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民國記憶中翻雲覆雨的關鍵人物 一段微縮在庶民物事裡的偉大歷史
歲月無情,物亦有情, 且讓紛擾的歷史停格於方寸小物中, 由「物」自己話說從頭……
「□」是什麼字? 革命辛亥,動盪中國。中國擺脫封建制度,第一次出現以人民為首的政體,催生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孫中山先生為宣傳民主思想,於是有了「國從民」、「出頭民」的文字典故。
「火花」不是煙火? 一百年前,沒有電視,亦無網路,政府宣導政令,宣揚國威,憑藉的是「火花」、「煙標」、「郵票」及「明信片」等民生流通用品,甚至食堂裡的食器也大有文章,於是有了生動寫實、色彩斑斕的民初印象。
皇帝也鬧辭職? 1912年,三歲的宣統皇帝向人民遞出辭呈,欲「退處寬閑,優遊歲月」;「意映卿卿如晤…」二十五歲的林覺民與妻訣別,奔赴戰場;「秋風秋雨愁煞人」三十歲的秋瑾留下千古惆悵,慷慨就義。詔書、絹書、絕命書,於是有了民國史冊的初稿。
作者丁蘗先生憑藉對民國文物的雅好,以及熟諳民國歷史的深厚學養,掇拾百年時光碎片,分享並輯錄郵票、古錢、火花、煙標、書信、古瓷、紀念墨等珍貴收藏,成就一篇篇圖文並茂、充滿意趣的文物紀實,引領讀者走進民國草創時期的時光隧道,一起打開辛亥革命的記憶寶盒。
歲月無情,物亦有情, 且讓紛擾的歷史停格於方寸小物中, 由「物」自己話說從頭……
「□」是什麼字? 革命辛亥,動盪中國。中國擺脫封建制度,第一次出現以人民為首的政體,催生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孫中山先生為宣傳民主思想,於是有了「國從民」、「出頭民」的文字典故。
「火花」不是煙火? 一百年前,沒有電視,亦無網路,政府宣導政令,宣揚國威,憑藉的是「火花」、「煙標」、「郵票」及「明信片」等民生流通用品,甚至食堂裡的食器也大有文章,於是有了生動寫實、色彩斑斕的民初印象。
皇帝也鬧辭職? 1912年,三歲的宣統皇帝向人民遞出辭呈,欲「退處寬閑,優遊歲月」;「意映卿卿如晤…」二十五歲的林覺民與妻訣別,奔赴戰場;「秋風秋雨愁煞人」三十歲的秋瑾留下千古惆悵,慷慨就義。詔書、絹書、絕命書,於是有了民國史冊的初稿。
作者丁蘗先生憑藉對民國文物的雅好,以及熟諳民國歷史的深厚學養,掇拾百年時光碎片,分享並輯錄郵票、古錢、火花、煙標、書信、古瓷、紀念墨等珍貴收藏,成就一篇篇圖文並茂、充滿意趣的文物紀實,引領讀者走進民國草創時期的時光隧道,一起打開辛亥革命的記憶寶盒。
- 作者序 丁蘗
-
輯1 辛亥的顏色
-
黎明前的黑晴---明信片裡的革命前夕
-
當第道陽光灑落神州---明信片中的民初印象
-
國家的名片民初郵票雜談
-
飛鵲﹒躍鯉﹒鴻雁民初郵票的前世今生
-
「光復」為何意?---未發行的「光復紀念」郵票追記
-
國父「科技興國」理想的受阻與實現---從飛機圖未發行普通郵票說起
-
郵票裡的革命魂辛亥烈士頭像郵票
-
火花上的辛亥印象之一---革命前後的中國面貌
-
火花上的辛亥印象之二---民國初期的社會狀況
-
英國捲煙的味道「海陸軍煙仔」煙標
-
在青天白日滿地紅之前---辛亥革命中的旗幟面面觀
-
-
輯2 辛亥的形狀
-
革命也需要政治獻---民初有價證券與紙幣
-
民國貨幣金銀銅---從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說起
-
一樁八十年前的泉學公案---袁世凱大面像銀幣
-
歷史的光榮印記---辛亥革命紀念章
-
中國女權運動的鳴槍者---唐群英和「參政﹒同盟會」徽章
-
一張會員證,一腔救國情---中國同盟會會員證
-
百年製墨老字號---「共和紀念」寶藏墨
-
墨裡藏詩,詩裡藏趣---「中華民國創造」紀念墨
-
時代潮流的想導者---天和祥青花瓷盤的動人故事
-
糖罐子裡的舊時代---山東溜博窯「光復大漢」紀念瓷
-
瓷器史中消失的1916-1924---漫談民團時期景德鎮窯瓷器
-
-
輯3 辛亥的字跡
-
「囻」是什麼字?---趣說「出頭民」和「國從民」
-
皇帝的辭職信---宣統皇帝退位詔書與孫文就職宣言
-
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林覺民寫給妻子、父親的訣別書
-
秋風秋雨愁煞人---秋瑾致徐小淑絕命書
-
- 跋 丁蘗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