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余性耽孤寂,而不能自閒,卷軸筆硯,自束髮至今,無數十日相離也。── 紀曉嵐 英雄長嘯,志士悲歌,中國的歷史深受儒家文化薰染,所以我們所知的歷史可說不是全然是「原來的歷史」。魯迅先生就說過,中國歷史是「瞞和騙」的歷史,想必那帝王擔心自己名臭青史,於是出於政治目的,或怕以後遭後人唾罵詬病,無不操縱史官,篡改歷史,美化自己,往自己臉上貼金,所以才有孔子「修」春秋,秦始皇焚書坑儒,更不用說天災人禍造成的典籍佚失。但就算是作為帝王寵物的史官們,也有「深懷大義」之士,於是便在細節處,留下蛛絲馬跡,待我輩後人有跡可循,而《大清才子命運》就是這樣的一本書。本書精挑細選、編輯之後的這些清朝才子,或權傾當道,或名動一時,或雄踞一地,或富甲一方,當然,其中必定有好人,也有壞人……對於那些發生在大動盪、大轉折的特殊歷史時期的人生經歷和紛繁世事來說,這些人留下的一串串清晰腳印,必將給予後代社會一條更寬闊的經世大道。本書以正史為基石,野史為磚瓦,豔史為窗櫺,秘史為雕梁,將歷史裝扮一新,重新分析大清才子們風流瀟灑下的真性情。在「戲說」之前,引經據典,以通俗的文字、客觀的態度,還予讀者歷史真相。
-
「揚州八怪」領軍人物鄭板橋
-
三絕奇才鄭板橋生平
-
飲譽清代的「詩畫通人」
-
鄭板橋的為人與交友
-
鄭板橋的教育理念
-
鄭板橋的養生之道
-
一家之言的歷史品評
-
-
東閣大學士「劉羅鍋」劉墉
-
劉墉生平小傳
-
劉墉的為官之道
-
劉墉才學欣賞
-
-
文壇的泰山北斗紀曉嵐
-
河間才子入翰林
-
官途生涯多煙雲
-
立身之道與交遊
-
治學為人「近人情」
-
一生的榮耀與輝煌
-
晚年生活名作
-
行為思想與人迥異
-
-
因才發跡、因貪而亡的和珅
-
和珅的身世回顧
-
和珅的仕途轉折
-
和珅的為官之路
-
「和珅們」的後人評論
-
-
「三百年間第一流」的文才名儒龔自珍
-
懷才不遇的書香才子
-
振聾發聵地指摘時弊
-
今文為主的學術成就
-
著述頗豐的文士詩才
-
-
宣揚「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名士魏源
-
注重國計民生的疆臣
-
經世致用批判時弊
-
經綸時務力革弊政
-
師夷長技參與抗英
-
困厄晚年屢勞無功
-
-
「向西方尋找真理」的名儒康有為
-
勤於學術以惑外侮
-
孜孜西學志在救世
-
從治於古文歸於今文
-
廣納弟子著書立說
-
「公車上書」組織學會
-
書生施政變法維新
-
流亡海外矢志保皇
-
頑固守舊反對革命
-
主張立憲抵制革命
-
-
政治家、文學家、維新故人梁啓超
-
梁啓超少年時代
-
維新故人重放光彩
-
真知灼見為學界重視
-
-
三百年來第一人「碩學通儒」沈曾植
-
沈曾植生平小傳
-
沈曾植先生評論
-
-
晚清的重量級人物張之洞
-
張之洞生平小傳
-
文學人物張之洞
-
張之洞「中體西用」的主張
-
張之洞的師範教育思想
-
張之洞生活情趣
-
對張之洞的歷史評價
-
-
「東西南北老人」狂儒辜鴻銘
-
辜鴻銘生平小傳
-
聰明、善辯、幽默的辜鴻銘
-
辜鴻銘的政治操守和政見
-
辜鴻銘思想評略
-
演足悲喜劇的辜鴻銘
-
-
曠代關東才子王爾烈
-
百次殿試「績冠關東」
-
傳世不朽的風範
-
王爾烈才學鑒賞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