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陳加昌擁有55年寶貴的採訪經驗,包括1955年加入《汎亞通訊社》,先後任駐南越特派員、星馬區及東南亞區主任,1973年創立《汎亞社》日本文政經新聞社等,自1982年,相隔29年後推出這本新書,《越南,我在現場》。本書分三個部分:越戰歷史勾勒,南越名女人陳麗春和滕雪梅,越戰新聞報導和記者人物譜。這本《越南,我在現場》的價值在於,它出自南越戰場上少見的華人記者之手,擁有無數第一手的珍貴資料,包括收錄在這本新書近百張照片。
作者之所以能"如數家珍"般寫下這幾十萬字,除了驚人的記憶力,和他堅持寫日記,並幾乎保存所有資料的習慣有關。從便條、來往信件,到所有發表的報導、錄音、照片,各種有關書籍,甚至當年的採訪證件,他都完好保留至今。
新加坡前總理公署兼外交部高級政務部長及出使八國大使李炯才在序說寫道:"本書描寫戰後的印支風雲,吳廷琰的興衰史,吳廷琰和胡志明的關係,南北越如何分裂以及後來的摩擦;以及越南與柬埔寨、美國和中國的矛盾關係。是一本凡對越南近代史有興趣者難得的參考書。"
作者之所以能"如數家珍"般寫下這幾十萬字,除了驚人的記憶力,和他堅持寫日記,並幾乎保存所有資料的習慣有關。從便條、來往信件,到所有發表的報導、錄音、照片,各種有關書籍,甚至當年的採訪證件,他都完好保留至今。
新加坡前總理公署兼外交部高級政務部長及出使八國大使李炯才在序說寫道:"本書描寫戰後的印支風雲,吳廷琰的興衰史,吳廷琰和胡志明的關係,南北越如何分裂以及後來的摩擦;以及越南與柬埔寨、美國和中國的矛盾關係。是一本凡對越南近代史有興趣者難得的參考書。"
- 序 李炯才
- 陳加昌,說不完的越南 余云
- 前言
-
上篇
-
第一章 戰後印支風雲
-
越南陷入權力真空
-
英軍和國軍開進越南
-
胡志明“請君入甕”之計
-
毛澤東派羅貴波到北越
-
奠邊府一役定江山
-
美國為何不介入第一次越戰?
-
-
第二章 權謀用盡的日內瓦會議
-
會議召開日期是巧合?
-
參會各國心態大相徑庭
-
中國代表團的身份之爭
-
主席國的誕生
-
中國代表團不輸人不輸陣
-
餐館褂「青天白日」旗
-
杜勒斯不與周恩來握手?
-
中國施展外交影響力
-
各國發言人群像
-
-
第三章 吳廷琰登場
-
越南被分裂為二
-
周恩來、胡志明柳州密談
-
吳廷琰臨危受命
-
向教派軍閥開刀
-
君臣關係破裂廷琰出任總統
-
萬隆會議場外記者舌戰
-
吳廷琰與媒體
-
-
第四章 政局開始騷動不安
-
‘雙十一’兵變
-
南越是“吳家天下”?
-
越共成立南方民族解放陣線
-
美國內爭影響對局勢的判斷
-
美國“共浮沉”的承諾
-
我應西哈諾邀訪邊區
-
英人預言轟炸總統府
-
吳廷儒夫婦成為眾矢之的
-
白宮開始不耐煩
-
-
第五章 佛教徒反政府運動
-
佛教徒反政府事件
-
和尚釋廣德自焚
-
陳麗春的“烤肉”一詞觸發公憤
-
釋智廣是怎樣的一個和尚
-
政府要員中佛教徒佔大比率
-
鎮壓佛教徒前夕
-
切斷美方電話線
-
吳廷琰:我不是政治花瓶
-
我收到“政變計劃”的密件
-
-
第六章 政變終於成功
-
南越國慶順利度過
-
羅奇:美國不會阻擾政變
-
政變前一周的美越較勁
-
政變前兩小時接見美國大使
-
愛將宗室訂陣前倒戈
-
吳廷琰與羅奇大使的最後通話
-
-
第七章 吳廷琰的最後一幕
-
吳廷琰愴然淚下
-
吳廷琰的最後一夜
-
總統兄弟瞬間被殺
-
蓋棺定論功與過
-
吳廷琰魂兮歸來?
-
吳廷琰 VS 胡志明
-
吳廷琰、胡志明和國共的情結
-
-
第八章 後吳廷琰的軍人政權
-
恩怨情結上演“王子復仇記”
-
楊文明政權曇花一現
-
興風作浪的阮慶
-
“816 憲法”點燃導火線
-
學生佔領國家電台
-
阮慶:我將再回來
-
阮文紹阮高祺時代
-
一山不容二虎
-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
阮高祺出將入相
-
李光耀談阮高祺
-
“智”高一尺,“祺”高一丈
-
-
第九章 名記者間諜范春安
-
沒有硝煙的戰爭
-
初識范春安
-
步入間諜路
-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
溫情間諜越戰情緣
-
像貓掩蓋自己的糞便
-
最後的命運
-
臨終心境:瀟灑、矛盾、無奈
-
-
第十章 北越王牌軍人間諜
-
西碧雅夫人的電話
-
金蟬脫殼死裡逃生
-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
將計就計分化軍中團結
-
再次發動政變
-
走為上策
-
阮政詩乘機報復前恨
-
情報首長回憶二範
-
-
第十一章 中南半島風雲難測
-
關注中國突然介入越戰
-
南中國海上軍事演習
-
國泰航空墜機事件
-
合眾社:客機給中共飛機打下
-
以為打下‘蔣匪幫’飛機
-
我看南海風雲變化50年
-
金邊暗殺劉少奇案
-
《柬埔寨雜誌》報導破案經過
-
釋放‘劉案’有關囚犯
-
蘇聯人史維林來了
-
吹皺一池政治春水
-
“醜陋的美國人”
-
我與中情局專員早餐3小時
-
西哈諾和中情局的恩怨
-
《陰影下的吳哥》的影射
-
西哈諾“假戲”美國“真做”
-
-
第十二章 越戰的軍事焦點
-
“非軍事區”的人民生活
-
台灣國軍與北緯17度線
-
埋葬“美國神話”的溪山基地
-
越戰境外的“生命線”車邦
-
胡志明走廊
-
地道和陷阱
-
寮越邊境遇故知
-
-
第十三章 華裔越共扮演的角色
-
女同志胡英護送黎筍回河內
-
在華人社會製造不安
-
華運的暗殺手段
-
-
-
中篇
-
南越“第一夫人”陳麗春
-
巾幗不讓鬚眉
-
單刀赴會退叛軍
-
總統府訪問陳麗春
-
第一夫人”的由來
-
與西方記者交惡
-
西方記者筆下的“儒夫人”
-
終有人替她講話
-
為我延長居留期?
-
大叻別墅最後一次訪問陳麗春
-
大群美國記者到來對我們沒用
-
我像神話中的蜻蜓
-
攜女出國將領鬆口大氣
-
不知政變一天天逼近
-
洛杉磯最後的哀歌
-
致美國第一夫人的唁電
-
美國拒絕母女入境
-
長女麗翠車禍遇難
-
出版回憶錄
-
最受爭議的女人
-
獨立宮後院的老樹
-
嘗盡煎熬和試煉
-
子女長大成人
-
陳麗春長眠天國
-
流亡初期生活清苦
-
相信“因果”宛若“前世今生”兩人
-
晚年心靈:真‧善‧美
-
阮高祺夫人滕雪梅
-
-
下篇
-
第一章 越戰新聞報導
-
戰地記者的誘惑
-
記者留下“生死狀”
-
軍人專用店與黑市交易
-
“荒唐”的新聞簡報會
-
美國記者的“尚方寶劍”
-
田中首相對記者“忍氣吞聲”
-
西哈諾在星受記者侮辱
-
兵哥遇秀才,有理說不清
-
西方記者咄咄逼人
-
美記者看扁南越將領
-
圖片報導和誤導
-
經典新聞照片的背後真相
-
-
第二章 日本記者一窩蜂湧來
-
不,不,日本,日本!
-
日媒報導失衡引起美國大使干預
-
指媒體內有共產黨
-
風雲越南十載寒窗
-
-
第三章 越戰敗於媒體?
-
“非戰之罪”
-
造謠的“卡甸那電台”
-
美國高層看越戰報導
-
越南報人看西方報導
-
尷尬心情批評同業
-
美國教授來函
-
-
第四章 越戰採訪側記
-
越南首位華人戰地記者蔡敦平
-
首位日本戰地記者岡村昭彥
-
石川文洋:奮鬥成功的自由攝影記者
-
隨軍採訪歷險記
-
我們跨過越共“鐵三角”
-
戰時西貢風情
-
共產國家的新聞來源
-
媒體也集聚香港曼谷
-
-
第五章 戰地記者的最後一戰
-
生命因忘我而燦爛
-
生離死別魂斷越南
-
戰地記者遇難狀況
-
柬埔寨是戰地記者冤魂
-
撤出西貢的最後一批記者
-
-
第六章 為遇難的同業朋友點名
-
羅伯特‧卡帕:想做永遠失業的戰地攝影記者
-
第一個隨軍跳傘女記者狄基‧查柏麗
-
弗蘭西斯‧索里:隻身踏上“另一條路”的人
-
瑪格麗特‧希瓊斯:“灰暗戰地一點紅”
-
溪山上空遇難四記者
-
支拉巴:夢斷情人節
-
戴維斯:巨人在“陰溝中翻船”
-
夢中喪命的酒井辰夫
-
威力‧美特拉:被柬共從巴士上擄走的記者
-
岑啟輝與邱謙誠:倒在越南的兩位新加坡記者
-
-
- 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