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是陳映真文學研究,乃至戰後台灣文學與思想研究的一新里程碑。
陳映真 思想之孤軍
持續面對戰後這五六十年以來真實歷史所提出的真實問題
本書勾勒了陳映真顛躓求索的身影,
讓我們看到了他對各種逼人問題的思索,
包括殖民遺留、第三世界、帝國主義與反帝、知識份子與民眾、
左翼男性主體狀態與兩性、內戰與民族分斷、
冷戰與白色恐怖、美國與現代化文化霸權……
本書以一種不類傳統文學批評的方式,對陳映真先生半世紀文學創作進行了具有高度開創性的探究。難能可貴的是,這個探究還達到了在高屋建瓴的同時經常難以得兼的細膩審慎。作者超越了知識界慣常的學科分類,回歸作者、文本與歷史的3D架構,在文本與歷史的節制中,得到理解、想像與寫作的自由。或許,本書將為長期快樂擱淺在西方理論套語淺灘的此地文學研究,提供再度揚帆的些許可能。
躍然於筆鋒的還有作者對陳映真與陳映真文學的特殊情感──或許是因為他們雖不同世代但卻不約而同地看到了眾多歷史坍落與人道畸零。對他而言,陳映真先生是台灣戰後最重要的文學家,恰恰是因為他是戰後最重要的思想家,雖然他不以「思想」為業、為名。但除了他,還有誰以思想之孤軍持續面對戰後這五六十年以來真實歷史所提出的真實問題?本書勾勒了陳映真顛躓求索的身影,讓讀者我們看到了他對各種逼人問題的思索,包括殖民遺留、第三世界、帝國主義與反帝、知識分子與民眾、左翼男性主體狀態與兩性、內戰與民族分斷、冷戰與白色恐怖、美國與現代化文化霸權……。對陳映真文學與思想意義的重估才剛開始,而時間將證明本書無法被繞過。
陳映真 思想之孤軍
持續面對戰後這五六十年以來真實歷史所提出的真實問題
本書勾勒了陳映真顛躓求索的身影,
讓我們看到了他對各種逼人問題的思索,
包括殖民遺留、第三世界、帝國主義與反帝、知識份子與民眾、
左翼男性主體狀態與兩性、內戰與民族分斷、
冷戰與白色恐怖、美國與現代化文化霸權……
本書以一種不類傳統文學批評的方式,對陳映真先生半世紀文學創作進行了具有高度開創性的探究。難能可貴的是,這個探究還達到了在高屋建瓴的同時經常難以得兼的細膩審慎。作者超越了知識界慣常的學科分類,回歸作者、文本與歷史的3D架構,在文本與歷史的節制中,得到理解、想像與寫作的自由。或許,本書將為長期快樂擱淺在西方理論套語淺灘的此地文學研究,提供再度揚帆的些許可能。
躍然於筆鋒的還有作者對陳映真與陳映真文學的特殊情感──或許是因為他們雖不同世代但卻不約而同地看到了眾多歷史坍落與人道畸零。對他而言,陳映真先生是台灣戰後最重要的文學家,恰恰是因為他是戰後最重要的思想家,雖然他不以「思想」為業、為名。但除了他,還有誰以思想之孤軍持續面對戰後這五六十年以來真實歷史所提出的真實問題?本書勾勒了陳映真顛躓求索的身影,讓讀者我們看到了他對各種逼人問題的思索,包括殖民遺留、第三世界、帝國主義與反帝、知識分子與民眾、左翼男性主體狀態與兩性、內戰與民族分斷、冷戰與白色恐怖、美國與現代化文化霸權……。對陳映真文學與思想意義的重估才剛開始,而時間將證明本書無法被繞過。
- 為趙剛喝采/呂正惠
- 道上同志/陳光興
- 自序
- 第一章 頡頏於星空與大地之間 左翼青年陳映真對理想主義與性/兩性問題的反思
- 第二章 反帝,與反帝之難 陳映真〈六月裡的玫瑰花〉的刺與美
- 第三章 從仰望聖城到復歸民眾 陳映真小說〈雲〉裡的知識分子學習之路
- 第四章 「老六篇」論 在歷史、思想與文學交會處的書寫217
-
【附錄】
-
附錄一︱陳映真對保釣可能提出的疑問
-
附錄二︱重建左翼:重見魯迅、重見陳映真
-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