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國際指標評比對我國創新創業政策之啟示與反思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619188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在台灣,一般民眾對於經濟統計數字,總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不是覺得「指標進步人民無感、指標退步人民反感」,就是「統計數字與真實感受明顯不同」。本研究的主旨在於從概念脈絡出發,反思目前幾個常見的科技指標,深入觀察指標與現象間的落差,進而提出可行的改善方向,協助相關單位在解釋指標時,可以做出合宜的判讀。
與創新創業相關的指標當中,高等教育、人才、產學合作、產品創新等指標有其不足之處,只靠單一指標衡量恐造成誤解,陷入追逐數量的迷思,本研究於此討論指標的適宜性。最後,我們認為,隨著社會不斷變遷,指標也必須因地制宜做出調整,才能夠更加真實地呈現台灣的現況。本研究建議,可以指標群取代單一量化指標,觀察高教與人才議題時,可同時分析在台商務人士(科技人)流入量、跨國企業來臺設公司或分公司數目、跨國企業在臺設立研發中心數量、隱形冠軍出口指標;評估產學合作品質則可將實務技轉案件、實際技轉收入、企業與學校合作的專利數及期刊數、專利引用次數及專利訴訟次數等都納入考量。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執行摘要
  • 第一章 緒論
    • 1.1 研究目的與問題
    • 1.2 研究背景及其重要性
    • 1.3 研究途徑與資料來源
  • 第二章 理論概念的認識與指標運用的釐清
    • 2.1 理論的背景與台灣的創新環境
    • 2.2 主要概念的內涵與指標運用上的疑問
    • 2.3 理論發展趨勢:從創新到創業
  • 第三章 社會發展的現狀與國際評比限制
    • 3.1 媒體眼中的國際指標評比
    • 3.2 國際評比的引入與其影響
    • 3.3 思索改善單一指標的方向
  • 第四章 推動指標改善的政策建議
    • 4.1 高等教育與人才流動
    • 4.2 產學合作與創新能量
    • 4.3 未來展望
  • 參考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