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在那明亮的地方:台灣民主地圖
既然我們熱愛光,就要直面光的背面的黑暗,才能提防黑暗的來襲;
既然我們熱愛自由,爲了捍衛自由,有時候就不得不付出犧牲自己的自由的代價;
既然我們熱愛家園,就得走在背井離鄉的路上,爲著把幸福導入我們的家園。
最壞的時代,最美的故事
一趟體驗台灣人民追求光明的自由尋路
一場認識台灣民主發展歷程的深度導覽
《在那明亮的地方》不僅是余杰為台灣量身打造的第一本著作,也在其產量豐碩的作品中獨樹一格,本書首度嘗試將深度遊記、人物訪談、新聞報道和政治評論共冶一爐的新文體,並以海外流亡知識分子的旁觀者視角,刺激身處「自由寶島」的台灣人,具有嶄新思維與憂患意識──光的喪失與黑暗的重臨,也許在眨眼之間就悄悄發生了。因此作者選擇一些跟台灣民主運動發展歷程有關的地點,以空間爲經,以時間爲緯,編織出一張關於台灣民主自由的歷史地圖。
本書嚴選二十五處推動台灣民主的重要景點,足以窺見二十五則血淚共築的故事。余杰以他犀利的筆、抒情的眼,親身走訪影響台灣民主發展至鉅的景點,體驗呼吸民主自由的空氣,也為想要重新認識台灣這片土地的人們,作一場深度導覽。這不僅是屬於余杰個人的台灣「自由行」地圖,也是值得全體台灣人共同走訪緬懷、憶古思今的台灣民主地圖。
【本書特色】
★ 二十五篇民主景點散文遊記,二十五場貫穿人文、歷史、地理等知識的深度導覽。
★ 公共知識分子余杰以行動重新詮釋「自由行」定義,是其第一本為台灣量身打造的著作。
★ 將深度遊記、人物訪談、新聞報道和政治評論共冶一爐的新文體,以旁觀者視角刺激台灣人思考。
★ 收錄兩百幅攝影師黃謙賢走訪二十五處民主景點的影像紀錄。
既然我們熱愛自由,爲了捍衛自由,有時候就不得不付出犧牲自己的自由的代價;
既然我們熱愛家園,就得走在背井離鄉的路上,爲著把幸福導入我們的家園。
最壞的時代,最美的故事
一趟體驗台灣人民追求光明的自由尋路
一場認識台灣民主發展歷程的深度導覽
《在那明亮的地方》不僅是余杰為台灣量身打造的第一本著作,也在其產量豐碩的作品中獨樹一格,本書首度嘗試將深度遊記、人物訪談、新聞報道和政治評論共冶一爐的新文體,並以海外流亡知識分子的旁觀者視角,刺激身處「自由寶島」的台灣人,具有嶄新思維與憂患意識──光的喪失與黑暗的重臨,也許在眨眼之間就悄悄發生了。因此作者選擇一些跟台灣民主運動發展歷程有關的地點,以空間爲經,以時間爲緯,編織出一張關於台灣民主自由的歷史地圖。
本書嚴選二十五處推動台灣民主的重要景點,足以窺見二十五則血淚共築的故事。余杰以他犀利的筆、抒情的眼,親身走訪影響台灣民主發展至鉅的景點,體驗呼吸民主自由的空氣,也為想要重新認識台灣這片土地的人們,作一場深度導覽。這不僅是屬於余杰個人的台灣「自由行」地圖,也是值得全體台灣人共同走訪緬懷、憶古思今的台灣民主地圖。
【本書特色】
★ 二十五篇民主景點散文遊記,二十五場貫穿人文、歷史、地理等知識的深度導覽。
★ 公共知識分子余杰以行動重新詮釋「自由行」定義,是其第一本為台灣量身打造的著作。
★ 將深度遊記、人物訪談、新聞報道和政治評論共冶一爐的新文體,以旁觀者視角刺激台灣人思考。
★ 收錄兩百幅攝影師黃謙賢走訪二十五處民主景點的影像紀錄。
- 有光的所在,明亮的地方—李敏勇序
- 光和光的背面—余杰自序
-
台北
-
自由在茲,詩意在茲—紫藤廬
-
遠路不須愁日暮—胡適紀念館
-
「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拚命!」—台大傅園和傅鐘
-
那個時代不配有的人—殷海光故居
-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
黑暗中的舞者—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
最偉大的作品,寫於咖啡館—明星咖啡館
-
公義與慈愛之光從這裡發出—義光教會
-
你像樹一樣迎風而立—陳文成博士紀念室
-
那個對著死神微笑的人—鄭南榕紀念館
-
將地獄般的牢獄變成人權課堂—景美人權園區
-
民主就是請客吃飯—阿才的店
-
推倒偶像,百合花開—自由廣場
-
籠子裡的總統與大道上的公民—凱達格蘭大道
-
最好的時光,是追尋真理的時光—慕哲咖啡館
-
-
宜蘭
-
慈母血、孤女淚與自由花—台灣民主運動館
-
-
花蓮
-
不是世外桃源,而是山上之城—玉山神學院
-
-
台東
-
鐵罐中的螢火蟲—綠島人權園區
-
-
台中
-
老兵不死,只是悄然隱去—孫立人將軍紀念館
-
-
彰化
-
勇士當為義鬥爭—賴和紀念館
-
-
台南
-
讓法槌揚起來,讓子彈不要飛—湯德章紀念公園
-
天真是一種動力—柏楊文物館
-
永遠壓不扁的玫瑰—楊逵文學紀念館
-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文學紀念館
-
-
高雄
-
這個人,如何飛越監獄島?—柯旗化故居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