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華僑日報》與香港華人社會〈1925─1995〉

作者
出版日期
2015/01/1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62043663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華僑日報》承接香港早期的辦報傳統,開創中文報紙的嶄新局面,二戰後初期成為香港第一中文大報,刊行長達七十年,在香港報業史、華南報業史乃至海外華文報業史上,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香港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更是研究香港社會發展的珍貴材料。

本書是第一本關於《華僑日報》的研究專著,採取歷史學的研究方法、新聞學理論和觀點等,憑藉《華僑日報》的報紙原件和微縮膠片,進行深入探討,是香港報業史和文化史的重要研究成果。

書中就《華僑日報》前身三種報紙及該報本身的刊行經過作出全面性的系統論述,並對報上登載的消息、文章、圖片、廣告等作詳細統計,分析該報在不同時期的內容和特色,進而探討《華僑日報》與本地乃至內地、海外社團的關係,分析該報在香港社團的發展歷程中所擔當的角色,以及香港社團對該報所作出的回饋,從而考察二十世紀香港中文報刊與華人社會發展之間的互動關係。
  • 第一章 緒論:中文報刊與華人社會
    • 第一節 香港報業的獨特角色和發展概況
    • 第二節 報業史及新聞研究的學術回顧
    • 第三節 《華僑日報》的研究思路和架構
  • 第二章《華僑日報》創辦經過和前期進展
    • 第一節 作為「前史」的三種先驅中文報紙
    • 第二節 《華僑日報》的創辦人和辦報宗旨
    • 第三節 《華僑日報》初創時期的新氣象
  • 第三章《華僑日報》與戰前香港社會變遷
    • 第一節 報導省港大罷工消息獨佔鰲頭
    • 第二節 促進華人社會的聯繫和團結
    • 第三節 香港淪陷時期的報業和社會狀況
  • 第四章 戰後香港社會復興與報業發展
    • 第一節 《華僑日報》開展的各種業務
    • 第二節 擴充報紙版面和改進報社設施
    • 第三節 《華僑日報》與工商社團的關係
  • 第五章《華僑日報》的組織和讀者對象
    • 第一節 報社的組織營運和人員配置
    • 第二節 報社的重要成員和辦報理念
    • 第三節 行銷的對象和主要讀者群組
  • 第六章《華僑日報》後期改革和易手經過
    • 第一節 擴大讀者服務與加強社會聯繫
    • 第二節 後期的改革方向和客戶廣告策略
    • 第三節 《華僑日報》易手和停刊因由
  • 第七章《華僑日報》與香港福利文教事業
    • 第一節 社會福利事務和救童助學運動
    • 第二節 《華僑日報》與慈善社團的關係
    • 第三節 倡導中文教育和推動華人文化
  • 第八章 結論:一張報紙與一個時代
    • 第一節 從《華僑日報》看香港社會發展
    • 第二節 《華僑日報》與華人社會的互動關係
    • 第三節 《華僑日報》的歷史地位及其評價
  • 附錄
  • 參考資料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