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導讀
- 先王耀德不觀兵
- 小丑備物終必亡
-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 專利多害
- 民之大事在農
- 令不可不順
- 肅恭明神而敬事老
- 伯陽父論周將亡
- 子頹樂禍
- 大事必以眾濟
- 晉文公必霸
- 兄弟開於牆而外禦其侮
- 兄弟之怨不徵於他
- 武不可觀,文不可匿
- 政自上下者無怨
- 師輕而驕者敗
- 天道賞善而罰淫
- 君寬肅宣惠,臣敬佫恭儉
- 人巨而侈,亡之道也
- 賞罰宜以德義為據
- 桃天之功為己力者難
- 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 高位實疾顛
- 能文則得天地
- 必有忠信,順於時動
- 單靖公敬儉讓咨
- 單穆公謀鑄大錢
- 單穆公以樂喻政
- 眾志成城
- 惠本而後民歸之
- 賊文仲如齊告罐
- 班相恤故能有親
- 贓文仲請賞重館人
- 展禽論祭一支居非政之宜
- 里革斷害匡君
- 子叔聲伯辭巴
- 苦成氏有三亡
- 季文子論儉奢
- 叔孫穆子不以行賄兔禍
- 民勞則思
- 鮑叔牙薦管仲
- 教不善則政不治
- 桓公憂天下諸侯
- 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 國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 齊侯不務德
- 眾口禍福之門
- 民以土服
- 退避三舍
- 信於君心,則美惡不逾
- 趙衰三次讓賢
- 郭但論治國之難易
- 教誨之力
- 佫德臨事無不濟
- 君子比而不黨
- 勿為寵驕
- 能內睦方能圖外
- 內舉不避親
- 至一口立於後世,死而不朽
- 禮樂興邦
- 叔向謀殺豎襄
- 叔向賀貧
- 人不可以不學
- 董叔欲為繫援
- 史伯論興衰
- 史伯論和同
- 楚材管用
- 無害為美
- 貪婪者必亡
- 夫差自敗
- 人才為寶
- 吳越不盟
- 勾踐滅吳
- 范蠡治國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