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透過最近考古成果,從中華文明出發處,深入考證設計美學的源頭,也透過歷代設計作品、建築庭園作品、明清時期福建畫作等實例,淺出傳統設計美學實際應用的變化,於情、於理、於例詳細詮釋了傳統設計美學的原汁原味。
美學是一種意識形態,所以各個文明所孕育出各有不同的美學。然而設計美學卻是一種物質化的意識形態痕跡,每個文明的設計美學既有信念價值觀上的特點,更有善於變化且歷久彌新的設計藝術作品作為「這種信念價值觀特點」的印證。本書雖由傳統設計美學之數論、氣論、佈局論、意論、德論、占侯數論等六篇論文所構成,但在窮盡原論之餘,更重視這原論的衍生、近代變化與設計藝術作品實例的分析印證。所以將六篇論文視為一個整體時,則能滿足盡論源頭之知,又能滿足變化應用之需。配合筆者已出版之《設計美學》、《敘事設計美學》,即將出版之《亞洲設計美學史論》,即將完稿之《福建設計美學史》、《台灣設計美學史》等書,想必更能盡情運用這種美學原汁原味於有形之中。
美學是一種意識形態,所以各個文明所孕育出各有不同的美學。然而設計美學卻是一種物質化的意識形態痕跡,每個文明的設計美學既有信念價值觀上的特點,更有善於變化且歷久彌新的設計藝術作品作為「這種信念價值觀特點」的印證。本書雖由傳統設計美學之數論、氣論、佈局論、意論、德論、占侯數論等六篇論文所構成,但在窮盡原論之餘,更重視這原論的衍生、近代變化與設計藝術作品實例的分析印證。所以將六篇論文視為一個整體時,則能滿足盡論源頭之知,又能滿足變化應用之需。配合筆者已出版之《設計美學》、《敘事設計美學》,即將出版之《亞洲設計美學史論》,即將完稿之《福建設計美學史》、《台灣設計美學史》等書,想必更能盡情運用這種美學原汁原味於有形之中。
-
第一章 傳統設計美學原論系列:數論系列研究
-
前言:設計美學的操作性與術數
-
設計美學的操作性
-
中國設計美學的發韌:祭禮與術數
-
方術的科學成分與操作性
-
數論的理不同於數學的理,更不同於占卜的理
-
-
數論美感的形成
-
數論的形成
-
合節美感的形成
-
-
合節美感的泛化
-
合節美感的泛化:和諧美感與心靈成局美感
-
合節美感的泛化與合字美感
-
合節美感的泛化與合義象徵美感
-
-
結論
-
(一)合節美感源自中國宇宙觀的生成期。
-
(二)合節美感深入中國文化。
-
(三)合節美感的操作性。
-
-
-
第二章 傳統設計美學氣論系列研究
-
前言
-
從氣論到君形論美感的形成
-
氣論的形成
-
郭樸《葬書》到楊筠松《清囊奧語》:氣論宅相美感原型
-
劉安《淮南子》到謝赫《畫品》的成就:氣論造物美感原型
-
-
君形論美感的泛化
-
造形、造物、尋物的區分與美學的建構
-
造形藝術的美學論述
-
造物藝術的美學論述
-
宅相術的美學論述
-
-
結論
-
(一)方術文化裡只有方技良莠併陳,只有氣論有理可循。
-
(二)中國設計美學的氣論有:氣論宅相美感原型與氣論造物美感原型兩大類。
-
(三)中國設計美學氣論在南北朝之後分成造形、造物、尋物三支衍化。
-
(四)中國設計美學氣論的建構與整理,理當去蕪存菁,才有生機。
-
-
-
第三章 傳統設計美學經營論系列研究
-
前言
-
經營論到布局論成為美學、設計美學主要內涵的線索
-
繪畫、山水畫到江南庭園成為承傳脈絡的線索
-
本文的結構
-
-
經營論與布局論的成分
-
經營論與布局論的形成
-
從《筆法記》與《林泉高致》初步解析經營論或布置論的內容
-
畫論的跨類轉折:荊浩的「六要」到計成的「巧於因借」
-
從《園冶》一書初步解析布局論內容
-
-
物象經營到美感經營
-
唐朝山水詩與田園詩在美感經營上的貢獻
-
明清之畫論與市場經濟下的設計藝術趨勢
-
理論的再建構:經營論與布局論的美感法則
-
-
佈局美感的操作與應用
-
布局論應用的特點
-
布局論應用的可能方向
-
-
結論
-
設計美學研究的途徑在於人文理論的再建構
-
設計美學在建構過程中應該具有文化相對論的視野與胸襟
-
風格式的設計美學研究只能當作理論建構時的補充資料
-
只有解構式研究方法才能貼近歷史,逃脫權力對知識的干預
-
高估了畫論,低估了畫訣
-
研究的難處在於中文裡字義與詞義的歷時性變化
-
布局論最能突顯中國藝術創作特色與設計美學的特色
-
-
-
第四章 傳統設計美學意論系列研究
-
前言
-
唐朝美學範疇與唐朝藝術史論命題的不對稱
-
西洋美學範疇分析西洋藝術史命題時的侷限性
-
設計美學的操作性
-
-
設計美學意論原型
-
意境說
-
詩畫合一說
-
山水畫論的發展
-
寫意說
-
-
設計美學「意論」的展開
-
設計美學建構的理想
-
設計美學建構的現實
-
設計美學意論在唐至五代的滲透
-
設計美學意論在宋朝之後的衍生
-
-
結論
-
(一)「意境」作為審美範疇淵遠流長
-
(二)意論美學主要有兩個成分:意境論與山水畫論
-
(三)設計意論美學對藝術品的分析具有較佳的詮釋能力。
-
(四)唐朝以後設計意論美學主要有三項衍生:江南庭園、詩情畫意、象徵美學
-
-
-
第五章 傳統設計美學德論系列
-
前言
-
先秦至漢的道論與德論
-
先秦諸子百家的「道論」與「德論」
-
漢朝審美取向中對「德論」的補充
-
設計美學德論的初階至神形論的轉化
-
-
設計美學德論的後續發展
-
山水畫、花鳥畫崛起與比德說的第一次泛化
-
戲劇與造形藝術間的互動:比德說的極致,敘事設計崛起
-
-
結論
-
(一)設計美學德論的核心議題在問「造形」何德何能。
-
(二)先秦時期的設計美學德論只能發展出「比德說」,而未及「何德何能」。
-
(三)漢朝之後設計美學德論則進入陰陽五行比德說。
-
(四)設計美學德論的衍生發展
-
-
-
第六章 美學數論中占卜與占候之理論基礎
-
前言
-
商周的不同情境與數術中的不同途徑
-
兩三種不同的權力形態
-
兩三種不同的文明初設定與不同的宇宙觀
-
式盤與宇宙觀在不同背景下的不同作用
-
兩三種不同的數術與占卜途徑。
-
-
道、理、學、術之分際與治、亂分際
-
知識形成的語言條件及文字條件
-
知識與圖像成形的「時段真偽」判斷
-
知識系統的道、理、學、術分辨或分類
-
先秦時期已完成的著作,其道理學術層次的分類
-
中華傳統文化裡的「道」、「術」混合與「道道合成」
-
-
占卜、占侯的道、術及理論
-
占侯與占星與曆法
-
從占星走向星氣主導人事運氣到六壬式與遁甲式的知識陷阱
-
占卜之經典:周易成形過程與比較
-
-
中華文明裡天道思想的衍生事物與審美觀
-
文字發韌期的命名權
-
以道稽象或是以象稽道
-
天道思想中的「德」的衍生
-
-
結論
-
先秦時期論及天道思想的主要有五派
-
先秦時期的占候占卜理論與周朝天道的新定義有關
-
占卜實務上,將數易充作「通靈」工具,反而誤解了孔孟所建構的天道
-
先秦時期的儒家所建立的天道觀點,經過歷朝歷代推廣早已深入民心
-
天的道德化取向與合節、合德美感
-
合德美感的審美取向也是敘事設計美學的重要源頭
-
-
- 中文書籍參考文獻
- 外文書籍參考文獻
- 網站文獻資料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