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襲園‧和美術館一起過生活:把工作、飲食、季節、職人與藝術,都裝進清水模建築裡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65768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襲園,是用時間養出來的建築,也是可以過日子的美術館
是藝術之家、是茶屋、是食堂,也是一群人的工作場域

《找到家的好感覺》設計師李靜敏,
以自然建築的態度,及跨越世代的角度,
用清水模為基底,讓時間慢慢刻畫襲園這棟如山的建築,延續傳承著生命的一切

◆最詳盡的全清水模建築書!從內外空間建構,綠植景觀、本質素材、到老件與木質運用……體驗李靜敏的職人美學觀。
◆最有家宅之味的私人美術館!不只是靜態展示,也將藝術、工藝、建築與生活融合展演。
◆費時四年影像記錄!看時間如何改變一棟房子,也看季節遞嬗裡的建築樣貌。
◆詳盡透視圖!一次看懂建築內部各樓層、動線與空間配置重點。
◆李靜敏的家大公開!從京都的家,到新竹自宅,窺見設計師的日常生活如何影響一棟建築的建造與涵養。
◆清水模的工法、細部設計、材質、照明、家具……建築的秘密一次分享!

【是工作者的家屋,也是一座美術館】

襲園,既是工作者的家屋,也是一棟美術館。這棟建築展現了極度私人的世界觀,不僅是為了探索建築可能,更希望拜訪的人們能因此跳脫對「家」的既定印象,為生活空間找到新的應証。

這棟由李靜敏設計的建築,將地下一層做為自家空間設計的工作室,一樓以上的空間,則成為職人與藝術展出的互動空間,特別的是,從側門進入,即可與料理食堂相遇,這裡,是藝術展出開展時的交流茶會聚集地;同時也是工作夥伴們共食共享的開放式廚房餐廳。從清晨就開始準備的午餐,到五點開動的晚餐,夥伴們可以取用著來自小農的美味,就像家一樣的自在。

【走進建築,像攀登一座山】

在建築裡,經驗一座山。

襲園裡,從一樓拔地而起直達三樓的的書牆,如同山谷懸崖的意象,串連了所有樓層,那是一座立體的圖書館,同時也是環扣動線的關鍵;厚實的牆體,像是一道道山壁穿插在空間中,由2支樓梯所形成的迴游動線,以及錯層的樓地板,皆創造出宛如登山般的空間體驗,而庭院的大樹,從扎地的根部、挺立的枝幹、直到高聳的樹冠,都得踏上不同樓層,才有辦法拼出樹的全貌;獨特的空間,結合了各階段受邀展出的藝術作品,穿插在建築各角落,與空間裡所有的人一起作息,也歡迎不同的人們前來共享。

【時常前來的人,在襲園看見了什麼?】

空間裡的每一個高度都有不同的景色。年幼的孩子來到襲園,可以自在地隨坐隨臥,他們可以盡情探索,隨遇而安;歡迎成年人來到一個自己不習慣的感官世界,重新感受環境也感受著自我,重整心中的意念與自我價值;更樂於款待年邁的老朋友,在這裡他們能夠稍稍放下為他人而活的重量,走進藝術的美好,體會土地與蟲鳥的友善,重新回到孩童時代,莫要放棄作夢的熱情。

建築是全新的,骨子裡卻都是充滿歲月的老東西,以及呈現本來樣貌的素材;襲園像是一段生命的舞台,每一個轉折、每一處停頓,都在當下被發現著。時間,在這裡慢慢刻畫,那是一種悠緩的力道,不動聲色地改變一切,也延續傳承著一切。

在這裡,我們不僅僅看到建築的各個轉景與細膩之處,也凝視著生活、藝術,感受這些真實的日子是如何改變一棟建築的氣韻。

本書最後,還將透過清水模的專業介紹,從建構設計甚至工法概念切入,提供清水模設計時需思考到的細節;同時,也介紹全建築所使用的建材、燈光照明的表現,以及家具選用的想法與美學。
  • 1 如山的建築,1/2的層層疊疊
    • OUTSIDE 走進清水模的骨架與肌理
      • 東側 寧靜破曉的水平天際
      • 北側 走進溪谷看見心中的山門
      • 南西側 觀照內在的寧靜圍塑
    • INSIDE 上樓下樓,移動中盡是風景
      • B1 設計中心.design center
      • 1F 藝廊與夥伴食堂
      • 2F spark.會議空間
      • 3F 宿與棲.多元空間
    • 建築透視 東西向.南北向
  • 2 和美術館一起,過生活
    • 食堂 和身邊的人好好吃一頓飯
    • 生活茶 一杯茶一個角落,一瞬觀照
    • 花道.植栽 自然的一角,建築的微型
    • 書牆 山徑上的閱讀
    • 藝術.工藝 人與藝在空間裡迴音共鳴
  • 3 空間的滋養力量 設計師家生活
    • 京都的家 一間町屋,一座京都的濃縮
    • 新竹窩村自宅 回到村落,回到日常之美
  • 4 極致清水模工法+素材、家具與燈光
    • 素材、家具、燈光展現空間的感知與觸覺
    • 工法.龍骨梯、懸臂梯建構迴遊的兩種方法
    • 工法.清水模回應工藝本質的建築
  • 附錄—襲園基本資料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