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有關親密暴力現象或相關議題的討論,大多從傳統婚姻與家庭關係的定義出發,使得親密暴力相關論述一直被局限在婚姻暴力的範疇。隨著時代變遷與全球化跨國人口流動趨勢,由民法對婚姻或家庭關係的定義來詮釋親密關係,的確已經無法符合社會事實。作者在這本書中對於親密暴力關係的詮釋,採取廣義的定義,討論之議題含括婚姻暴力、新移民家庭暴力、智障者家庭暴力、女同志親密暴力與外籍家庭幫傭/監護工家庭暴力等議題。
長期以來,作者無論是學術研究或實務經驗均緊扣著性別議題,特別是有關親密暴力相關議題。然而,做為一位女性主義者,從研究與參與實務經驗過程中,也開始對主流女性主義對於親密暴力的詮釋理念與服務模式採取分離主義開始產生質疑,所以在這本書中也重新反思主流女性主義的觀點與服務模式的適切性。書中,作者強調個體的身分隨著社會脈絡及其所處的位置而有變化,而權力也隨著身分多重而有複雜 的流動關係,因此作者在本書中主張應從後結構女性主義的立場與觀點理解親密暴力現象,書中除了議題探討之外,對於我國反親密暴力發展的歷史脈絡、制度建構後的服務內涵,及後結構女性主義的觀點與立場均有詳細介紹。
長期以來,作者無論是學術研究或實務經驗均緊扣著性別議題,特別是有關親密暴力相關議題。然而,做為一位女性主義者,從研究與參與實務經驗過程中,也開始對主流女性主義對於親密暴力的詮釋理念與服務模式採取分離主義開始產生質疑,所以在這本書中也重新反思主流女性主義的觀點與服務模式的適切性。書中,作者強調個體的身分隨著社會脈絡及其所處的位置而有變化,而權力也隨著身分多重而有複雜 的流動關係,因此作者在本書中主張應從後結構女性主義的立場與觀點理解親密暴力現象,書中除了議題探討之外,對於我國反親密暴力發展的歷史脈絡、制度建構後的服務內涵,及後結構女性主義的觀點與立場均有詳細介紹。
-
第一章 親密暴力:性別及其之外
-
壹、緒言
-
貳、親密暴力:多元流動的性別身分
-
參、失效的制度:親密暴力關係的抉擇
-
肆、章節安排
-
-
第二章 歷史弔詭:反親密暴力的發展脈絡
-
壹、緒言
-
貳、婚姻暴力防治的發展經驗
-
參、制度反思及其性別社會意義
-
肆、結論
-
-
第三章 制度之後:親密暴力的服務方案
-
壹、緒言
-
貳、被害人服務方案
-
參、新移民受暴婦女服務方案
-
肆、原住民家庭暴力服務方案
-
伍、目睹兒童服務方案
-
陸、加害人服務方案
-
-
第四章 身分與權力:親密暴力的社會建構觀點
-
壹、緒言
-
貳、主流女性主義的性別權力論述
-
參、多元文化是萬靈丹嗎?
-
肆、差異論述:後現代與結構女性主義的視野
-
伍、社會建構論的評估內涵
-
-
第五章 婚姻暴力的性別政治
-
壹、緒言
-
貳、文獻回顧
-
參、研究方法
-
肆、媒體建構下的婚姻暴力
-
伍、專業建構下的婚姻暴力-社會工作人員的觀點
-
陸、結論
-
-
第六章 新移民婦女、公民權與婚姻暴力
-
壹、緒言
-
貳、跨國移民現象、公民權與婚姻暴力
-
參、研究設計與方法
-
肆、婚姻移民的緣起與變調
-
伍、公民身分與抉擇
-
陸、公民身分與社會福利
-
柒、結論與建議
-
-
第七章 智能障礙者家庭暴力:現況與盛行率
-
壹、緒言
-
貳、文獻回顧
-
參、研究設計與方法
-
肆、研究發現
-
伍、結論與建議
-
-
第八章 家庭邊緣人:女同志、外籍家庭幫傭與家庭暴力
-
壹、緒言
-
貳、誰是家庭成員?
-
參、性別權力控制的局限:女同志親密暴力
-
肆、多重身分:外籍家庭幫傭/監護工家庭暴力
-
伍、結論:尋找多重詮釋的可能
-
-
參考文獻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