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丘逢甲,是近代著名詩人、教育家及愛國志工。出生於臺灣苗栗縣銅鑼鄉。14 歲時中秀才,26 歲時中進士。從小就有「奇童」、「才子」之雅稱。其詩沈鬱蒼涼,悲壯雄健,感人肺腑。梁啟超稱他為「詩界革命一鉅子」。在論及丘逢甲之歷史地位時,近代詩人李漁叔認為他是自沈光文以來,臺灣最傑出之詩人。
逢甲遺詩共有 2559 首,主要刊載於《柏莊詩草》及《嶺雲海日樓詩鈔》。本書收錄他的詩共 824 首,對其深奧的典故及詞句的意義均詳加注釋,俾讀者得以領悟及欣賞。
逢甲遺詩共有 2559 首,主要刊載於《柏莊詩草》及《嶺雲海日樓詩鈔》。本書收錄他的詩共 824 首,對其深奧的典故及詞句的意義均詳加注釋,俾讀者得以領悟及欣賞。
-
一、青少年時期詩作
-
學堂即景(九歲時作)
-
萬壽菊(九歲作)
-
賦得「天容海色本澄清」,得「清」字
-
請試他題以「試場即景」得「殊」字五言
-
春三月,選初表兄遊揀束將歸,送行二律
-
恭祝汝玉兄令堂游太孺人五秩(三首)
-
法華寺
-
竹溪寺
-
嘲寺僧
-
城南眺望
-
竹溪寺池蓮
-
至郡城數日即遊竹溪寺,與諸名士吟詠終日,歸見覽青叔及汝修兄〈步七十二峰羈客韻〉詩,依韻奉和(二首)
-
郡治熱甚,汝玉、汝修昆仲與覽青叔皆袒禓露胸跣足,因取陳根〈三五羅漢腳〉句聯成一首
-
臺灣竹枝詞(四十首)
-
女兒酒(三首,限微、真、麻韻)
-
典衣買書(二首)
-
青塚(二首)
-
五妃墓(限支韻)
-
黑蝶(限先、陽韻)
-
老伶(限東、支、麻韻)
-
女妓(限文、寒、尤韻)
-
老僧(限魚、蕭、陽韻)
-
老馬(限灰、先、侵韻)
-
酒痕(限冬、支、庚韻)
-
夢蝶園(三首,限東、真、陽韻,選二)
-
品茶
-
軍中聞笛
-
逢舊識校書(二首,限先、尤、咸韻)
-
燒香女(限支、麻、青韻)
-
舟中聽客話故鄉事(限冬、青、尤韻)
-
菊枕(限齊、陽、侵韻)
-
典琴(限灰、尤韻)
-
下第別妓(限微、元、蕭韻)
-
賦得〈馬飲春泉踏淺沙〉 (得「泉」字,五言八韻)
-
哭呂汝修同年(三首)
-
夜出吳淞口放洋
-
舟次登萊間書感
-
大沽口待潮
-
塘沽坐火輪車抵津門(二首)
-
北平守
-
蔡村夜發
-
黃金臺
-
琉璃廠
-
下斜街邸中春曉(二首)
-
潞河舟次
-
南歸舟中見槎山
-
靜安寺
-
歸舟口號
-
辭別維卿師
-
淨翠園散步維卿師元韻(十二首)
-
臺灣縣八景(臺中八詠)
-
鷂峰晴雪
-
燄山朝霞
-
度山觀海
-
大墩眺月
-
雙溪漁火
-
梧汊歸帆
-
鴛湖問荷
-
龍井品茶
-
-
瀛壖八詠(臺灣八景)
-
東溟曉日
-
西嶼落霞
-
安平晚渡
-
沙鯤漁火
-
鹿耳春潮
-
雞籠積雪
-
澄臺觀海
-
裴亭聽濤
-
-
-
二、柏莊詩草
-
立春前一日,與呂大瑜玉遊部子山,用前冬游韻(四首)
-
人日過筱雲山莊用樊榭〈立春後一日集瓶花齋〉韻
-
早春園居(二首)
-
鳴桂館與謝四頌臣夜話
-
早春園花次第開放冬賞以詩(十六首選六)
-
梅花
-
桃花
-
橘花
-
梨花
-
含笑花
-
桂花
-
-
呂大瑜玉許分紅梅一本,未至,詩以催妝
-
早春即事
-
題村居壁
-
夜寒甚,不寐作
-
春日書懷
-
上元後一夕,斌兒痘殤志痛(二首)
-
撥悶(四首)
-
種菜
-
老番行
-
乞歸已逾三載感賦(二首)
-
鄰居皆農家者流也,春作方忙,為作農歌以勸之(八首)
-
談兵
-
夢汝修
-
去思詞(四首)
-
遊仙詞(十二首)
-
讀史(二首)
-
春暝
-
病熱後不寐,喜謝四頌臣見過
-
頌臣和舊作「鷗」字韻詩,疊韻酬之(二首)
-
病起書懷
-
大甲溪歌並引
-
走筆
-
園中唐棣花盛開,同三弟崧甫作(四首)
-
千葉桃花
-
萱花
-
修褉之夕,積雨寒甚,追感舊遊,憮然成詠(四首)
-
柬頌臣
-
三月五日小園偶成,用樊榭山房韻
-
病起戲柬瑜玉、頌臣
-
雨中春思
-
送黃大令芝生還浙(二首)
-
寄吳鼎卿、熊瑞卿鹺館(二首)
-
蟲豸詩書(五十首選十五)
-
蟹
-
蝶
-
螳螂
-
蜣螂
-
蜂
-
蚊
-
蟬
-
蜘蛛
-
叩頭蟲
-
蛾
-
蠹
-
蝗
-
蜉蝣
-
蔗蟲
-
應聲蟲
-
-
夢中神劍歌(有引)
-
縱酒
-
與呂大、謝四夜話近事
-
三月正當三十日
-
孔雀(二首)
-
閒居雜興
-
初夏雨中(二首)
-
濁水溪歌
-
諸羅襍詠(十首)
-
唐鞾之觀察以〈淨翠園詩〉見示,有懷舊園主人維卿方伯詩(四首)
-
鞾之見和前作疊韻奉酬(四首選三)
-
署臺南守包君哲臣容舊嘉令也,有德嘉人。其人士思以詩歌頌之,屬為先唱。包君在嘉,予適掌教羅山。署南守,予又崇文主講也。為采輿論屬詞焉,以予嘉人彙以贈包君(三首)
-
重過臺南道署(十二首選十一)
-
七夕旅中寄內
-
七月十六夜大風雨
-
自山中以茯苓為沈太夫人壽賦呈維卿師
-
雙峰道中
-
苗栗縣
-
臺北秋感(三首)
-
楊花(六首)
-
賀林峻堂內弟朝崧新婚
-
雲林曉發
-
過鴻指園(二首)
-
崇文書院寒夕,寄懷鄧季垂明府嘉鎮(四首)
-
次韻奉酬陳仲英太守文騄見贈之作(二首)
-
臺山有虎謠
-
謝四以〈贈蹬詩〉見示,即次其韻
-
草閣新成喜賦
-
割花歎(有引)
-
冬晚陪家大人遊山
-
-
三、嶺雲海日樓詩鈔
-
卷一 乙未稿(1895年)
-
離薑詩(六首)
-
舵江秋意
-
潮州舟次
-
舟入梅州境
-
客愁
-
乙未秋日歸印山故居,因遊仙人橋作(二首)
-
有書時事者為贅其卷端(四首)
-
中秋夕烏石崗眺月同三弟崧甫作
-
題讀〈白華草堂詩集}
-
潮州喜晤溫慕柳同年別後卻寄(四首)
-
送謝四之桃源(二首)
-
野菊
-
補裘
-
天涯
-
鎮平城北近校場半里許,有奇石離立山谷間,邑人所名為石伯公者也,予援南宮故事,字之曰:「石丈」,並綴以詩(三首)
-
當歌
-
倦客
-
次韻答伯群(二首)
-
村居書感次崧甫韻(二首)
-
歲暮作
-
-
卷二 丙申稿(1896年)
-
微雨
-
見雁
-
李花
-
雨中漫成長句
-
愁雲
-
次頌臣〈感懷〉韻(二首)
-
送頌臣之臺灣(八首)
-
〈古別離行〉送頌臣
-
春第相從有年,去歲復間關渡海隨予來粵,今乃請攜家歸臺,並以緝乞詩為永念,愴然賦此
-
春愁
-
鐵漢樓懷古
-
凌風樓懷古
-
往事
-
答王曉滄
-
去歲秋初抵鮀江,今仍客遊至此,思之憮然(二首)
-
菊坡精舍作
-
鎮海樓(二首)
-
珠江書感
-
羊城中秋(三首)
-
廣州晤劉葆貞編修可毅
-
仙屏中丞手書「掃除萬事付諸命,卓犖高才獨見君」楹帖見贈,賦謝
-
贈梁詩五孝廉
-
秋懷(八首選四)
-
-
卷三 丁酉稿(1897年)
-
次韻陳衡仲正常招飲可園(二首)
-
題陳衡仲《可園圖》
-
寄懷許仙屏中丞(四首選三)
-
家芝田漱秀市菊數盆見贈,時已冬十月矣,感其晚芳,摛我鬱抱,聊賦拙什以質芝田(三首)
-
寄家菽園孝廉煒萲新加坡(三首)
-
答王貢年同年(四首)
-
-
卷四 戊戌稿(1898年)
-
水仙花詩奉家君命作(二首選一)
-
答畫中友人(四首)
-
元夕無月(五首)
-
黃田山行
-
春日遊別峰寺
-
聞海客談澎湖事(二首)
-
春日雜詩(四首選二)
-
得頌臣臺灣書卻寄(二首)
-
寄懷維卿師桂林(八首選七)
-
寄懷陳省三望曾、許韞伯遊宦廣州(二首)
-
潮州春思(六首選五)
-
水簾亭
-
巖泉義士祠
-
秋溪即目(二首)
-
對月書感(二首)
-
次韻答王曉滄廣文
-
次韻曉滄〈秋雨感懷〉
-
次韻曉滄〈冬日見過草廬〉
-
寄懷蕭伯瑤布衣
-
憶舊述今次韻答曉滄見贈十絕句(選九)
-
疾風甚雨海山蒼茫遂有斯作
-
嗟哉行
-
黃香鐵先生釗故宅有樓翼然,今斥為酒家矣,與客飲此,追懷遺事,感賦六絕句
-
贈馬總戎(二首)
-
題康步崖中翰詠《出塞集》(八首選六)
-
次韻和馬總戎〈都龍紀勝〉四絕句
-
意溪訪陸處士故居(四首)
-
小春泛舟北溪作
-
歲暮與曉滄遊西湖山作(六首)
-
歲除日與曉滄登金山
-
-
卷五 己亥稿上(1899年)
-
除夕示五弟時甫三絕句
-
吳秀才贈水仙花賦謝(二首)
-
雨中春望
-
元夕無月感賦(四首選二)
-
春日寄懷菽園新加坡(二首)
-
送王曉滄之汀州
-
贈柳參軍(二首選一)
-
次韻答馬竹坪孝廉
-
疊韻再答竹坪
-
馬犖飛孝廉如龍齋中小集答竹坪
-
答莊柳汀孝廉學忠用與竹坪唱和韻(二首)
-
寄懷竹坪(三首)
-
西園重見《詩畸》刻本,為之黯然
-
拜大忠祠回詠木棉花(二首)
-
遊白牛巖(二首)
-
鄉間人有誤以予為武進士者,戲紀以詩
-
廢園
-
寄懷虞笙孝廉葵陽
-
乞眉仙作〈東山絲竹圖〉(三首選二)
-
遊西巖作(二首)
-
得伯質太守書,知乞歸未得,賦寄
-
答潘蘭史、丘菽園,用王曉滄韻
-
丘園八詠為順德龍山家仲遲駕部話桐作(八首選六)
-
東山春思(二首)
-
贈夏季平殿撰同辭(二首)
-
風雨中與季平遊東山謁雙忠、大忠祠,兼尋水簾洞、紫雲巖諸勝,疊〈與伯瑤夜話〉韻(二首選一)
-
遊東巖疊韻答柳汀
-
疊韻答林生
-
祝文信國生日,日得伯瑤〈風雨中見懷〉詩,答寄,疊前韻(二首)
-
白牛巖次季平韻
-
金頂寺贈僧能意(二首)
-
遊西山海潮巖用前遊韻(二首)
-
疊韻答夏季平(二首)
-
與季平訪柳汀用季平贈僧能意韻
-
疊前韻戲贈柳汀
-
與季平、柳汀飲東山酒樓(四首)
-
東山酒樓次柳汀韻
-
季平為書「澹定村」三大字,並書贈「馬來西極,龍臥南陽」二語為楹帖,賦謝
-
雨中與季平待柳汀不至,戲寄(三首)
-
得柳汀答詩,知方臥病,次前韻(三首)
-
蕭氏西園雅集作(四首)
-
乞夏季平重書文信國〈沁園春〉詞並拙作雙忠廟聯語(二首)
-
蕭臺讌月和季平
-
夏夜與季平蕭氏臺聽濤,追話舊事作
-
題絜齋丈〈鴛湖舟隱圖〉(十首)
-
答柳丞
-
春感次許蘊伯大令韻(十首選六)
-
舟泊鳳凰臺寄懷季平
-
疊〈望月〉韻答柳汀
-
-
卷六 己亥稿下(1899年)
-
潮州東門城樓寄懷梁仲遂(二首)
-
觀芷谷居士畫,有懷其兄菽蕃先生
-
東山酒樓放歌
-
鳳凰山下投宿文氏家,詢之,蓋信國公裔也,出其廬陵所刊族譜及公詩文集、自訂年譜、遺像、三手書一幅見示,感而有作
-
饒平雜詩(十六首)
-
黃子惠曾由滬上同舟至直沽,一別十年矣,相見饒平縣廨,尊酒話舊,賦此為贈
-
山村即目(三首)
-
七月十五日饒溪舟次
-
過黃岡
-
寄懷謝四頌臣臺灣(四首)
-
東山景賢樓
-
東山秋晚
-
追和裴君〈晚登阜民臺〉之作
-
東山感秋詞次康步崖中翰〈題壁〉韻(六首)
-
劉慧君少拔廿年舊友,曾從余義軍內渡寓漳,來潮見訪,賦贈
-
重陽作(呈伯質太守)
-
朱梅農來訪,手詩集見贈,用集中李子黻長榮題詞韻
-
果園見訪潮州,次前〈寄懷〉韻
-
寄懷黃公度遵憲(二首)
-
朱梅農歸羊城,三疊前韻為送
-
雞籠金
-
有感書贈義軍舊書記(四首)
-
次韻答蘭史香江見贈
-
-
卷七 庚子稿(1900年)
-
元旦試筆(二首)
-
早春有懷蘭史,用高常侍〈人日寄杜拾遺〉韻
-
林氅雲郎中鶴年寄《題蠔墩忠蹟詩冊》,追憶舊事,次韻遙答(八首)
-
將之南洋,留別親友(八首)
-
初發韓江
-
鮀江喜晤許韞伯大令(五首)
-
次韻答韞伯( 二首)
-
鮀浦將發寄許韞伯
-
飲香江酒樓即席作(有序,四首)
-
席上有女校書介劍秋乞詩
-
二月十五日抵西貢作
-
西貢雜詩(十首)
-
飲新加坡觴詠樓次菽園韻(四首選二)
-
星州喜晤容純甫副使閎即送西行(三首)
-
贈林文慶
-
舟過麻六甲(三首)
-
由新加坡抵檳榔嶼舟中口號
-
自題南洋行教圖(二首)
-
秋日藉華枉過山居次元韻(七首選三)
-
題葉婉仙女史《古香閣集》(三首)
-
天上
-
重晤梁輯五光祿話舊(二首)
-
久旱得雨初霽,飲人境廬,時間和局將定(二首)
-
重遊清涼洞呈藕華道長(二首)
-
寄懷公度(二首)
-
立春前一日侍家大人遊薯村,題宗人山樓(二首)
-
-
卷八 辛丑、王寅稿(1901、1902 年)
-
東山寄懷南海裴伯謙縣令(二首選一)
-
東山感春詩,次己亥〈感秋〉韻(六首)
-
題《丘園雅集圖》
-
四月十六夜東山與臺客夜話
-
王曉滄將之官閩中,賦別(六首)
-
重送王曉滄,次前韻(六首)
-
歲暮感懷,次〈感春〉韻(六首)
-
喜謝頌臣由臺至
-
與頌臣話臺事
-
書感與頌臣
-
送謝四東歸
-
次韻答維卿師(二首)
-
寄臺灣櫟社諸子兼懷頌臣(二首)
-
-
卷九 甲辰、癸卯稿(1903、1904年)
-
次韻答友人(四首選三)
-
頌臣表兄再訪予舵浦,賦此奉政
-
飲鎮平都司署賞菊,為題末人所畫〈報捷圖〉
-
題菊花詩卷(五首)
-
-
卷十 乙巳、丙午、丁未稿(1905、1906、1907年)
-
去歲往長樂勸學,今聞學堂已開喜而有作
-
次韻答長樂令(二首)
-
海上逢故識伎
-
越臺書感
-
珠江夜送嘯桐之梧州(四首)
-
次韻〈南園小山遇雨〉
-
題滄海遺民《臺陽詩話》
-
法政學堂宴日本法學博士梅謙次郎,同行結城球,即席有詩,因次其韻
-
送王鐵珊(二首)
-
重陽日傍晚登粵秀山
-
送岑雲階春萱移督滇黔(四首)
-
秋懷,次覃孝芳韻(八首)
-
嶺南春詞(八首)
-
調頌臣(四首)
-
韓江有感
-
-
卷十一 戌申稿(1908年)
-
次易實甫觀察即席韻
-
題易實甫所藏張夢晉〈歲寒三友圖〉,實甫自言張後身也
-
送蘊白之京( 二首)
-
題凌孟徵《天空海闊簃詩鈔〉并答所問臺灣事(三首)
-
答人問澹定村
-
實甫將行賦此為別(二首)
-
重過感舊園(二首)
-
重陽夕作
-
菊花詩四律
-
旅夜書懷
-
-
卷十二 己丑稿(1909年)
-
寄蘊白三水
-
次韻易實甫〈肇慶道中〉
-
戲贈蔣亦璞試院
-
-
卷十三 庚戌、辛亥、壬子稿(1910、1911、1912年)
-
與楚傖、千仞聞歌作
-
實父以〈木棉雙鶴歌〉見寄,時約游端未果,次韻寄答
-
春盡夜,次韻寄答實甫(二首)
-
〈二高行〉贈劍父、奇峰兄弟
-
題楚傖〈汾湖弔夢圖〉 (圖蓋為訪葉小鸞墓作) (二首)
-
稚川手植梅枯久矣,擬就故處補植之( 二首)
-
羅浮山下人家(五首)
-
遊西樵山(六首選四)
-
雲泉仙館次壁間韻與易實甫同遊諸子作
-
謁明孝陵(四首)
-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