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老紅帽》講述日據至國民政府時期,五位政治受難者,歷經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與解嚴等重大歷史事件,回憶過去所受的教育、運動與人生重大轉折。口述生命中的點點滴滴。讓所有讀者,從歷史經驗中,重新省思台灣的現況與走向
作家藍博洲花了多年時間,採訪五位曾經歷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政治犯,如何在多年後,看待歷經牢獄與迫害的苦難歲月,傳達當時最真實情況。故事以第一人稱口述或第三人稱講述的方式,據實呈現當時的各種情節,政治迫害的真實情況,與五位政治犯內心最深沉的故事。是白色恐怖中,不能抹滅的一段歷史。
從年輕時期的革命理想,對於共產革命的實踐,及牢獄中的對理念的堅定,都忠實呈現在這幾位政治犯的心路歷程中。被稱為「老農組」的伍金地,在牢中接獲妻子過世的惡耗,仍然不屈服,堅信理念;曾擔任二二八事件,台灣共產黨「二七」部隊的陳明忠,被酷刑對待,仍舊爭取民主自治;辜金良在老年,仍舊以他的理念,做為人生的態度。在在可顯示,在重大的壓力下,這些人,卻不會放棄一絲希望,而努力時間理想。
時代的變遷,人們不能遺忘過去的歷史,唯有從這些人物的故事中,才有辦法探究,並省思,台灣未來的走向。
本書特色
1.延續「簡吉─台灣農民運動史詩」的故事性質,藉由五位「老台共」的故事,讓日據時期至二二八、白色恐怖時期的台灣農民運動的歷史更為清晰。
2將與「簡吉與台灣農民運動影像展」合作。
3.故事主角之ㄧ,台灣最後一個政治死刑犯,陳明忠先生,曾在二二八與白色恐怖遭迫害;卻於2005年,二二八前夕,赴國民黨黨部發表「被扭曲的歷史集體記憶」演說。以受難者的角色,推動兩岸和解。
4.五位政治受難者,都以寬宏的心態面對過去的歷史,與電影「打不倒的勇者」中,南非前總統曼德拉以和解、原諒的態度面對南非局勢不謀而合。
作家藍博洲花了多年時間,採訪五位曾經歷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政治犯,如何在多年後,看待歷經牢獄與迫害的苦難歲月,傳達當時最真實情況。故事以第一人稱口述或第三人稱講述的方式,據實呈現當時的各種情節,政治迫害的真實情況,與五位政治犯內心最深沉的故事。是白色恐怖中,不能抹滅的一段歷史。
從年輕時期的革命理想,對於共產革命的實踐,及牢獄中的對理念的堅定,都忠實呈現在這幾位政治犯的心路歷程中。被稱為「老農組」的伍金地,在牢中接獲妻子過世的惡耗,仍然不屈服,堅信理念;曾擔任二二八事件,台灣共產黨「二七」部隊的陳明忠,被酷刑對待,仍舊爭取民主自治;辜金良在老年,仍舊以他的理念,做為人生的態度。在在可顯示,在重大的壓力下,這些人,卻不會放棄一絲希望,而努力時間理想。
時代的變遷,人們不能遺忘過去的歷史,唯有從這些人物的故事中,才有辦法探究,並省思,台灣未來的走向。
本書特色
1.延續「簡吉─台灣農民運動史詩」的故事性質,藉由五位「老台共」的故事,讓日據時期至二二八、白色恐怖時期的台灣農民運動的歷史更為清晰。
2將與「簡吉與台灣農民運動影像展」合作。
3.故事主角之ㄧ,台灣最後一個政治死刑犯,陳明忠先生,曾在二二八與白色恐怖遭迫害;卻於2005年,二二八前夕,赴國民黨黨部發表「被扭曲的歷史集體記憶」演說。以受難者的角色,推動兩岸和解。
4.五位政治受難者,都以寬宏的心態面對過去的歷史,與電影「打不倒的勇者」中,南非前總統曼德拉以和解、原諒的態度面對南非局勢不謀而合。
- 壹 自序:在追尋的道路上
- 貳 老農組|伍金地 (一九一三-二○○二)
- 參 一個老紅帽的白色歲月|江漢津 (一九一四-一九九三)
- 從抗日義士到叛亂犯|呂華璋 (一九二五-)
- 還有這樣的臺灣人|辜金良 (一九一五-二○○五)
- 從騎白馬到戴紅帽的政治犯|陳明忠 (一九二九-)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