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數位時代,最迫切待解的腦科學教養議題
台灣第一本「電子禁食」方法書
平板電腦,智慧手機,這些3C產品是有助學習,還是殘害孩子大腦?
研究顯示,過度聲光刺激及近距離觀看螢幕,將擾亂孩子在思考、記憶、情緒控制、社交能力上的正常發展。
搶救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最關鍵28天!
美國兒童精神科權威鄧可莉醫師的「電子禁食」計畫,只要四週,就能「重設」孩子遭損的大腦,輕鬆又簡單!
我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暴怒大叫,猛眨眼睛,一點小挫折就崩潰大哭。他不正常嗎?需要去兒童神經科就診嗎?孩子注意力渙散、情緒容易失控、睡眠品質不佳,已是這時代的通病,他可能只是患了「電子螢幕症候群」(ESS),只要「大腦重開機」就能解決!
現在的孩子,很早就接觸到平板電腦、智慧手機等3C產品,我們經常會在餐廳、公車或捷運、遊樂場及家裡,看到許多父母習慣把孩子交給「電子保姆」去照顧,讓他們盯著螢幕看就會不吵不鬧。然而,大人們這樣「便宜行事」的後果,將以孩子大腦受損作為代價。
曾獲頒「美國頂尖精神科醫師」的鄧可莉醫師,透過五百名以上臨床個案實證,有策略、有技巧、有步驟的4週「電子禁食」計畫,能有效消除「電子螢幕症候群」,讓孩子大腦發展回歸正軌,終結壞脾氣、睡得安穩、開啟專注學習腦、重建社交能力!
你的孩子有以下症狀嗎?他可能患有「電子螢幕症候群」
□ 常常看起來很激動、興奮、暴躁
□ 沒辦法靜下來好好思考,記憶力減退
□ 面對壓力的時候,沒辦法調節自己的情緒反應及受刺激程度
□ 每天為了一點小挫折就崩潰、大哭
□ 因為不成熟的行為舉止,而有交友或維持友誼上的困難
□ 在學校,老師因為他渙散的注意力而傷透腦筋
□ 學業表現一落千丈,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水準
□ 時常又興奮又累,明明已經累了卻睡不著覺
□ 在和人目光交接的時候有困難
□ 當你告訴孩子該關掉電子螢幕設備時,他會變得激動起來
你的孩子被誤診為以下病症嗎?他可能只是患了「電子螢幕症候群」
□ 注意力缺失症
□ 高功能性自閉症
□ 妥瑞氏症候群
□ 躁鬱症
□ 強迫症
□ 過動症
□ 焦慮症
□ 抽搐疾患
搶救孩子受損大腦,該怎麼做?
第1週:準備階段,界定問題及設定目標,讓伴侶或其他照顧者加入計畫,準備用來取代螢幕時間的有趣玩具或活動(例如:樂高、拼圖、閱讀、騎腳踏車或滑直排輪⋯⋯)。
第2週:開始嚴格執行「螢幕掃蕩」,移除家裡所有可及的手持電子設備,有技巧地回應孩子可能出現的戒斷反應。
第3週:孩子大腦進入深層休息階段,你將發現孩子出現以下改變——更深層、更放鬆的睡眠,醒來後更有活力,行為比較有組織,衝動控制力增強,更能集中注意力。
第4週: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問題減輕或消失就變得鬆懈,想要偶爾通融一下,務必要堅持原則,以免在孩子大腦療癒最關鍵的一週,前功盡棄!
台灣第一本「電子禁食」方法書
平板電腦,智慧手機,這些3C產品是有助學習,還是殘害孩子大腦?
研究顯示,過度聲光刺激及近距離觀看螢幕,將擾亂孩子在思考、記憶、情緒控制、社交能力上的正常發展。
搶救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最關鍵28天!
美國兒童精神科權威鄧可莉醫師的「電子禁食」計畫,只要四週,就能「重設」孩子遭損的大腦,輕鬆又簡單!
我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暴怒大叫,猛眨眼睛,一點小挫折就崩潰大哭。他不正常嗎?需要去兒童神經科就診嗎?孩子注意力渙散、情緒容易失控、睡眠品質不佳,已是這時代的通病,他可能只是患了「電子螢幕症候群」(ESS),只要「大腦重開機」就能解決!
現在的孩子,很早就接觸到平板電腦、智慧手機等3C產品,我們經常會在餐廳、公車或捷運、遊樂場及家裡,看到許多父母習慣把孩子交給「電子保姆」去照顧,讓他們盯著螢幕看就會不吵不鬧。然而,大人們這樣「便宜行事」的後果,將以孩子大腦受損作為代價。
曾獲頒「美國頂尖精神科醫師」的鄧可莉醫師,透過五百名以上臨床個案實證,有策略、有技巧、有步驟的4週「電子禁食」計畫,能有效消除「電子螢幕症候群」,讓孩子大腦發展回歸正軌,終結壞脾氣、睡得安穩、開啟專注學習腦、重建社交能力!
你的孩子有以下症狀嗎?他可能患有「電子螢幕症候群」
□ 常常看起來很激動、興奮、暴躁
□ 沒辦法靜下來好好思考,記憶力減退
□ 面對壓力的時候,沒辦法調節自己的情緒反應及受刺激程度
□ 每天為了一點小挫折就崩潰、大哭
□ 因為不成熟的行為舉止,而有交友或維持友誼上的困難
□ 在學校,老師因為他渙散的注意力而傷透腦筋
□ 學業表現一落千丈,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水準
□ 時常又興奮又累,明明已經累了卻睡不著覺
□ 在和人目光交接的時候有困難
□ 當你告訴孩子該關掉電子螢幕設備時,他會變得激動起來
你的孩子被誤診為以下病症嗎?他可能只是患了「電子螢幕症候群」
□ 注意力缺失症
□ 高功能性自閉症
□ 妥瑞氏症候群
□ 躁鬱症
□ 強迫症
□ 過動症
□ 焦慮症
□ 抽搐疾患
搶救孩子受損大腦,該怎麼做?
第1週:準備階段,界定問題及設定目標,讓伴侶或其他照顧者加入計畫,準備用來取代螢幕時間的有趣玩具或活動(例如:樂高、拼圖、閱讀、騎腳踏車或滑直排輪⋯⋯)。
第2週:開始嚴格執行「螢幕掃蕩」,移除家裡所有可及的手持電子設備,有技巧地回應孩子可能出現的戒斷反應。
第3週:孩子大腦進入深層休息階段,你將發現孩子出現以下改變——更深層、更放鬆的睡眠,醒來後更有活力,行為比較有組織,衝動控制力增強,更能集中注意力。
第4週: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問題減輕或消失就變得鬆懈,想要偶爾通融一下,務必要堅持原則,以免在孩子大腦療癒最關鍵的一週,前功盡棄!
- 【前言】「重新設定」孩子的大腦,讓電子產品從生活中消失
-
PART1 孩子的大腦出現警訊了嗎?你所不願面對的電子螢幕媒體真相
-
第1章 孩子有失調的症狀嗎?你該知道的「電子螢幕症候群」
-
什麼東西擾亂了孩子的神經系統?
-
一種新疾病的到來
-
讓孩子失調的是電子媒介,而非訊息
-
互動的vs.被動的螢幕時間
-
對螢幕時間常見的誤解
-
電子書和卡通會造成感覺與認知負擔
-
電磁波對健康影響的爭議
-
令人不安的事實和解決之道
-
第1章重點回顧
-
-
第2章 一切都在加速運轉而我們卻無處可去:電子螢幕如何影響孩子的大腦與身體
-
因為電動玩具而失控的艾登
-
當孩子的大腦感知到威脅時
-
孩子的眼睛、大腦和身體既敏感又脆弱
-
孩子為什麼這麼激動:和螢幕相關的戰鬥或逃跑機制
-
慢性壓力、高度喚醒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
第2章重點回顧
-
-
第3章 陰險的變形怪:電子螢幕症候群如何傷害孩子的專注力、執行力和學習力
-
對電子螢幕症候群作全面性的了解
-
情緒和崩潰
-
電子螢幕症候群對認知的隱憂
-
破壞和防禦:電子媒體對行為和社交的衝擊
-
被劫持的大腦:成癮和獎賞迴路
-
不容漠視的焦慮症和恐懼症
-
螢幕如何導致孩子的神經系統功能失調
-
使用螢幕所造成的身體不適和心理狀況
-
第3章重點回顧
-
-
第4章 解放的大腦:幾天、幾個星期、幾個月、幾年之內的變化
-
從螢幕到沒有螢幕,從虛擬世界到真實世界
-
讓孩子的大腦休息、再生、重新設定
-
從螢幕解放的大腦會如何變化
-
比利:拋開螢幕、發揮自我潛能的案例
-
請父母先放下手機和滑鼠
-
從男孩到男人:兩個長期的個案研究
-
第4章重點回顧
-
-
-
PART2 啟動「重設大腦」計畫:四個星期讓孩子的大腦重新開機
-
第5章 第一週把擔憂轉變成充分的準備:為孩子設定成功之路
-
事前規劃的重要性
-
第一步:界定問題範圍以及主要目標
-
第二步:讓伴侶和其他的照顧者加入計畫
-
第三步:設定日期並且制定時程
-
第四步:讓孩子生活中相關的成人知道這個計畫
-
第五步:準備用來取代螢幕時間的玩具、遊戲和活動
-
第六步:為自己規劃一些休息的空檔和獎勵
-
第七步:如果可以,邀請孩子玩伴的家長一同加入
-
第八步:把計畫告訴孩子,讓整個家庭都動起來
-
第九步:徹底實施「螢幕掃蕩」
-
第十步:設定你的意向和目標
-
「重設」期間看電視的標準
-
學校的電腦課程要禁止孩子上嗎?
-
第5章重點回顧
-
-
第6章 第二至四週電子禁食:斷電、復原、重新設定孩子的神經系統
-
告訴孩子要開始實施「重設計畫」了
-
孩子會有的反應
-
第二至四週的電子禁食:每週計畫的行動方案和孩子的改變
-
電子禁食過後:評估成果和規劃下一步
-
第6章重點回顧
-
-
第7章 電子禁食對孩子到底有沒有用:後續追蹤和疑難排除
-
客觀地追蹤孩子的進展
-
排除「重設計畫」過程中的障礙
-
第7章重點回顧
-
-
第8章 面對懷疑和尋求支持:不要低估父母的決心
-
處理父母的懷疑和不確定性
-
為自己建立支持圈
-
第8章重點回顧
-
-
第9章 電子禁食之後的螢幕使用:該禁絕或是節制?
-
保持覺知:為孩子創造健康的螢幕時間
-
重要的決定:禁斷或節制?
-
必須考慮的事實和後果
-
重新引入螢幕時間的指導方針
-
持續為孩子的螢幕時間把關
-
第9章重點回顧
-
-
-
PART3 「重設計畫」之外:給家庭、學校和社區的行動方案
-
第10章 家庭的健康螢幕管理:日常螢幕時間守則及防護措施
-
與大自然的循環共鳴:調整孩子的環境
-
居家守則:每日的螢幕時間指導方針及限制
-
增強適應力、促進大腦健康的方法
-
第10章重點回顧
-
-
第11章 學校的健康螢幕管理:課堂上使用電子產品的疑慮
-
不斷增加的螢幕時間讓孩子無法健康成長
-
過度強調科技和電腦技巧的後果和影響
-
以友善但堅定的態度和學校溝通
-
第11章重點回顧
-
-
第12章 帶著覺知與科技共處:尋求各方的支持,堅持下去
-
你有能力且應該讓孩子遠離螢幕成癮
-
由你開始:提升覺知並且創造改變
-
領著孩子向前走
-
第12章重點回顧
-
-
- 致謝
- 【附錄一】互動螢幕時間的生理機制和後果
- 【附錄二】一個嚴肅的議題:電磁波對健康的影響
- 【附錄三】解答父母最常見的問題
- 【附錄四】各章注釋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