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一九四九:交替與再生(思想13)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3485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1949年4月23日,共軍攻進南京;10月1日,毛澤東在北平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就此退出中國大陸,輾轉「播遷」台灣,至今正好六十年。如今,在台灣已經罕見「中華民國」一詞。「民國三十八年」更是乏人使用。這個紀年的消失,反映了台灣歷史上的一個時段化為黑洞,無疑還在它的位置上兀然聳立,卻無聲無息。六十年過去,從當時巨變中掙扎過來的倖存者,已經開始凋零,但台灣仍然必須面對1949。一段如此關鍵、如此引起情緒反應的歷史,豈能化為一片空白或者一團漆黑?但是要回顧1949年並不容易:個人的禍福與集體的成敗不是同一回事,道德的是非與歷史方向似乎沒有關連,短時段的狀態無法預示長時段的趨勢,而回顧者個人的出身與遭遇,更注定了他會賦予這個年份甚麼意義。

目前,以1949為主題的書籍,已經出版好幾種;學術界也舉辦了幾場研討會。《思想》一貫強調歷史意識的關鍵作用,更著重兩岸乃至於大華人世界的思想源頭,於是繼前一期發表楊儒賓先生的大作,在本期以1949為主題推出專輯。其實,1949並不是台灣的專利(「民國三十八年」也不是):它所啟動的歷史場景變幻,同時改變了中國大陸、台灣、以及香港和澳門的整體面貌與地緣位置,以及這些社會中幾億人口的命運。我們邀集的幾篇文章,各有獨特的見地,但自然尚無足以把捉那個歷史關口的無窮意義。

目錄
胡佛 政治結構與民主運作
劉擎 中國崛起與文化自主:一個反思性的辨析
楊小濱 啟蒙主體理性的興衰:阿多諾與中國(後)現代性
傅月庵 三本書的回憶:豐子愷、黃榮燦、許壽裳
瞿宛文 經濟發展的啟動:1949如何改變了台灣的歷史
何乏筆 1949年與台灣的跨文化潛力
林桶法 1949年的迷思與意義
賀照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涵:從梁漱溟的視角看
孫瑞穗 失敗者的共同體想像:回應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林月惠 落葉歸根:我對牟宗三先生宗教心靈的默感
施益堅 歷史哲學與儒家現代化:論牟宗三思想從黑格爾到康德的轉折
彭國翔 牟宗三論兩岸關係與台灣前途
李明輝 如何繼承牟宗三先生的思想遺產?
慈繼偉 中國政治哲學需要自己的「議事日程」
謝世民 政治哲學如何與身處的社會互動:一個台灣哲學家的嘗試
周濂 政治哲學家與現實政治
梁文韜 政治哲學:身分認同、存在危機、全球責任
王利 政治哲學:形勢與任務
韓銳 對中國當前一些社會問題之看法
唐小兵 歷史與闡釋之間的五四話語
李有成 翻譯家查良錚
張鐵志 「我們一定會勝利」:彼得席格的希望與鬥爭之歌
陳瑋鴻 柯拉科夫斯基:在希望與絕望間自由批判的心靈
鄭焙隆 柯恩:學術與平等信念
  • 政治結構與民主運作-胡佛
  • 中國崛起與文化自主:一個反思性的辨析-劉擎
  • 啟蒙主體理性的興衰:阿多諾與中國(後)現代性-楊小濱
  • 一九四九:交替與再生
    • 三本書的回憶:豐子愷、黃榮燦、許壽裳-傅月庵
    • 經濟發展的啟動:1949如何改變了台灣的歷史-瞿宛文
    • 1949年與台灣的跨文化潛力-何乏筆
    • 1949年的迷思與意義-林桶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涵:從梁漱溟的視角看-賀照田
    • 失敗者的共同體想像:回應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孫瑞穗
  • 牟宗三先生百年誕辰
    • 落葉歸根:我對牟宗三先生宗教心靈的默感-林月惠
    • 歷史哲學與儒家現代化:論牟宗三思想從黑格爾到康德的轉折-施益堅
    • 牟宗三論兩岸關係與台灣認同-彭國翔
    • 如何繼承牟宗三先生的思想遺產?-李明輝
  • 政治哲學與在地社會
    • 中國政治哲學需要自己的「議事日程」-慈繼偉
    • 政治哲學如何與身處的社會互動:一個台灣哲學家的嘗試-謝世民
    • 政治哲學家與現實政治-周濂
    • 政治哲學:身分認同、存在危機、全球責任-梁文韜
    • 政治哲學:形勢與任務-王利
    • 對中國當前一些社會問題之看法-韓銳
  • 思想鉤沉
    • 歷史與闡釋之間的五四話語-唐小兵
    • 翻譯家查良錚-李有成
    • 「我們一定會勝利」:彼得‧席格的希望與鬥爭之歌-張鐵志
  • 思想采風
    • 柯拉科夫斯基:在希望與絕望間自由批判的心靈-陳瑋鴻
    • 柯恩:學術與平等信念-鄭焙隆
  • 致讀者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