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狹義相對論的意義

出版日期
2012/08/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52725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愛因斯坦於1905年發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首次提出狹義相對論,完整的闡釋了無重力之下的時空結構。愛因斯坦的思想發端於電磁學,但是所提出的狹義相對論只與兩個公設有關:(一)相對性不變原理。(二)光速不變原理。

  本書先簡介愛因斯坦提出理論的背景,然後從嚴謹的推論說明上述兩個公設在理論中的關鍵角色。公設:(一)可以推論出聯接兩個慣性系統的時空變換必須是線性的。(二)光速不變原理可以推論出這個變換(勞倫茲變換)的特殊形式。書中論證方式闡明上述兩個公設舉足輕重的角色。論證不僅嚴謹,也比原來愛因斯坦的論文簡單易懂。

  本書並且仿愛因斯坦的辦法解釋了他最著名的公式E=mc2。此外,本書詳細討論兩個常見的詭論:火車進山洞和雙生子。從這兩個議題可看到同時性、長度收縮、時間膨脹這些概念如何出現在相對論的學習中。
  • 序言
  • 導言
  • 第一章 愛因斯坦的時空概念和勞倫茲變換
    • 1.1 慣性系與慣性定律
    • 1.2 時間與空間的意義
    • 1.3 光遠不變原理與同時性
    • 1.4 勞倫茲變換的證明
  • 第二章 勞倫茲變換的物理意義
    • 2.1 長度收縮和時間伸長
    • 2.2 長度收縮和時間伸長的思想實驗
    • 2.3 火車過山洞的故事
    • 2.4 雙胞胎的故事
    • 2.5 速度的相加
  • 第二章 E = mc²
    • 3.1 都普勒原理
    • 3.2 9月論文的主要內容
  • 附錄一 為什麼必須是線性變換?
  • 附錄二 火車速度不能大於光速
  • 附錄三 國示勞倫茲變換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