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百年好店:永遠活跳跳的好味‧好物‧好店‧好街與好感心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640836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哪些好物、好店、好味,                                                讓每一代人都上癮? 好吃—蚵仔嗲、芋頭片、米糕、滷豬皮湯麵、芋粿巧、筒仔油飯、擔仔麵、鮮八寶粽、咖哩香煎雞腿肉 好味—五印醋、五香醋、醬油 好茶—成年禮茶、奇種烏龍、鐵觀音、文山包種 好餅—新娘餅、平安龜,平西餅、竹塹餅、鳳眼糕 好料—干貝、魚翅、鮑魚、細米粉、手工麵線 好物—水丸、剪刀、菜刀、立香、盤香、便利水藥、水果蜜餞、紅瓦、黑瓦、漢文書 好神—紙紮人、草人、天堂好屋 好好逛—迪化街、大稻埕街道、鹿港街道、西螺街道、安平聚落街道、赤崁街、新美街 ◎老店新玩法,從好吃、好味、好物、好街各角度切入,提供店家各面向的實際體驗 ◎吸引對台灣在地風物有興趣的讀者 ◎提供另一種在台灣深度旅遊的方式 ◎搜羅全省百年老店30家,方便採買讓每一代都上癮的不敗好物。 ◎跟著不同店家,學會挑好醋好醬油、辨好物、吃道地的秘訣。 ◎店家製程大公開,了解百年好物的製作之美。 這些老店舖,老得很可愛,老得很動人 200歲仍是活跳跳,施美玉香鋪,在粉霧瀰漫中讓成束成束的香宛如花開現場。 不是約定好,只是太恰巧,大同醬油、北門炸粿和中華民國一起在1911年歡樂誕生。 看到王泉盈家的紙紮人,別向後退兩步,不是茅山扎針害人術,而是幫你擋災改運的替身恩人。 抱著大茶桶,誰來拍都一樣的姿勢和角度,嚴振發茶行的阿公和好茶,用信用和品質鎮店鎮了一輩子。 走訪全台百年老店,看見的不是凋零,而是另一股新起的生命力,老一代的堅持,新生代接掌,曾經低落的一段時光,如今也急起直追,再創新局面。 看看在台灣,這些撐起百年事業的臉孔,以及陪伴他們走過這段歲月的老物件,當然,還有百年不變的風味。除此之外,全新的體驗活動,也在這些老字號裡燃起火花,可能是在茶行裡聽南管演奏,或在古蹟等級的瓦窯廠裡玩雕磚,愛好攝影的,還可至王牌景點林家麵線拍攝曬麵線的壯觀場面…… 而老店家的所在,往往也是別具特色的鄉鎮老街,因此,本書除了店家介紹,還特別拉出在地散步地圖,將週邊好玩好吃好逛的好去處,沿街導覽,從北到南,4條重點老街散步去。 除了超過百年老鋪,也有只差幾年就晉級百歲的特色好店,為了不讓讀者也不讓店家扼腕,特別收入「邁向下一個精彩百年」,感受更多樣的故事與在地風情。
  • 百年好店100分傳人
  • PART1 跟民國一起過生日
    • 新竹北門炸粿 (1911) ──香脆軟嫩,充滿古早味的炸物
    • 西螺大同醬油 (1911) ──賣肉圓卻完賣醬油,配角變主角的美好意外
  • PART2 古早味新風貌
    • 郭元益餅店 (1867) ──從漢餅到西餅,一生喜氣洋洋
    • 有記名茶 (1890) ──聽南管喝好茶,是茶行也是博物館
  • PART3 經典瑰寶老字號
      • 林復振商行 (1853) ──專走精巧南北貨,菜入天然甘鮮味
      • 乾元蔘藥行 (1875) ──古法手製,挺住中藥人的骨氣
      • 林華泰茶行 (1889) ──心誠,意正,茶人與茶性的十分講究
      • 李亭香餅店 (1895) ──一口平安龜,一口平西餅,好吃又保庇
      • 進財切仔麵 (1815) ──老味好湯頭全靠一杓滷豬皮撐腰
      • 阿瑞官 (1868) ──芋香滿口,全靠電棒燙九指粿仔王
      • 日日用打鐵店 (1908) ──40分鐘製程,40年的日日好用
      • 高記五印醋王之家 (1903) ──鼎泰豐也愛用的壓軸秘醋
      • 大溪游記百年油飯 (1862) ──手工鍋鏟炒出百年好味道
      • 新復珍餅店 (1898) ──竹塹餅,低於100卡的豬油香
      • 街道散步 DADAOCHENG 迪化街、大稻埕
      • 社口張犁記餅店 (1894) ──內餡多、烤溫透,「爆漿」月餅豪邁吃
      • 大越老醋店 (1905) ──把酒釀成醋,百年來最讚的錯誤
      • 施美玉製香鋪 (1774) ──靜心養生,一枝好香求吉祥
      • 玉珍齋 (1877) ──嘗鳳眼,舊時富人潤口去澀的「幼路」糕餅
      • 丸莊醬油 (1909) ──古法新裝,打破「黑盰仔裝豆油」定律
      • 街道散步 LUGANG 鹿港
      • 街道散步 SILUO 西螺
      • 振發茶行 (1870) ──紙包錫桶老櫃檯 瑞店潤茶香
      • 益生堂 (1882) ──宅配便利包、中藥界的得來速
      • 王泉盈紙莊 (1888) ──不走偏門,專做正氣紙紮人
      • 左藤紙藝薪傳 (1893) ──是一紙文化,也是宅配好屋的天堂空間設計師
      • 度小月擔仔麵 (1895) ──矮桌矮灶端出麵香好滋味
      • 再發號肉粽 (1872) ──厚工紮實,包裹台南記憶的粽味
      • 街道散步 TAINAN 安平聚落
      • 街道散步 TAINAN 赤崁街、新美街
  • PART4 邁向下一個精彩100年
    • 瑞成書局 (1912) ──台灣最老的書店,不走日風就是要賣漢文書
    • 三和瓦窯 (1913) ──暗黑龜仔窯的紅通通人生
    • 東德成米粉廠 (1919) ──純米製作,天空下吹曬出的彈Q好味道
    • 波麗路西餐廳 (1934) ──美好時代的美學現場
    • 林家手工麵線 (1914) ──搶時間,搶太陽、搶溫度,沒能閒著的麵線人生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