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天主之城:拉丁文中文全譯本

出版日期
2014/07/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52814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全球唯一一本依據拉丁文原典翻譯的中文全譯本。
★ 輔大哲學暨宗教系教授高凌霞修女(教授)校訂、導讀。
★ 天主教神學家聖奧古斯丁,曠世鉅著。
★ 神哲學經典原著,全新修訂、編校、潤飾。


《天主之城》為希坡的奥古斯丁所著。公元413年,羅馬城已被哥德蠻族攻破,當時人們把羅馬帝國的衰退歸咎於基督徒之離棄傳統多神宗教。當時羅馬城已被哥德蠻族攻破,人們把羅馬帝國的衰退歸咎於基督徒之離棄傳統多神宗教。奥古斯丁覺得有必要著書回應此攻擊,於是提筆寫作此書。   
《天主之城》(拉丁文:De Civitate Dei)共分兩部,二十二章。
奥古斯丁在書中說明,羅馬的衰退是肇因於道德的衰退;基督教不但不是羅馬衰退的原因,反而有助於道德的提升。但基督徒所歸屬的不是羅馬帝國或任何地上之城,而是上帝之城。地上之城與上帝之城最根本的差別在於,前者人民的共通點在於對自己的愛,後者則是結合於對上帝的愛和因此而生的對彼此的愛。在對比這兩個城從起源到結局的過程中,他對人類的群體生活有深入的討論,也建構了基督教的歷史觀。   
本書共分二十二章。第一部份一至十章主要在駁斥對基督教不實的攻擊,第二部份十一至二十二章則說明地上城和上帝城的不同起源、進展和結局。
第一部(第一至十章)主要在論述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駁斥對基督教不實的攻擊;第二部份(第十一至二十二章)則說明地上城和上帝城的不同起源、進展和結局。
奧古斯丁在書中說明,基督徒所歸屬的不是羅馬帝國或任何地上之城,而是天主之城。地上之城與天主之城最根本的差別在於,前者人民的共通點在於對自己的愛,後者則是因對上帝的愛和因此而生的對彼此的愛而結合。
在對比這兩個城從起源到結局的過程中,他對人類的群體生活有深入的討論,也建構了基督教的歷史觀。
  • 譯者序
  • 作者序
  • 聖奧古斯丁校對序
  • 第一卷
  • 第二卷
  • 第三卷
  • 第四卷
  • 第五卷
  • 第六卷
  • 第七卷
  • 第八卷
  • 第九卷
  • 第十卷
  • 第十一卷
  • 第十二卷
  • 第十三卷
  • 第十四卷
  • 第十五卷
  • 第十六卷
  • 第十七卷
  • 第十八卷
  • 第十九卷
  • 第二十卷
  • 第二十一卷
  • 第二十二卷
  • 後記一 高凌霞教授
  • 後記二 谷聲野神父
  • 附錄一 中西人名對照表
  • 附錄二 引用經書簡字表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