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1950年代荒謬主義大肆破壞西方戲劇的語言及結構,繼起的劇作家不得不在語言的廢墟中摸索,重起爐灶。20世紀中葉迄今,歐陸編劇的新方向何在?新視野為何?新的編劇策略有哪些?導演面對突破傳統窠臼之作,該如何是好?
本書以八位劇作家為例,試圖回答這些問題,他們是:探索意識幽微波動的莎侯特,解剖中產階級生活百態的波透.史特勞斯,凸顯劇白音樂結構的戈爾德思,行文如詩歌的拉高斯,再創語言原始悸動的丹尼斯,重現口語能量的米尼亞納,驚世駭俗的許瓦布,交織複聲合調的維納韋爾。
本書以八位劇作家為例,試圖回答這些問題,他們是:探索意識幽微波動的莎侯特,解剖中產階級生活百態的波透.史特勞斯,凸顯劇白音樂結構的戈爾德思,行文如詩歌的拉高斯,再創語言原始悸動的丹尼斯,重現口語能量的米尼亞納,驚世駭俗的許瓦布,交織複聲合調的維納韋爾。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