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請帶我穿越這片海洋:記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北非難民,以及跨地中海的悲劇航程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親愛的大海,謝謝你!你是唯一不需要簽證就接納我的地方……親愛的魚,謝謝你們!你們對我的宗教或政治傾向不加過問就把我吃了。」——2015年5月盛傳於網路上的敘利亞難民遺書˙˙˙udn《轉角國際》專欄作家黃哲翰專文導讀彰化高中圖書館主任呂興忠.新北市丹鳳高中教務主任宋怡慧.彰化縣土庫國小教師林怡辰.台北市中山女高國文老師張輝誠.高雄市英明國中公民老師郭進成.凱風卡瑪兒童書店創辦人陳培瑜.作家番紅花.熱血公民教師黃益中.作家楊婕——為了更溫柔美好的世界真誠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難民,和我們有什麼關係?他們為什麼不留下來,為自己的國家奮戰到底?為什麼那些難民父母自己不工作,卻讓小孩負責打工賺錢養家?明明是難民,竟然人手一支手機,也有辦法付給人蛇好幾萬美元?橫越地中海的那些「死亡之船」上,究竟都發生了什麼事?
自2011年爆發內戰以來,敘利亞人民平均壽命整整降低了20年,760萬人流離失所,400萬人逃出敘利亞、成了你我口中的「難民」。從兩伊戰爭到最近的內戰,伊拉克有4%的人口「被消滅了」;2014年初,約250萬伊拉克人在ISIS的武裝攻擊下逃離家園……這波「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難民潮」,已經成了一齣日常的悲劇,淹沒在每分每秒攫取我們注意力的大小即時事件中。但如果他們不再只是一個數字,如果你可以聽見他們的故事,你會知道他們和我們沒什麼不同。
因為愛,他們都成了難民當國家背叛你,連一點希望也不留,你能做的,就是為了所愛之人渡海翻山,尋找一家的容身之地。
當大海的另一頭,雖然不是應許之地,卻是一家人或許可以重新來過的唯一希望——你會怎麼做?他們的故事,也是你我會做的抉擇。◆關於那些被歐洲各國視為燙手山芋的難民,我們了解太少,自以為是太多;事實是,當世界脫離正常軌道,一切不能再以我們習以為常的標準看待。
他們捨棄一切,逃往未知的命運。他們已經一無所有,仍拚了命要保住手機,因為它是與留在家鄉的家人聯繫的唯一工具——卻也成了人蛇向其家人勒索的道具。
他們不是不想工作,是雇主只想雇用他們的孩子,因為童工的薪資低廉。他們想要工作養活自己,但是在取得歐盟正式的庇護判定之前,他們沒有資格工作……◆當世界越來越向右翼傾斜,當同溫層取暖取代了對話與溝通,世人被偏見與仇恨操控,兩位歐洲資深記者動用生涯中的所有關係,親自走訪中東、歐洲各難民營,只為將他們的人生故事帶出那片看不到希望的帳篷叢林,讓世人聽到他們的心聲、看到他們的面容;他們登上地中海的小島蘭佩杜薩,走訪曾經親手拯救瀕死難民的漁夫,看後者因為眼睜睜看著難民從自己手中滑走、沉入深海而內疚;他們也探訪了那些僥倖活著登上歐陸的難民,揭露「死亡之船」上究竟發生了什麼悲劇;他們還取得了義大利警方攔截的人蛇通訊內容,披露他們如何綁架難民、反覆榨取偷渡費用,藉此謀取暴利;最後,他們來到一個原本反對安置難民的奧地利小鎮,看當地居民如何從最初的恐懼與防衛,到後來終於明白難民不是洪水猛獸——他們只是希望有尊嚴地活下去——與你我並無不同,因此轉而全心協助他們在歐洲落腳,讓他們安心在此為自己重建全新的人生,以及與親愛家人團聚的不遠未來。
如果這個世界已經瘋了,唯有關心與行動可以讓人類再次偉大。
  • 導讀
  • 自序一 出生地的恩典
  • 自序二 戰爭和驅逐的恐怖
  • Chapter 1 逃離敘利亞
  • Chapter 2 伊拉克難民潮
  • Chapter 3 懷抱希望之旅
  • Chapter 4 痛苦的剝削
  • Chapter 5 大海法則
  • Chapter 6 打破心中的隔閡
  • 後記 現在呢?
  • 我們可以為難民做些什麼?——關心與行動!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