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氣候創造歷史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4030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大自然的氣候,創造了人類歷史。

人類的起源、演化,與氣候脫離不了關係。
氣候週期性變化不僅影響了人類遷徙,
也開啟了許多民族和地方的征服旅程,
人類命運驟變。
從小冰川期的大饑荒開始,
中世紀溫暖期的貪婪征服,
人類的繁衍、滅絕、融合,
到新世界與其他地區的全球變遷,
說明了氣候確實能創造歷史。

  《氣候創造歷史》一書格局宏大,
  說理清晰,鞭辟入裡,
  多有作者深入觀察與研究後的肺腑之言,
  是了解氣候如何創造人類歷史的重要著作。

  人類從何處來?
  被稱為「民族」的個別繁衍族群的起源是什麼?
  人類如何學習說話?人類如何從「露西」演化成現代的智人?
  一切要從氣候說起。

  《氣候創造歷史》認為,氣候變遷目前已是21世紀社會最關注的問題。許多國家政府認同全球暖化為人類造成的假說為確定事實,並採取各種措施,尋求可取代化石燃料的能源。事實上,這種想法源於錯誤的科學理論,由環保行動人士擁護,再藉由「氣候變遷跨政府委員會」散播,最後被「核能遊說團體」和其他機會主義者當做牟利的工具,包括義大利的黑手黨在內。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曾想指定分派碳排放量降低額度,中國代表團成員認為這是「帝國主義的陰謀」,意圖阻撓開發中國家的工業進步。美國國家科學院前主席弗瑞德瑞克.謝伊茲(Frederick Seitz)發起「俄勒岡請願行動」,有2500多名科學家連署,對美國政府提出警告,說明這個假說的科學基礎有待商榷。時間更近一點,倫敦皇家學會也曾經指出,該會在科學上不負責執行氣候變遷的長期預測。

  《氣候創造歷史》作者許靖華院士多年來研究地球歷史上的氣候變遷。他曾任國際地質學聯盟的國際地質與生物地球計畫委員會主持人,以及歐洲科學基金會召開的第一屆氣候變遷科學研討會召集人。在此次研討會中,ICPP總科學家提出科學數據,藉由1975年之前的數據,證明IPCC針對人類造成氣候變遷所提出的電腦研究預測並不正確。

  許靖華院士與裴瑞(Charles Perry)通過《氣候創造歷史》,提出不同的看法,認為目前的全球暖化多半是太陽輻射增加的結果,此理論首先發表於Proceedings of the 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但遭到傳播媒體忽視。後來應Orell Fuessli的邀請出版了《氣候創造歷史》的德文譯本Klima und Geschichte,但歷經一百多次努力,本書的英文原稿仍然未能在英語國家發行。但由於21世紀最初10年的氣象紀錄印證了許博士的全球冷化預測,本書的英文原稿也即將於美國發行。《氣候創造歷史》的中文譯本問世,許靖華院士完全沒有更動原文,但附加一篇後記,說明近十年來的科學進展已驗證他的科學結論。另外也增加一篇附錄,說明作者本身透過綠色改革工業文藝復興,來拯救歐元的計畫。
  • 關於本書:將繪畫風格融入寫作
  • 前言
  • 第一章 小冰川期的大饑荒
  • 第二章 別怪匈奴,禍首是氣候
  • 第三章 中世紀溫暖期的貪婪征服 
  • 第四章 亞利安人原來是北歐人
  • 第五章 從尼安德塔人到亞利安人
  • 第六章 離開寒冷的北方 
  • 第七章 氣候變化的循環
  • 第八章 新世界與其他地區的全球變遷 
  • 第九章 氣候創造歷史?
  • 第十章 蓋亞與它的溫室
  • 第十一章 太陽與氣候
  • 第十二章 氣候學的意識型態、宗教與政治
  • 後記
  • 附錄 通過綠色改革工業文藝復興來拯救歐元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