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陰性追尋:西洋古典神話專題之一
台灣第一本西洋古典神話專題
以陰性力量,把追尋目標從向外拓展生命的廣度與長度,轉為向內凝聚生命的深度與密度,開創人生新境界。
「神話就像房子的樑,外表看不到,卻是支撐房子供人居住的重要結構。」
──羅洛.梅(Rollo May)《哭喊神話》
本書主軸呈現以陰性的力量完成英雄追尋之旅的可能性及其意義。這裡說的「陰性」無關乎男女性別,而是在原型意義上與陽剛成對比的陰柔之陰。傳統上把陽剛和陰柔分別對應於男性和女性,這是簡略得過分,因粗糙而扭曲真相的通俗觀點。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每一個人,不論男女,都同時具備陽剛特質和陰柔特質。「陰性追尋」是用來對比神話世界許多男性英雄樂此不疲的陽剛甚至暴力美學,可以說是發揮人性軟實力的豪情偉業,不再一味憑體能和戰技見真章,是普天之下男男女女都可以有機會完成的豪情壯舉。
本書開頭兩章將就相關背景作說明,並著手探討歷史人物成為英雄崇拜的對象,最後演變為神話英雄的始末。接下來依次從蘇美、希臘與羅馬三大文化各挑出一則神話故事,探討另類英雄情操,呈現神話舞台的女性角色在追尋道上展現不同的風華,把追尋的目標從向外拓展生命的廣度與長度轉為向內凝聚生命的深度與密度,開創英雌偉業。本書第二部份輯譯第一部分論述所依據的神話原典,總共四部:《吉爾格美旭》、《伊南娜入冥》、〈黛美特讚美詩〉與〈丘比德與賽姬〉。神話是人類發揮想像力建構出來的心靈史,本書從追尋神話著手思索芸芸眾生在現實世界實現英雄夢的可行之道。
本書特色:
◆本書是台灣第一本西洋古典神話專題,並補足了坎伯在《千面英雄》一書中論述英雄神話理論時,所欠缺的陰性面向盲點。
◆本書輯譯的四部原典中,除了〈丘比德與賽姬〉曾出現在作者翻譯的榮格學派神話學家諾伊曼所著《丘比德與賽姬:女性心靈的發展》書中,另外三部《吉爾格美旭》、《伊南娜入冥》、〈黛美特讚美詩〉,都是台灣翻譯書市首見。
以陰性力量,把追尋目標從向外拓展生命的廣度與長度,轉為向內凝聚生命的深度與密度,開創人生新境界。
「神話就像房子的樑,外表看不到,卻是支撐房子供人居住的重要結構。」
──羅洛.梅(Rollo May)《哭喊神話》
本書主軸呈現以陰性的力量完成英雄追尋之旅的可能性及其意義。這裡說的「陰性」無關乎男女性別,而是在原型意義上與陽剛成對比的陰柔之陰。傳統上把陽剛和陰柔分別對應於男性和女性,這是簡略得過分,因粗糙而扭曲真相的通俗觀點。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每一個人,不論男女,都同時具備陽剛特質和陰柔特質。「陰性追尋」是用來對比神話世界許多男性英雄樂此不疲的陽剛甚至暴力美學,可以說是發揮人性軟實力的豪情偉業,不再一味憑體能和戰技見真章,是普天之下男男女女都可以有機會完成的豪情壯舉。
本書開頭兩章將就相關背景作說明,並著手探討歷史人物成為英雄崇拜的對象,最後演變為神話英雄的始末。接下來依次從蘇美、希臘與羅馬三大文化各挑出一則神話故事,探討另類英雄情操,呈現神話舞台的女性角色在追尋道上展現不同的風華,把追尋的目標從向外拓展生命的廣度與長度轉為向內凝聚生命的深度與密度,開創英雌偉業。本書第二部份輯譯第一部分論述所依據的神話原典,總共四部:《吉爾格美旭》、《伊南娜入冥》、〈黛美特讚美詩〉與〈丘比德與賽姬〉。神話是人類發揮想像力建構出來的心靈史,本書從追尋神話著手思索芸芸眾生在現實世界實現英雄夢的可行之道。
本書特色:
◆本書是台灣第一本西洋古典神話專題,並補足了坎伯在《千面英雄》一書中論述英雄神話理論時,所欠缺的陰性面向盲點。
◆本書輯譯的四部原典中,除了〈丘比德與賽姬〉曾出現在作者翻譯的榮格學派神話學家諾伊曼所著《丘比德與賽姬:女性心靈的發展》書中,另外三部《吉爾格美旭》、《伊南娜入冥》、〈黛美特讚美詩〉,都是台灣翻譯書市首見。
- 自序
-
第一部分:神話論述
-
一、引論:追尋神話的人文背景與歷史省思
-
1.1 神話學的問世
-
1.2 神話英雄眾理論
-
1.3 女神復出
-
1.4 陰性追尋的要義
-
-
二、太陽英雄的原型
-
2.1 神話英雄與英雄人生
-
2.2 太陽英雄的誕生
-
2.3《 吉爾格美旭》故事摘要
-
2.4 英雄神話與歷史記憶
-
2.5 草莽英雄演變為文化英雄
-
2.6 城市英雄的始祖
-
2.7 神話與歷史的陰陽交會
-
2.8 英雄形象面面觀
-
2.9 追尋英雄
-
2.10 太陽英雄的啟蒙之旅
-
2.11 吉爾格美旭的三分之二神性
-
-
三、伊南娜追尋自我的完整
-
3.1《 千面英雄》的盲點
-
3.2 「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心靈結構
-
3.3 伊南娜入冥
-
3.4 陰性追尋的原型
-
3.5 聖婚儀式
-
3.6 聖婚儀式的迴響
-
3.7 男權大革命
-
3.8 尋求自我的完整
-
-
四、黛美特追尋心境的圓滿
-
4.1 圓滿的境界
-
4.2 母女神的故事
-
4.3〈 黛美特讚美詩〉的歷史背景
-
4.4 陰性史詩的意境
-
4.5 婚姻禮制下的女性經驗
-
4.6 埃萊夫西斯密教
-
4.7 大秘儀
-
4.8 追尋心境的圓滿
-
-
五、賽姬追尋新生的喜悅
-
5.1 前言
-
5.2 丘比德與賽姬神話
-
5.3 心理學的詮釋
-
5.4 阿普列烏斯的《金驢記》
-
5.5 羅馬作家對希臘神話的創意貢獻
-
5.6 身體美感大變革
-
5.7 賽姬的追尋之旅
-
5.8 愛心寶殿
-
-
-
第二部分:神話原典
-
六、吉爾格美旭
-
〔泥板一〕
-
〔泥板二〕
-
〔泥板三〕
-
〔泥板四〕
-
〔泥板五〕
-
〔泥板六〕
-
〔泥板七〕
-
〔泥板八〕
-
〔泥板九〕
-
〔泥板十〕
-
〔泥板十一〕
-
-
七、伊南娜入冥
-
7.1 告別最高天
-
7.2 死亡的眼光
-
7.3 復活
-
7.4 杜牧齊之夢
-
7.5 回歸
-
-
八、黛美特讚美詩
-
8.1 冥神搶婚
-
8.2 千里尋女
-
8.3 天后留駐人間
-
8.4 母女團圓
-
-
九、丘比德與賽姬
-
9.1 美神蒙塵
-
9.2 死亡婚姻
-
9.3 愛樂園
-
9.4 四苦役
-
9.5 喜團圓
-
-
- 引用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