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圖像與神話-日、月神話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1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668911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以圖像材料結合文獻的方式,針對日中有烏及月中有蟾、兔、桂樹等相關神話內容進行考索。書中同時交叉運用考古學、圖像學、神話學、天文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等方法、觀念,針對日、月相關神話傳說之形成、發展與演變脈絡,及其在兩漢以迄隋唐的墓葬文化與佛、道藝術中所象徵的文化意涵,以及所呈現的豐富形象與多元功能……等問題,進行全面而有系統地梳理與探討。希望能藉此以展現如漢畫像、佛道造像及敦煌壁畫等出土文獻材料應有之價值,並拓寬中國古典神話研究的闡述空間及價值範圍。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利用圖像材料考察神話的意義
    • 第二節 漢畫像所見神話之研究概況
    • 第三節 日、月神話的研究與圖像材料
    • 第四節 本研究的構成
  • 第二章 中國古代日、月神話--以日中有鳥、月中有蟾、兔、桂為主
    • 第一節 中國古代日神話--以「日中有鳥」之說為主
    • 第二節 中國古代月神話---玉兔、蟾蜍與桂樹
    • 第三節 驚人的相似性?--中國古代日、月神話與原始文化
  • 第三章 漢代墓室中的日、月畫像
    • 第一節 西漢時期
    • 第二節 新莽至東漢早期
    • 第三節 東漢中、晚期
  • 第四章 墓葬﹒圖像與神話--漢墓日、月畫像的思想背景與觀念形態
    • 第一節 不為觀賞的畫作--漢代墓室所見日、月畫像的意義與功能
    • 第二節 漢代社會語境下的日、月畫像
    • 第三節 日、月畫像所反映的漢代信仰、思想與神話
  • 第五章 日、月神話於漢代的變貌--以圖像為考索依據
    • 第一節 太陽與神鳥:關於「日中三足鳥」神話的出現--從「金鳥」到「三足鳥」
    • 第二節 玉兔因何搗藥月宮中?--關於「月中搗藥玉兔」神話的產生
    • 第三節 化蟾的嫦娥與伐桂的吳剛--月亮與不死
    • 第四節 變異之因--母題的混同與情感的投射
  • 第六章 繼承與融攝--日、月圖像在魏晉以後的發展
    • 第一節 兩漢傳統的餘緒--魏晉以後墓葬中的日、月畫像
    • 第二節 「天文圖」傳統的再現--以吐魯番墓葬出土伏羲女媧圖為例
    • 第三節 假借與嫁接--隋唐以後敦煌佛教藝術中的日、月圖像
    • 第四節 圖像典文化交流--粟特祆教白畫對日、月圖像的移用
  • 第七章 結論
  • 徵引書目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