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讀心經找回自己
讀《心經》,找到不煩惱的方法。
看完本書,你也能用自己的方法解讀心經最初的本意。
只有260字的《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世界上篇幅最短、含義最深的佛教經典。
《心經》用260個漢字濃縮600卷《大般若經》精華,破解人生真相和宇宙之謎,可謂一字千金、字字珠璣。
從古至今,解讀《心經》的人多不勝數,然而在近代知識份子的眼中,《心經》究竟是何模樣呢?
《心經》字字珠璣,它全文中沒有任何一個字是形容詞,沒有任何一個虛字,每一個字都有無上的智慧。
雖然它是易於誦讀的,但是,知識分子們更應該追求的是它那遼闊無比的「空」之境界與那眼光獨到的特異思維。
事實上,《心經》已經不僅僅是宗教,也不僅是哲學,而是昇華到了生命的藝術,每一個人都應該要能知能行的生命藝術。它不但使生命豐富,而且能使生命自在無比。
學貫中西的張之嵐博士,用現代的思維與方式,正確解讀《心經》的內涵,讓你更為真實的領悟《心經》的真諦。
看完本書,你也能用自己的方法解讀心經最初的本意。
只有260字的《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世界上篇幅最短、含義最深的佛教經典。
《心經》用260個漢字濃縮600卷《大般若經》精華,破解人生真相和宇宙之謎,可謂一字千金、字字珠璣。
從古至今,解讀《心經》的人多不勝數,然而在近代知識份子的眼中,《心經》究竟是何模樣呢?
《心經》字字珠璣,它全文中沒有任何一個字是形容詞,沒有任何一個虛字,每一個字都有無上的智慧。
雖然它是易於誦讀的,但是,知識分子們更應該追求的是它那遼闊無比的「空」之境界與那眼光獨到的特異思維。
事實上,《心經》已經不僅僅是宗教,也不僅是哲學,而是昇華到了生命的藝術,每一個人都應該要能知能行的生命藝術。它不但使生命豐富,而且能使生命自在無比。
學貫中西的張之嵐博士,用現代的思維與方式,正確解讀《心經》的內涵,讓你更為真實的領悟《心經》的真諦。
-
之嵐自序
-
1. 正識經名
-
2. 跨越千年的感應
-
3. 宇宙之道
-
4. 父親的教誨
-
5. 生命的抉擇
-
6. 人生的意義
-
-
第1 章 2014 序曲
-
1.1 序曲的意義
-
1.2 如果只是理想?
-
1.3 你要學佛的甚麼?
-
1.4「心」才是學問之所在
-
1.5 心經的主題
-
1.6 什麼是學問之道
-
1.7《心經》是「空」的聖典
-
1.8「時間」與「空間」的思維
-
1.9 讀古書要有新思維
-
1.10《心經》究竟是用來做甚麼的?
-
1.11 一段屬於未來的閒話
-
-
第2 章 心經的啟蒙
-
2.1 有情的宗教
-
2.2 諸法因緣生
-
2.3「心」的象形意義
-
2.4 心能生因緣
-
2.5 心經的要旨
-
-
第3 章 心經的超越思維
-
3.1 大哉問
-
3.2 變異的時空
-
3.3 新時代的性向思維
-
3.4 心經是偉大的
-
3.5 我思故我在
-
3.6 靈魂與肉體
-
3.7 心經與空的哲思
-
3.8 學佛的最高境界
-
3.9 方便法門與認知心理學
-
3.10 空與色的宇宙法則
-
3.11 成佛之道
-
3.12 即心即佛
-
3.13 自性成佛
-
-
第4 章 心經的人生智慧
-
4.1 被誤解的心經
-
4.2 佛教的宇宙觀
-
4.3 不可思議的八正道
-
4.4 心經是可以安定人心的
-
4.5 心經的智慧
-
4.6「色」的時空觀念
-
4.7 每一個我都是無價的
-
-
第5 章 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存在
-
5.1 佛法的無遠弗屆
-
5.2 佛法是非法非非法
-
5.3 佛住哪裏?
-
5.4 宇宙中沒有「永恆」
-
5.5「心經」究竟是什麼「心」
-
5.6 生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
5.7 因果律是定律嗎?
-
5.8 跨越生命另類的重大問題
-
5.9 超越生死的存在
-
5.10 芝諾的「時空」詭論(Paradoxes Of Zeno)
-
5.11 時間與空間的極限
-
5.12 新的時空觀念
-
-
第6 章 跨越千古鴻溝
-
6.1 文明難以跨越的鴻溝- 翻譯
-
6.2 難以翻譯的國情
-
6.3 五不譯
-
6.4 深遠的意義
-
6.5 經名的意譯
-
6.6 波羅蜜多是什麼?
-
6.7「心」究竟是什麼?
-
6.8「經」是用來唸的嗎?
-
-
第7 章 觀自在菩薩
-
7.1 觀萬物而自在
-
7.2 唐朝各譯本
-
7.3 觀自在的智慧更高
-
-
第8 章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
8.1 大學問與小學問
-
8.2「行」是這句話的關鍵
-
8.3 力行的真諦
-
-
第9 章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
9.1. 心窗與啟蒙
-
9.2 心經的精髓
-
9.3 真理因疑惑而得解
-
9.4 究竟甚麼是「妄念」
-
9.5「空」的先期認知
-
9.6「五蘊皆空」的解諦
-
9.7 六識之後的更上一層
-
9.8 宇宙人生的本源
-
9.9 空是無可比擬的
-
9.10 破除五蘊
-
9.11「空」的更上一層意義
-
9.12 什麼是「無我」?
-
9.13 什麼是「無相」?
-
9.14 什麼是「無法」?
-
9.15 什麼是「無住」?
-
-
第10 章 色即是空
-
10.1 前言
-
10.2 古人的「空」用
-
10.3 生命是最偉大的奇蹟
-
10.4「空」究竟是不是空的?
-
10.5「色」就是物質嗎?
-
10.6 空是一種「法理」故無實體
-
10.7 是法空而不是色空
-
10.8 色空不二
-
10.9 為甚麼「色即是空」是可逆的?
-
10.10 凡所有相,皆為虛妄
-
10.11 空有不二
-
10.12 叩鐘的道理
-
10.13「法空」的思維
-
10.14「空」是「無我」
-
10.15「空」是變化不已的「存在」
-
10.16「空」是「無上」的
-
10.17「空」是「包融」的
-
10.18「空」是「無」但也不全然是「無」
-
10.19「空」與「零」的思維
-
10.20「色」的思維與認知
-
10.21「色」其實更是一個動詞
-
10.22「色即是空」的深涵真諦
-
10.23 我們看到的顏色不是顏色
-
10.24「空」是有韻味的
-
10.25 生命的最高境界
-
10.26 超越的生命來自於「空」
-
-
第11 章 受想行識
-
11.1 萬物之靈
-
11.2 一切境物皆由心生
-
11.3 虛妄究竟是甚麼?
-
-
第12 章 諸法空相
-
12.1 什麼是「法」與「空相」
-
12.2 什麼是「諸法空相」?
-
12.3「自性」還是「無自性」?
-
12.4 真空妙有的真相
-
-
第13 章 不生不滅
-
13.1 科學的素養
-
13.2 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解諦
-
13.3 質量守恆定律
-
13.4 能量守恆定律
-
13.5 不垢不淨
-
13.6 貫通宇宙的八正道
-
-
第14 章 空中無色
-
14.1 破五蘊之相
-
14.2 長壽也是一種苦難
-
-
第15 章 無眼耳鼻舌身意
-
15.1 六根與六塵
-
15.2 破「六根」再破「六塵」
-
15.3「無」的哲學
-
15.4 六塵緣影
-
-
第16 章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
16.1 前言
-
16.2 什麼是「六識」
-
16.3 什麼是無眼界
-
16.4 見山不是山
-
16.5 什麼是無意識界
-
16.6 坦山渡女
-
-
第17 章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
17.1 宇宙與人生的無常
-
17.2 十二因緣觀
-
17.3 破十二因緣
-
17.4 莊子夢蝶
-
17.5 成佛的無求之道
-
-
第18 章 無苦集滅道
-
18.1 前言
-
18.2 認知的智慧
-
18.3 四聖諦的道理
-
18.4 無苦集滅道
-
18.5「無智亦無得」是《心經》的真正精髓
-
18.6 心經的真諦
-
-
第19 章 以無所得故
-
19.1 心經的宗旨
-
19.2 以無所得故
-
19.3 菩提薩埵不是神也不是仙
-
19.4 慈悲與愛及慈愛是不同的
-
19.5 細說菩提
-
19.6 進一步的談談菩薩
-
19.7 非菩薩非非菩薩
-
19.8 是真菩薩
-
19.9 心經是心無罣礙
-
-
第20 章 無有恐怖
-
20.1 恐怖的根源
-
20.2 生命真正睿智的所在
-
20.3 無住也就是沒有窒礙
-
20.4 遠離顛倒夢想
-
20.5 人不可以沒有思想
-
20.6 究竟涅槃
-
-
第21 章 三世諸佛
-
21.1 跨越時空
-
21.2 成佛的依據
-
21.3 佛的最高境界
-
21.4 成佛以後又如何呢?
-
-
第22 章 大神咒
-
22.1 甚麼是咒語?
-
22.2 咒語是一種訊息
-
22.3 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
-
22.4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
-
第23 章 般若波羅蜜多咒
-
23.1 觀念的問題
-
23.2 咒語不是特異功能
-
23.3 咒語的引領功能
-
23.4 進入咒語
-
23.5 咒語的身心效應
-
23.6 咒語的吐納工夫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