期刊的整理與研究
    • 40 記憶上海的「城市表情」
    • 41 國際名流的上海蹤跡── 近代上海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個特殊視角
    • 42 彌補缺憾的文化工程
    • 43 土山灣,不僅只是繪畫的搖籃
    • 44 葉靈鳳的一本另類書話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