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民主參與─我國環境影響評估的功能與挑戰

出版日期
201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783879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2009 年財團法人中技社選定「環境與經濟之平衡」作為智庫研討議題之一,並與中華經濟研究院於 10 月共同舉辦一場研討會,邀請到台灣與香港政治、社會、法律與環保等專業的重要學者,針對環境影響評估制度在經濟與環境的衝突中的功能與定位等議題,除以論文形式提出實際案例及理論,提供評論意見外,與參加會議者亦有深入的討論。為將此完整之會議成果,廣為周知,提供讀者不同的見解,特發行此書。
  • 發行序/潘文炎
  • 編者序/湯京平、蕭代基
  • 一、專業與民主:台灣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的運作與調適/湯京平、邱崇原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我國環境影響評估運作概況
    • 第三節 政治與專業的邂逅
    • 第四節 我國環評制度的演變
    • 第五節 結論:政治真是壞東西?
    • 第六節 參考書目
  • 二、公民投票、環評制度與重大開發案的設置/丘昌泰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我國的環評制度與民眾參與
    • 第三節 環保運動、住民自決與公民投票
    • 第四節 專家決策與民主公投的弔詭
    • 第五節 結論與建議
    • 第六節 參考書目
  • 三、環評決策中公民參與的省思:以中科三期開發爭議為例/杜文苓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第三節 資料收集與研究方法
    • 第四節 中科三期開發爭議
    • 第五節 環評爭議與民眾參與
    • 第六節 結語
    • 第七節 參考書目
  • 四、從污染受害者到環境巡守者:大寮空污事件之後的社區參與/何明修
    • 第一節 社會與環境衝突的民主務實主義解決
    • 第二節 被遺忘的社區參與:環境保護協定、責任照顧
    • 第三節 環境監測的公眾告知:林園與大發的實例
    • 第四節 大寮空污事件之後的社區參與
    • 第五節 結論
    • 第六節 參考書目
  • 五、從奧爾胡斯公約檢視我國環境影響評估法制中民眾參與之規範/王毓正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民眾參與的性質在國際法律文件中之發展
    • 第三節 奧爾胡斯公約透過歐體法以及於德國法中的實踐
    • 第四節 德國行政程序法計畫確定裁決程序之比較與啟示
    • 第五節 對於我國環境影響評估法制中民眾參與的檢討與建議
    • 第六節 建議未來立法方向—代結語
    • 第七節 參考書目
  • 六、我國低放射性廢棄物處置場址設立衝突之法律分析/蔡瑄庭、王志強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設置條例〉的立法背景、主要規範內容與美日法制概述
    • 第三節 〈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設置條例〉所產生的主要法律衝突
    • 第四節 選址條例與原住民族基本法適用衝突之因應
    • 第五節 地方性公投機制決策衝突之因應
    • 第六節 回饋金發放分配衝突之因應
    • 第七節 結論
    • 第八節 參考書目
  • 七、香港設置「鄰避」設施的困惑與出路/林健枝、胡麗恩、馮通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概念架構
    • 第三節 背景及研究方法
    • 第四節 香港「鄰避」設施的設置及環評過程
    • 第五節 公眾對「鄰避」設施設置的觀感及期望
    • 第六節 討論
    • 第七節 總結
    • 第八節 參考書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