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以往台灣美術史的研究,大都認為日治時期官方提倡東洋畫,而傳統書畫就此沒落。但是,隨著資料的整理,我們發現當時,留下不少日台雅集的書畫作品。本文擬從日本在台所舉辦的雅集活動,來探討他們如何建構日、臺之間的文化重整,及如何從創造歷史到邁向想像的共同體;同時本文也分析,台灣傳統文人在此時局下,他們仍然堅持傳統藝術,並且帶有很深的遺民情結,尤其他們在日本的統治下,如何追尋自我的適應及其對時代的積極意義。
- 自序
- 導論
-
第一章 日治初期日臺雅集概況
-
第一節 日治初期的同化政策
-
第二節 日治初期的「雅集同文」活動
-
-
第二章 昇平景象的形塑:官民同樂的雅集活動
-
第一節 「南菜園」為中心的雅集
-
第二節 「鳥松閣」為中心的雅集
-
第三節 田健治郎總督主持的雅集
-
第四節 上山滿之進總督為主的雅集
-
第五節 紀念性的雅集
-
-
第三章 共同傳統的塑造:蘭亭雅集與赤壁雅會
-
第一節 大正時期的蘭亭雅集
-
第二節 日治時期的赤壁雅集
-
-
第四章 日臺傳統雅集的繪畫題材
-
第一節 傳統雅集的新題材
-
一、類似金石派的畫風
-
二、禪畫的題材盛行
-
三、合作畫
-
四、山岳畫
-
五、類似日本的俳畫
-
六、「墨戲」作品
-
七、幽靈及宗教類作品
-
八、寫生風景畫
-
九、寓言式的水墨畫
-
十、能樂人物的題材
-
-
第二節 沿襲舊有的題材
-
一、傳統的山水畫
-
二、傳統花卉草蟲的題材
-
-
第三節 結論
-
-
第五章 日本帝國主義與文人畫
-
第一節 日本帝國主義的興起
-
第二節 南畫新論的興起
-
第三節 大正時期文人畫的復興
-
-
第六章 在臺日本文人與臺灣的傳統畫壇
-
第一節 臺灣書畫會:以詩書畫傳天下,皆在救亂世而使平和
-
第二節 臺灣南宗畫會:振興南畫就是對東方民族的同化184
-
第三節 藝術無國界,日華親善保東亞和平
-
第四節 趣味同人會:趣味是包含鄉土歷史並融入母國文化
-
一、趣味同人會的宗旨:趣味是對文明的提升
-
二、離開歷史就沒有趣味:趣味就是帶有日本國魂及武士道的精神
-
三、趣味同人會的活動:從日華親善邁向大東亞共榮
-
-
第五節 結論
-
-
第七章 北臺灣傳統文人的書畫活動
-
第一節 魏清德報導北部的收藏家
-
一、北部以板橋林家為傳統收藏重鎮
-
二、許丙(1891-1963)的收藏
-
三、陳天來(1872-1939)的收藏
-
四、王少濤(1883-1948)的收藏
-
五、魏清德(1886-1964)的收藏
-
-
第二節 新竹的書畫收藏家
-
一、李逸樵(1883-1945)的收藏
-
二、張純甫(1888-1941)的收藏
-
三、魏經龍(1907-1998)的收藏
-
-
第三節 傳統文人的鑑賞活動
-
第四節 傳統文人的繪畫理念
-
一、詩書畫,首重書卷氣
-
二、未畫先問學,揮毫意在先
-
三、文人心中失根的蘭花
-
-
-
第八章 詩畫中的鯤島遺民
-
第一節 文人心中的鯤島遺民
-
第二節 桃源有記終虛境
-
第三節 落花到死亦含香
-
第四節 結論
-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