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老實」,在漢語中,是「忠厚誠實」的意思。「老實」,七爸周恩來當年對「愛寶」的評價,實在是本書作者周爾鎏心中沉甸甸的一個詞。
老老實實地回憶,陳列忠實可靠的證據,擺事實不講大道理,不添油加醋,不道聼途説,也不把史書中涉及周恩來的內容大段地摘錄,這是周爾鎏對自己的要求,也是七爸周恩來、七媽鄧穎超對待歷史的態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總理周恩來,是中共黨史、中國現代史一個已經說了很多,卻依然說不盡的話題。本書作者周爾鎏係周恩來的堂侄,周恩來稱其為周家的「長房長孫」。本書是他從家族歷史和自身經歷的角度,對周恩來行止、為人、思想、境界、影響力的記錄。
本書有諸多首次公佈的獨家史料,如:周恩來曾留學英國;顧順章叛變後周恩來躲避在哪裡;周恩來最後日子的枕邊書;周恩來內心的家族願望;從建國到「文革」,周恩來在家人面前流露的思想看法等。
周爾鎏少年時代冒着生命危險保存下來的珍貴的周恩來家書和器物,各時代、尤其是「文革」時期有特殊意味的歷史照片,構成了本書的又一大亮點。這使本書不僅僅是一本一般性的口述實錄,而是擁有證據鏈、經得起實證檢驗的歷史記述。
老老實實地回憶,陳列忠實可靠的證據,擺事實不講大道理,不添油加醋,不道聼途説,也不把史書中涉及周恩來的內容大段地摘錄,這是周爾鎏對自己的要求,也是七爸周恩來、七媽鄧穎超對待歷史的態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總理周恩來,是中共黨史、中國現代史一個已經說了很多,卻依然說不盡的話題。本書作者周爾鎏係周恩來的堂侄,周恩來稱其為周家的「長房長孫」。本書是他從家族歷史和自身經歷的角度,對周恩來行止、為人、思想、境界、影響力的記錄。
本書有諸多首次公佈的獨家史料,如:周恩來曾留學英國;顧順章叛變後周恩來躲避在哪裡;周恩來最後日子的枕邊書;周恩來內心的家族願望;從建國到「文革」,周恩來在家人面前流露的思想看法等。
周爾鎏少年時代冒着生命危險保存下來的珍貴的周恩來家書和器物,各時代、尤其是「文革」時期有特殊意味的歷史照片,構成了本書的又一大亮點。這使本書不僅僅是一本一般性的口述實錄,而是擁有證據鏈、經得起實證檢驗的歷史記述。
- 心香一瓣權作「序」 高秋福
- 前言
-
第一編 周氏家世
-
小引 七爸退休後想寫一本名為《房》的長篇小說
-
壹 周氏淵源考
-
貳 五世世系
-
1. 五世相繼
-
2. 家族親情
-
-
叁 從始祖周敦頤到同宗魯迅
-
肆 家風祖訓
-
伍 周元棠《海巢書屋詩稿》
-
1.「當作奇男子」
-
2.《留侯》詩情
-
-
陸 二伯父調之公
-
柒 世傳職業「紹興師爺」
-
捌 「 逼上梁山」
-
家族文物和七爸七媽書信(一)
-
1. 先祖墓碑
-
2. 七爸旅歐留學文物
-
3. 七爸寄自英國倫敦的信(1921 年)
-
4. 七爸寄自法國巴黎的明信片(1922 年)
-
-
-
第二編 愛寶與七爸七媽
-
小引 愛寶身世之謎
-
壹 秘密庇護所:虹口「周公館」
-
貳 與七爺爺在一起的日子
-
叁 「 孤兒留孤島」
-
肆 高郵遭遇
-
伍 回滬尋七爸
-
陸 三赴「周公館」
-
柒 刺刀頂在脊背上
-
捌 隨「二野」進軍大西南
-
玖 劉、鄧首長的兩次報告
-
拾 糧食局代理局長
-
拾壹 考入南開大學,「關係」暴露
-
拾貳 周爾鎏名字趣解
-
家族文物和七爸七媽書信(二)
-
1. 七爸寄自重慶的信(1939 年)
-
2. 七爸自渝返寧前夕的來信(1946 年)
-
3. 七爸寄自南京的信(1946 年)
-
-
-
第三編 建國風雲
-
小引 七爸「求同存異」
-
壹 傾談社會問題
-
1. 家庭出身和政治信仰
-
2. 少數民族自治制度
-
3. 文化交流是心靈的溝通
-
-
貳 解放初期的思考
-
1. 反對土改中的過火現象
-
2. 警惕極左的「勇敢分子」
-
3. 維護新生中農的利益
-
4. 尊重市場規律,順應供需變化
-
5. 讓人民的手來主導市場
-
-
叁 「 大躍進」前後
-
1. 陪七爸打球
-
2.「我是憑良心講話的」
-
3.「左」一點好,還是「右」一點好
-
4. 如何對待黨內鬥爭及防範特殊化
-
5. 硫酸廠「酸浪滔天」了嗎
-
6. 夭折的創新實驗
-
7. 七爸重返南開母校
-
8. 懷疑,但誰也不敢說真話
-
9. 考察「中國奇跡」
-
10. 談台灣問題
-
-
肆 「 為知識分子脫帽加冕」
-
1. 陳老總解決我的「思想問題」
-
2.「今天,我向你們行脫帽禮!」
-
3.《十五貫》成了樣板
-
4. 真實記錄歷史
-
5. 趣談英語學習基本功
-
6. 翻譯人才的知音
-
7. 一場跨越半世紀的尋訪
-
-
家族文物和七爸七媽書信(三)
-
1. 七媽寄自北京的信(1956 年)
-
2. 四件珍貴的禮物
-
3. 失落的文物
-
-
-
第四編 「文革」歲月
-
小引 「 文革」初期,七爸也感覺「跟不上」
-
壹 我的困惑與遭遇
-
1.「工作組」與路線鬥爭
-
2. 第一次因「政治問題」寫信給七爸
-
3. 我同吳晗出訪未果
-
-
貳 七爸與其他領導人
-
1. 陳毅
-
2. 賀龍
-
3. 彭德懷
-
4. 林彪
-
5. 李富春
-
6. 張奚若
-
-
叁 尼克遜總統訪華
-
1. 外交部和公安部的聯合通知
-
2. 七爸未知重症在身
-
3. 七爸的筷子和尼克遜的酒杯
-
4.「改變世界的一周」
-
5.「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上海公報》
-
6. 茅台酒的故事
-
-
肆 七爸與「四人幫」
-
1.「批林批孔批周公」
-
2. 一張令人瞠目的照片
-
3. 張春橋的無禮
-
4.《紅色娘子軍》芭蕾舞的創作真相
-
5.「白毛女」突變「紅毛女」
-
-
伍 最後的日子
-
1. 最後一次團聚
-
2. 七媽的特別談話
-
3. 1974 年國慶招待會感人至深
-
4.「這場文化大革命使我少活了十年」
-
-
陸 七爸辭世
-
1. 震撼世界的葬禮
-
2.「四人幫」倒台了
-
3. 康生遺孀曹軼歐的失常表現
-
-
-
第五編 永遠的懷念
-
小引 七爸音容笑貌與日常行事
-
壹 開國功臣心裡的周恩來
-
1. 楊成武
-
2. 黃鎮
-
3. 耿飈
-
4. 王炳南
-
5. 吳學謙
-
-
貳 七爸與中外朋友
-
1. 徐悲鴻、老舍
-
2. 郭沫若
-
3. 梅蘭芳
-
4. 金山
-
5. 伊斯雷爾. 愛潑斯坦
-
6. 斯特朗
-
7. 馬海德
-
8. 路易.艾黎
-
9. 希思
-
10. F.格林
-
11. 戴愛蓮
-
-
叁 筆墨丹青緬懷總理
-
1. 伍必端
-
2. 商承祚
-
3. 黃胄
-
4. 吳作人
-
5. 慕凌飛
-
-
-
第六編 史實的訂補與澄清
-
小引 我為什麼要「補漏」
-
壹 1921 年周恩來倫敦家書收信人為其二伯父周貽康
-
貳 周恩來並非直接赴法勤工儉學
-
叁 少年周恩來確曾訪問紹興故鄉
-
肆 周恩壽1927 年脫離革命的原因
-
伍 程儀貞一生多次掩護周恩來夫婦
-
陸 周恩霔曾任職上海祥生汽車公司襄理
-
柒 開明士紳馬士杰晚年的真實遭遇
-
捌 嚴格奉行的避親嫌原則
-
玖 對待親屬一視同仁
-
拾 對周貽良等遺老親屬「嫌而不棄」
-
拾壹 沈鈞儒與周恩來並非相識於抗戰時期
-
拾貳 迪克.威爾遜編造故事的始末
-
拾叁 李知凡太太和斯諾的真實故事
-
拾肆 《叫父親太沉重》一書的荒唐始末
-
-
第七編 秉承遺訓
-
小引 七爸七媽的話,我們永遠溫暖在心
-
1.「你是一個老實孩子」
-
2.「實事求是回答他們的問題」
-
3. 外交實踐第一課
-
4. 難得的公開表揚
-
5. 七爸講我是個「小雜家」
-
-
壹 《 鄧小平文集》英文版出版內情
-
1. 一次意見不一的使館黨委會
-
2. 第一次見出版商碰了個軟釘子
-
3. 誰來破解難題
-
4. 馬克斯維爾的願望
-
-
貳 印度三代總理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
叁 李約瑟和魯桂珍的國際佳話
-
1. 李約瑟如何「發現」中國
-
2. 內心糾結的魯桂珍獲得了周恩來的支持
-
3. 永遠的感念
-
-
肆 坎特伯雷大主教倫西博士的首次訪華
-
伍 我和費孝通合作發展研究
-
1. 費老邀我一起完成「七五」科研課題
-
2. 胡耀邦批了「大膽支持」四字
-
3. 費老晚年始終堅持「發展研究」
-
4. 費老、宦鄉和我一起討論「溫州模式」
-
5.「我們倆雙簧演得很好」
-
-
陸 英國前首相卡拉漢訪問淮安始末
-
1. 費孝通巧遇卡拉漢
-
2. 去淮安打前站
-
3. 胡耀邦禮遇卡拉漢
-
4.「中國主要建築師」
-
5. 卡拉漢為中國人民辦實事
-
-
- 結束語
- 附:筆者近年來為傳承和發揚周恩來精神所做的些許工作
- 作者簡介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