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科學合作是現今普遍的研究現象與互動模式,自一次大戰後,科學進步,國際的科學合作也逐步成形。而台灣在近四、五十年代以來,也由於經濟起飛,導致學術研究蓬勃發展,科學研究已從過去個人潛心鑽研的小科學 (little science),慢慢轉型為多人跨學科領域的大科學 (big science)。合作研究、共同發表已是學界普遍現象。本研究為瞭解台灣與世界各國在近幾年國際合作的狀況,是故利用文獻計量方法,觀察台灣與鄰近之亞洲國家,如日本、中國、南韓、印度、及新加坡,其國際論文共同發表的狀況;同時,利用地理區域與學科領域的概念,分別探究亞洲六國與全球主要國家、全球各區域,在奈米科技、生物科技、資通訊、與能源領域的合作發表狀況。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二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資料來源
-
2.3 計算方式與限制
-
2.4 研究對象
-
2.5 主題領域
-
-
第三章 研究結果
-
3.1 亞洲六國論文發表數量及國際合作發表論文篇數
-
3.2 全球各國論文發表數量及國際合作比例
-
3.3 區域國際合作發表情形
-
3.4 亞洲六國與全球各國的國際合作發表模式
-
3.5 亞洲六國與全球各區域的國際合作發表情形
-
3.6 台灣的奈米科技、資通訊、能源及生物科技領域論文與全球各區域的國際合作發表情形
-
-
第四章 結論
-
4.1 亞洲六國論文發表及國際合作發表情形
-
4.2 全球各國論文發表數量及國際合作比例
-
4.3 區域國際合作發表情形
-
4.4 亞洲六國與全球各國的國際合作發表模式
-
4.5 亞洲六國與全球各區域的國際合作發表情形
-
4.6 台灣的奈米科技、資通訊、能源及生物科技領域論文與全球各區域的國際合作發表情形
-
4.7 小結
-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