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繼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之後,名作家果遲接棒續寫《明朝最後的那些事兒》。
1644,帝星升沉,這一年中國先後出現了五位皇帝。
【內容簡介】
大明崇禎十七年(西元1644年),中國歷史舞臺上真是群星璀燦,凡是想玩政治的玩家,從天潢貴胄到山野匹夫,紛紛粉墨登場,竟先後出現五個皇帝,這就是:大明崇禎帝朱由檢、大清順治帝福臨、大順永昌帝李自成、大西大順帝張獻忠以及南明弘光帝朱由崧。他們中,若不以成敗論英雄,除了那個朱由崧,其餘個個稱得上是強者,中原問鼎,殺來殺去,最後剩了一個順治,其實是多爾袞。
1644年是中國明朝明思宗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大順永昌元年,清世祖順治元年。李自成大順軍在1644年4月25日(農曆3月19)日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煤山,明朝滅亡,史稱甲申之變。原本奉旨勤王的吳三桂退守山海關,闖王李自成招降未果,因害怕清兵入關決定「滅吳保關」,吳三桂為求自保引清兵入關,李自成兵敗退回北京城,6月3日李自成舉行了稱帝儀式,次日清晨離京逃往西安,多爾袞命吳三桂追擊大順軍,後來李自成兵敗死於湖北,6月5日多爾袞進入北京,清朝入主中原。崩潰的大明王朝,宗室及遺留大臣多輾轉向南走,6月19日(農曆5月15日),在明朝殘餘的地主、官僚、軍閥的扶植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稱帝,年號弘光。 10月6日(農曆8月16日)張獻忠在成都稱帝,改元大順,建立大西政權。入主北京的清廷決定自瀋陽遷都到北京,10月30日(農曆10月1日)愛新覺羅‧福臨即位於北京,改元順治,是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位皇帝。
1644,帝星升沉,這一年中國先後出現了五位皇帝。
【內容簡介】
大明崇禎十七年(西元1644年),中國歷史舞臺上真是群星璀燦,凡是想玩政治的玩家,從天潢貴胄到山野匹夫,紛紛粉墨登場,竟先後出現五個皇帝,這就是:大明崇禎帝朱由檢、大清順治帝福臨、大順永昌帝李自成、大西大順帝張獻忠以及南明弘光帝朱由崧。他們中,若不以成敗論英雄,除了那個朱由崧,其餘個個稱得上是強者,中原問鼎,殺來殺去,最後剩了一個順治,其實是多爾袞。
1644年是中國明朝明思宗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大順永昌元年,清世祖順治元年。李自成大順軍在1644年4月25日(農曆3月19)日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煤山,明朝滅亡,史稱甲申之變。原本奉旨勤王的吳三桂退守山海關,闖王李自成招降未果,因害怕清兵入關決定「滅吳保關」,吳三桂為求自保引清兵入關,李自成兵敗退回北京城,6月3日李自成舉行了稱帝儀式,次日清晨離京逃往西安,多爾袞命吳三桂追擊大順軍,後來李自成兵敗死於湖北,6月5日多爾袞進入北京,清朝入主中原。崩潰的大明王朝,宗室及遺留大臣多輾轉向南走,6月19日(農曆5月15日),在明朝殘餘的地主、官僚、軍閥的扶植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稱帝,年號弘光。 10月6日(農曆8月16日)張獻忠在成都稱帝,改元大順,建立大西政權。入主北京的清廷決定自瀋陽遷都到北京,10月30日(農曆10月1日)愛新覺羅‧福臨即位於北京,改元順治,是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位皇帝。
- 【代序】從順字說起
-
第七章 雄關內外
-
1 山海關成了世人注目的焦點
-
2 吳三桂翻臉
-
3 借兵
-
4 決計討吳
-
5 關鍵的一天
-
6 榆關初戰
-
7 走投無路
-
8 歡喜嶺
-
9 乾坤一擲
-
10 吳三桂受封
-
-
第八章 大順皇帝
-
1 冷暖北京城
-
2 決計南走
-
3 李自成登基
-
4 一把火
-
-
第九章 攝政王爺
-
1 皇上早就登基了
-
2 奇遇
-
3 多爾袞的難處
-
-
第十章 大順皇帝
-
1 一敗再敗
-
2 劉宗敏割愛
-
3 私議出走
-
4 李岩被殺
-
-
第十一章 攝政王爺
-
1 多爾袞執法
-
2 孔孟如此可惡
-
3 滿人不學漢人
-
4 萬里車書盍混同
-
5 國難莫做大臣
-
6 凌逼南明使者
-
7 小皇帝的惡作劇
-
8 二王掣肘
-
9 何不自己當了
-
-
第十二章 大順皇帝
-
1 土崩瓦解
-
2 風雪走襄京
-
3 父老兄弟
-
4 雪擁藍關
-
-
第十三章 豫親王爺
-
1 躍馬虎牢關
-
2 窩裡鬥
-
3 哀揚州
-
4 哀金陵
-
5 哀大順
-
6 末路
-
-
第十四章 攝政王爺
-
1 床底下掄斧頭
-
2 從頭做起
-
3 阿濟格「睡篩子」
-
4 民胞物與
-
5 三朝天子一朝臣
-
- 尾聲 順治皇帝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