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創新已成為經濟成長與社會變遷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因此創新的本質、扮演的角色,及其決定因素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國家創新系統用最簡單的定義來形容,可以視為一個國家支持企業創新的系統,這個系統具備了一些重要功能,提供了企業進行創新所必需,但非個別企業能負擔的要素。一個國家如果具備適合的支持系統,不但可以鞏固企業的創新能力,創造企業的競爭條件,也提供了國家的比較競爭優勢。因此國家創新系統概念的基本假設是─企業的創新能耐是評估國家競爭力的方式之一,且這種能力可由國家的行為者來建立。由於國家有其獨特的歷史與地理背景,因而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創新模式與能耐。政府必須了解所做決定是如何廣泛的深遠的影響了整個創新環境,由於國家創新系統是開放、互動與進化的系統,政府必須採取更務實取徑,使用各種不同的政策工具,以及透過實驗與體制調適的政策學習來達成。決策者主要的挑戰不只是維持系統的運作,還包含設計新的政策組合來給予這個系統應有的變革。
本研究分為五個主要章節,第一章為前言,第二章回顧創新系統研究取徑,並提出一個幫助決策者觀測與分析我國創新系統的架構;第三章以過去文獻為基礎,建構一系統性的國家創新模型;第四章以所建構的模型,以國際比較的角度,從系統觀點探討我國國家創新系統的能耐建構,以找出我國創新系統的優劣勢條件;並且以我國第二次產業創新調查樣本為基礎,分析我國產業創新模式與特徵,進而提升創新系統應用的政策意涵。最後則是結論。
本研究分為五個主要章節,第一章為前言,第二章回顧創新系統研究取徑,並提出一個幫助決策者觀測與分析我國創新系統的架構;第三章以過去文獻為基礎,建構一系統性的國家創新模型;第四章以所建構的模型,以國際比較的角度,從系統觀點探討我國國家創新系統的能耐建構,以找出我國創新系統的優劣勢條件;並且以我國第二次產業創新調查樣本為基礎,分析我國產業創新模式與特徵,進而提升創新系統應用的政策意涵。最後則是結論。
- 序
- 研究團隊簡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前言
-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2 研究目的與章節架構
-
-
第二章創新系統研究取徑
-
2.1 創新的系統觀
-
2.2 創新的「國家系統」
-
2.3 不同角度的系統觀
-
2.4 創新系統方法的優缺點
-
2.5 未完成的綜合體
-
2.6 在創新系統中辨識關鍵政策議題
-
-
第三章本研究創新系統概念模型
-
3.1 多層次功能結構模型
-
3.2 創新系統的微觀結構:企業創新動能
-
3.2.1 企業核心能耐與資產
-
3.2.2 企業競爭策略
-
3.2.3 企業創新活動
-
3.2.4 提升企業創新動能所需之外部支持條件
-
-
3.3 創新系統中觀結構:系統內部結構
-
3.3.1 促進知識創造、學習與累積的功能
-
3.3.2 調動或創造所需資金、人力與技術的功能
-
3.3.3 連結市場需求、促進市場競爭的功能
-
3.3.4 孕育與支持創新與創業實驗的功能
-
3.3.5 發展組織與機構之間互動合作的功能
-
3.3.6 促進技術擴散與正向外部性的功能
-
3.3.7 建立與發展各類組織與機構的功能
-
3.3.8 制定政策與制度以達有效治理的功能
-
-
3.4 系統外部結構
-
3.5 小結
-
-
第四章國家創新系統概念模型之競爭分析
-
4.1 國家創新系統概念模型之競爭分析:國際比較
-
4.1.1 分析架構與資料說明
-
4.1.2 台灣與歐洲相似小國之比較
-
4.1.3 台灣與OECD 27 國之比較
-
4.1.3 小結
-
-
4.2 我國產業創業模式與特徵
-
4.2.1 產業層級資料蒐集與變數設計
-
4.2.2 台灣產業創新的模式與特徵
-
4.2.3 小結
-
-
-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
5.1 研究發現
-
5.2 政策意義與政策分析
-
5.3 研究建議
-
-
參考文獻
-
中文文獻
-
英文文獻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