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一次一點,反轉憂鬱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693895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憂鬱傾向。大腦的構造就是如此。過去十年,對於憂鬱症相關的大腦迴路,以及這些迴路的改變方式有了驚人進展!不論你的年紀多大,你仍然有能力改變大腦,改善你的人生。
一場精采的大腦之旅本書從第一頁就開始協助我們改善生活
一八七○年春天,年輕的威廉.詹姆斯陷入「意義的危機」,充滿焦慮與憂鬱。但是他讀了一篇談自由意志的文章後,領悟到可以透過改變習慣來轉換心情。不到三年,他開始在哈佛大學教書,最後成為美國心理學之父。
一九四○年代,作家卡繆肺結核發作,離開飽受戰火摧殘的巴黎,到阿爾及利亞北方的出生地尋求溫暖和慰藉。在灰色多雨的十二月,他發現一切都已改變,痛苦地體認到想要重溫年少歲月是多麼愚蠢。但他明白年少的溫馨快樂依舊完好保留在記憶裡,寫道:「在最深的冬季,我終於體會到,在我的內在有一個永不抹滅的夏天。」
本書作者大四讀到一半時,突然感覺一切都令人無法承受。剛開始是對未來感到焦慮,覺得身體沉重遲緩,不想說話,選課變成一樁難事,甚至連食物都沒有那麼好吃。之後女友和他分手,可能是因為那幾個月他整個人變成可悲的一灘爛泥,然後身體開始出現各種疼痛,睡眠也發生問題。新英格蘭的冬天感覺格外漫長而灰暗。
當人陷入憂鬱,生活充滿失望,欠缺你迫切需要的一切──一夜好眠、工作順利、友善的臉孔,你擁有的好像遠遠少於想要得到的,然而,好轉的關鍵並不複雜,就是找到適合你的生活改變,創造正確的大腦改變。
  • 推薦序1 一本極為難得的著作 施義賢
  • 推薦序2 改善生活的獨特力量 丹尼爾.席格
  • 推薦語 戰勝憂鬱,其實不難 詹欣隆等
  • 前言 你正走在好轉的路上
  • Ⅰ 卡在惡性循環裡
    • 1 憂鬱症的大腦地圖
    • 2 深陷焦慮與擔憂
    • 3 永遠注意負面的地方
    • 4 沉溺壞習慣
  • Ⅱ 創造正向循環
    • 5 鍛鍊你的大腦
    • 6 設定目標,果斷決定
    • 7 讓大腦休息
    • 8 培養正面習慣
    • 9 善用生物反饋
    • 10 活化感恩迴路
    • 11 仰賴他人的力量
    • 12 治療中的大腦
    • 13 結語
  • 致謝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