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人倫鑒識起源的學術史考察(魏晉以前)

出版日期
2008/0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16828461_13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人倫鑒識」一詞雖晚至後漢末期才出現,然其實卻可向上追溯至先秦時代。鑒識家的方法、術語,及人倫鑒識之所以能成立的理論前提與思想背景,大體皆承繼自先秦兩漢長時間的發展而來。本書探討人倫鑒識的學術起源,論列先秦兩漢以來各學術家派的觀人法,分析各學派對人物分類與品評的標準,並以歷史上的實例為參照,嘗試建構其理論體系,從時代的演進中探索其流變的過程,藉以勾勒出人倫鑒識之學在先秦兩漢時期的原始樣貌,再與漢晉間真正的人倫鑒識之學接軌,以期能描繪出此門學問在歷史上的深度。
  • 第一章 緖論
    • 第一節 問题的提出
    • 第二節 研究文獻回顧
    •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全文結構
  • 第二章 先秦儒家的觀人法( 上)
    • 第一節 威儀觀及其式微
    • 第二節 孔子之教學及其觀人法
    • 第三節 郭店楚簡的性命論及其人情分類學
  • 第三章 先秦儒家的觀人法( 下)
    • 第一節 孟子的性善論與觀人法
    • 第二節 荀子的性惡論與觀人法
    • 第三節 〈文王官人〉的學術流派
  • 第四章 道、兵、法家與黃老學派的觀人之學
    • 第一節 莊子的以形觀神論
    • 第二節 兵家與法家的察人之術
    • 第三節 黃老學派的觀人法
  • 第五章 從觀人術到人倫鑒識
    • 第一節 數術的身體觀與骨相之術
    • 第二節 史書中所見的觀人實例
    • 第三節 東漢的鄉論與人偷鑒識
  • 第六章 結論
  • 徵引書目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