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商人與共產革命,1919─1927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045369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闡析中共建黨初期,如何運用與商人的聯合戰線(統一戰線)來擴充實力,進行無 產階級革命。中共成立時以工人政黨自居,鼓動工人階級對資本家階級進行鬥爭,欲實 現工人階級專政。以往學界較關注工人及工人運動研究,對中共統一戰線的運用,也多 聚焦於國共兩黨的分合。本書指出,統一戰線在政治面和社會面的實踐同時並進,中共 以打倒資產階級為目標,但是在發展工人運動和工人革命的過程中,卻頗注重與商人建 立聯合戰線。此一策略具有多重作用:一是化解商人對國民黨聯俄容共後實行共產的疑 懼;二是吸納商界力量,利用商人援助和解救工人罷工的困境;三是緩和罷工運動造成 的工商利益衝突;四是削弱國民黨右派的群眾基礎,壯大左派。聯合戰線建立在民族主 義和打倒軍閥的共同目標之上,內部充滿辯證和矛盾。中共利用民族主義與反帝國主義 之間的模糊、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的模糊、國民革命與無產階級革命之間的模糊,為無 產階級革命創造條件。全書透過五卅運動、省港罷工、上海工人三次暴動,從群眾運動 的角度,解析商人、工人、學生與國共兩黨在革命中的複雜關係,對中共早期革命歷史 提出新的論述。在中共以資本主義臻於富強的今天,重新審視中共與商人的關係,亦饒 富意義。
  • 自 序
  • 導 論
    • 一 歷史的循環與矛盾
    • 二 商人在共產革命中的重要性
    • 三 文獻與要旨
  • 第一部 工人運動中的商人角色
    • 第一章 民族主義與社會力量的湧現
      • 一 民眾參與政治的開端
      • 二 五四運動的學商聯合
      • 三 國民黨組織民眾力量
    • 第二章 工人運動的早期發展
      • 一 中共工人運動的困境
      • 二 在國民黨的旗幟下
      • 三 工人待遇問題
      • 四 民族主義的運用
    • 第三章 五卅運動與反帝聯合戰線
      • 一 中共試圖掀起反日運動
      • 二 學生解救罷工的危機
      • 三 工商學聯合戰線的建立
      • 四 商人資產階級的利益考量
      • 五 聯合戰線內部的問題
      • 六 共產國際與罷工策略的轉變
  • 第二部 革命領導權之爭與工商關係的發展
    • 第四章 容共改組後的國民黨與廣州商人
      • 一 苛捐重稅引起商人怨憤
      • 二 共產的陰影
      • 三 國民黨與商人重新建立關係
      • 四 國民黨中央商民部的設置
      • 五 商團事件對革命的影響
    • 第五章 省港罷工的工商關係與權力變化
      • 一 反帝運動的發動和內部歧見
      • 二 罷工對民生經濟造成衝擊
      • 三 工商衝突到工商聯合
      • 四 商民運動與左、右派之爭
      • 五 擴大統一戰線
      • 六 結束罷工的現實因素與策略
  • 第三部 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過渡政權
    • 第六章 統一戰線下的上海自治運動
      • 一 中共北伐政策搖擺不定
      • 二 聯合資產階級的必要
      • 三 全力拉攏虞洽卿
      • 四 以「市民自治」做號召
      • 五 反蔣運動與脆弱的聯合戰線
    • 第七章 聯合資產階級建立政權
      • 一 暴動奪權的策略和部署
      • 二 中共操控下的市民代表大會
      • 三 上海臨時市政府:一個「過渡政權」
      • 四 清黨迫在眉睫
      • 五 上海資產階級與四一二事件
      • 六 中共在革命的十字街頭徘徊
  • 結 論
  • 參考書目
  • 索 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