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早田文藏,他是享譽國際的「臺灣杉」的命名者,也為臺灣建立8個新屬、1,636筆新學名,他的一生,成就出近代臺灣植物學的輝煌年代。
早田文藏(1874~1934),日本新潟縣加茂町人,16歲矢志於植物學,1892年19歲加入東京植物學會。1903年師從東京帝國大学理学部松村任三教授後,接手臺灣植物研究。1905年受聘為臺灣總督府植物調查囑託,直到1924年為止,十九年間致力於臺灣植物的研究與分類,完成《臺灣植物圖譜》十卷。由早田文藏命名發表的臺灣植物多達1,636筆,被譽為「臺灣植物界的奠基之父」。
本書透過早田文藏的生平歷程,闡述他身處的大時代環境,是如何引發他對植物學的喜好,並在因緣際會下進入臺灣植物研究的領域,成為建構臺灣植物誌的重大功臣。他一生關注分類學、形態學、解剖學、細胞學等植物學議題;晚年更涉獵宗教、哲學等層次,進而提出新的「動態分類系統」,影響無數後世學者。一部早田文藏的傳記,講的不只是一位先驅者的生命歷程,更是臺灣自然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頁。
本書特點
補足日治時代臺灣自然史的一塊重要拼圖。 臺灣第一本早田文藏詳實傳記,呈現早田文藏一生的成就事蹟。 整理早田文藏一生著作目錄及命名一覽表,是研究臺灣植物史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
早田文藏(1874~1934),日本新潟縣加茂町人,16歲矢志於植物學,1892年19歲加入東京植物學會。1903年師從東京帝國大学理学部松村任三教授後,接手臺灣植物研究。1905年受聘為臺灣總督府植物調查囑託,直到1924年為止,十九年間致力於臺灣植物的研究與分類,完成《臺灣植物圖譜》十卷。由早田文藏命名發表的臺灣植物多達1,636筆,被譽為「臺灣植物界的奠基之父」。
本書透過早田文藏的生平歷程,闡述他身處的大時代環境,是如何引發他對植物學的喜好,並在因緣際會下進入臺灣植物研究的領域,成為建構臺灣植物誌的重大功臣。他一生關注分類學、形態學、解剖學、細胞學等植物學議題;晚年更涉獵宗教、哲學等層次,進而提出新的「動態分類系統」,影響無數後世學者。一部早田文藏的傳記,講的不只是一位先驅者的生命歷程,更是臺灣自然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頁。
本書特點
補足日治時代臺灣自然史的一塊重要拼圖。 臺灣第一本早田文藏詳實傳記,呈現早田文藏一生的成就事蹟。 整理早田文藏一生著作目錄及命名一覽表,是研究臺灣植物史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
- 圖 版
- 「臺灣研究先行者」序言
- 前 言
-
第一章 從新潟到東京帝大
-
一、從新潟到東京
-
(一)日本國內進化論思想的普及
-
(二)加入東京植物學會
-
(三)前往東京
-
-
二、臺灣之旅
-
三、進入東京帝大
-
-
第二章 矢志臺灣植物研究
-
一、接掌臺灣植物研究
-
(一)捨苔類植物
-
(二)專攻臺灣植物
-
(三)研究的開端
-
-
二、臺灣杉:世界新屬的發表
-
三、臺灣總督府有用植物調查的開啟
-
(一)成立背景與過程
-
(二)川上瀧彌與他的弟兄們
-
-
四、臺灣高山植物研究
-
(一)高山植物採集的突破
-
(二)高山植物研究
-
(三)植物地理學探討
-
-
-
第三章 歐洲考察與《臺灣植物圖譜》的完成
-
一、臺灣植物調查之必要
-
二、歐洲考察之夢成真
-
(一)考察動機
-
(二)歐洲行的兩大收穫
-
-
三、《臺灣植物圖譜》的出版
-
四、與西方學者的討論
-
五、獲日本帝國學士院桂公爵紀念賞
-
-
第四章 臺灣田野踏查
-
一、1908 年巒大山之行
-
二、1912 至1917 年間的五趟重要採集
-
(一)1912 年阿里山之行
-
(二)1912 年恆春半島之行
-
(三)1914 年再上阿里山
-
(四)1916 年南投、宜蘭及烏來之行
-
(五)1917 年太魯閣、太平山之行
-
-
三、最後的農林產業調查
-
(一)柑橘調查
-
(二)澎湖島調查
-
(三)赴印度支那前的短暫過境
-
(四)最後的臺灣之旅
-
-
四、植物調查內容之探討
-
(一)採集地點與季節
-
(二)採集品的學術分量
-
-
-
第五章 臺灣植物命名
-
一、新屬、新種
-
(一)新屬
-
(二)新種
-
-
二、地名分析
-
(一)臺灣島名:福爾摩沙Formosa 與臺灣Taiwan 的國際識別
-
(二)臺灣地名:早田文藏的臺灣土地記憶
-
-
三、人名分析
-
四、獻名早田文藏之臺灣植物
-
五、早田文藏心目中的關鍵植物
-
(一)松柏科
-
(二)臺灣奴草
-
(三)臺灣原始觀音座蓮
-
(四)蘭科
-
-
-
第六章 印度支那探險與思想的轉折
-
一、印度支那探險
-
(一)探險三部曲
-
(二)對後輩接棒調查的期待
-
-
二、思想的轉折與啟發
-
(一)質疑達爾文的自然淘汰說
-
(二)否定恩格勒的分類系統說
-
(三)動態分類系統的提出與天臺宗教義的啟示
-
-
-
第七章 東京帝大教授生涯與動態分類系統之再起
-
一、東京帝大教授生涯
-
二、緬懷與建碑
-
三、晚年的最後心願
-
(一)主張的學說
-
(二)動態分類學說的再起與海外學者的迴響
-
(三)《植物分類學》的出版
-
(四)從減數分裂到永遠的生命
-
-
-
第八章 挑戰與批判
-
一、外國人來臺採集的排斥與國際間新種命名的競爭
-
二、植物中心柱在分類學上的價值與藤井健次郎的評論
-
三、自然分類原理的主張與山本宣治的批判
-
四、有用植物調查的插曲與森丑之助的嚴厲批判
-
(一)森丑之助指責早田文藏的內容
-
(二)早田文藏與川上瀧彌的關係
-
-
五、《帝國大學新聞》的三篇重大宣示
-
六、動態分類系統理論與田中茂穗的批評
-
- 第九章 結論
- 後 記
- 註 釋
- 附錄一 早田文藏著作目錄
- 附錄二 早田文藏年表
- 附錄三 早田文藏以臺灣地名命名之植物一覽表
- 附錄四 早田文藏以人物命名之臺灣植物一覽表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6327/NTUPRS-9789863501701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