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兩個故宮的離合: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4017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兩個故宮」是東亞近代史的產物。
  故宮的魅力根源,來自於數次奇蹟似的歷史轉折。
  兩岸故宮不只是珍奇、瑰麗的寶庫,
  更呈現出政治權力與文化深層結構的樣貌。

  「兩個故宮」的存在,串聯了什麼歷史情結?潛藏了多少政治人物的歷史思維?

  《兩個故宮的離合: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作者、《朝日新聞》記者、「中華圈的專家」野島剛,從政治、外交的獨特角度爬梳了兩個故宮的世紀糾纏。

  最會說故事的媒體人,帶你見證兩個故宮的歷史

  本書深度揭露:
  .政治權力運作下兩個故宮分合的複雜過程
  .民進黨執政時期「故宮改造」的真相
  .「故宮南院」何去何從?
  .故宮「日本展」功敗垂成的背景
  .台北故宮夢幻設計的難產
  .故宮文物的漂泊與回流

  兩個故宮,與其說是外型相似的雙胞胎,還不如說是一張分裂的地圖。

  《兩個故宮的離合: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帶你見證兩個故宮彼此的生存歷史,並拼湊出中華世界的未來。

  本書作者野島剛是少見對於兩岸三地華人圈的政治、外交、文化,具有深厚理解的日本人,他不僅有記者專業背景,還非常善於說故事。他在《兩個故宮的離合》這本書裡,以客觀第三者的記者角度,或者說以「為了台灣人好」的角度來解讀、說明東亞近代史的產物「兩個故宮」背後的政治權力與文化深層結構的樣貌。

  簡單來說,「兩個故宮」正是因為「兩個中華」而誕生。

  野島剛從北到南走訪了瀋陽、北京、京都、南京、上海、重慶、台北、香港、新加坡……,蒐集了各種參與故宮重要變遷、故宮的活字典寶貴「那志良」等人的證言,也訪問了台北歷任故宮院長:杜正勝、林曼麗,現任院長周功鑫等人,查閱了存放在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介石日記,集結了有關故宮學的第一手採訪資料,並在日文版出版後,追隨著不斷變化的政治情勢,在中文正體字出版前,反覆修改增補,並特別為台灣讀者增寫了後記,追蹤了故宮「日本展」的最新情況。

  野島剛撰寫本書最大的目的,並非要論述故宮的藝術價值,也不會深入探討收藏品的優越性等問題。故宮歷史,從1925年成立到1949年分裂的過程,在中台日等三地都已經有許多口述歷史及史料作品。但對於1965年台北故宮在台復館的過程、民進黨政權對於故宮的改革嘗試、中國近年大量搜尋追回文物的熱潮,和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兩岸故宮的密切交流等等,不僅是日本,在台灣幾乎仍未有系統性的介紹,這些都是本書的重點所在。

  《兩個故宮的離合》共分為8章,第1章將介紹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提出的「故宮改造」計畫。第2章談到辛亥革命前後,故宮文物流出的情況。第3章分別說明日本進攻中國時,故宮向南方和西方運送計畫的過程。第4章則談論故宮文物移送台灣的1949年前後,檢視政策決定的過程。第5章解說兩岸分裂後興建台北故宮,兩個故宮因此誕生的背景。第6章則試圖解析散落世界各地的故宮文物「回流」中國的現象。第7章預測「兩個故宮」的未來。
  • 序 章 什麼是故宮?什麼是文物?
    • 二十年前對於台北故宮的不協調印象
    • 蔣介石決定把文物運到台灣
    • 受到中國近代史翻弄的故宮命運
    • 與世界博物館的不同之處
    • 變革的季節開始
    • 日本展的啟動
    • 故宮大廳被大陸客淹沒
  • 第一章 民進黨未完成的夢想—故宮改革
    • 希望改變定位
    • 與表現改革精神的電影相遇
    • 陳水扁起用的院長
    • 被華夷思想拋棄的島
    • 被釘在南部的改革之鑰—「故宮南院」
    • 「第三位院長」是女性
    • 文化行政的主導權拉開女人的戰爭
    • 國民黨的阻止行動之前
    • 陳水扁的密訪
    • 「被中華中心主義的銅牆鐵壁阻擋」
  • 第二章 文物流失—是喪失?還是獲得?
    • 中國朝代的盛衰與文物
    • 文物流出的主角—末代皇帝
    • 香港展出溥儀的首飾
    • 文物流出傳播中華文化至世界
    • 在關西地區開花結果的中國藝術沙龍
  • 第三章 漂泊的文物
    • 九一八事變改變了命運
    • 首次海外展覽極為成功
    • 在大陸往西再往西
    • 南京和北京迄今仍「互不相讓」
  • 第四章 文物到台灣
    • 遍尋不著蔣介石對故宮的想法
    • 國共內戰急轉直下的文物命運
    • 與文物一起渡海的人
    • 第二批文物也包括世界最大規模的叢書《四庫全書》
    • 是「造反者」? 還是英雄?
  • 第五章 兩個故宮的開端
    • 為何稱為「中山博物院」?
    • 台北故宮建築與當時的國際情勢
    • 現在已經荒廢的北溝倉庫遺址
    • 探究設計者的秘辛
    •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浪潮中
    • 日本人積極寄贈文物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故宮」的進展
  • 第六章 中華復興的浪潮—國寶回流
    • 香港出現圓明園的掠奪品
    • 參與回流的特殊人士是重量級人物的女兒
    • 一掃圓明園遺恨的人
    • 受到全世界矚目的巴黎鼠像拍賣會
    • 要求返還文物的中國國內動向
    • 歸還運動的結果
  • 第七章 故宮會達成統一嗎?
    • 記者會上兩位故宮院長的反應
    • 兩岸關係改善後台北故宮的「反向操作」
    • 「南院」的命運如風中之燭
    • 另懷心思的展開交流
    • 下個目標「日本展」
    • 喚動李登輝的司馬遼太郎
    • 平山郁夫有志未竟成
    • 民主黨政權的混亂引發再度觸礁
    • 秘藏在文物裡的中華民國價值觀
  • 台灣版後記
  • 本書主要人物
  • 故宮以及中國、台灣、日本之主要大事
  • 參考圖書、新聞報導一覽表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