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世界最偉大的天才教育
卡爾.威特對教育富有獨特的見解。他認為孩子的教育必須與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時開始,並用自己的教育理論實踐於教育自己的兒子卡爾.威特,使之成為傳奇般的「天才」。在書中,他詳細的講述了自己教育兒子並取得卓越成就的過程,透過他兒子的成長並成才的過程,向人們展示自己先進的教育思想。
蒙特梭利於1907年開始在各地建立「兒童之家」,致力於「為孩子提供發展機會環境」的教育方法,為了人類精神的復興及人性的發展,奉獻了自己所有的智慧與生命。她以科學的精神發現的「童年之祕」,告訴我們的不僅是一些嶄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帶來了「態度」上的啟示和方法上的引導。
鈴木鎮一出生於1898年。22歲赴德國學習音樂,回國後對藉由拉小提琴去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滿了信心。他抱著「每個孩子的能力成長,都有一種培養方法」的信念,立志於對孩子進行「天才」教育,培養出大批的「天才」兒童。鈴木的才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美國媒體評價為:「鈴木發起的小提琴教育法革命。」
如果借鑑他們的教育方法,你就會發現,其實天才就在自己的身邊!
卡爾.威特對教育富有獨特的見解。他認為孩子的教育必須與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時開始,並用自己的教育理論實踐於教育自己的兒子卡爾.威特,使之成為傳奇般的「天才」。在書中,他詳細的講述了自己教育兒子並取得卓越成就的過程,透過他兒子的成長並成才的過程,向人們展示自己先進的教育思想。
蒙特梭利於1907年開始在各地建立「兒童之家」,致力於「為孩子提供發展機會環境」的教育方法,為了人類精神的復興及人性的發展,奉獻了自己所有的智慧與生命。她以科學的精神發現的「童年之祕」,告訴我們的不僅是一些嶄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帶來了「態度」上的啟示和方法上的引導。
鈴木鎮一出生於1898年。22歲赴德國學習音樂,回國後對藉由拉小提琴去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滿了信心。他抱著「每個孩子的能力成長,都有一種培養方法」的信念,立志於對孩子進行「天才」教育,培養出大批的「天才」兒童。鈴木的才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美國媒體評價為:「鈴木發起的小提琴教育法革命。」
如果借鑑他們的教育方法,你就會發現,其實天才就在自己的身邊!
- 前言
-
第一章 Chapter 01 卡爾‧威特天才教育法
-
1 一本書造就的天才
-
2 卡爾‧威特的誓言
-
3 神奇的天才
-
4 世界上最早的育兒經歷手記
-
5 天才取決於後天的教育
-
6 運用遞減法則
-
7 讓孩子及早掌握語言
-
8 不要使孩子的理性蒙上陰雲
-
9 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才
-
10 孩子是否需要夥伴
-
11 愉快而幸福地玩
-
12 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熱情
-
13 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
14 不要對孩子過多表揚
-
15 培養孩子的善行
-
16 培養愛好,陶冶性情
-
-
第二章 Chapter 02 蒙特梭利特殊教育法
-
1 蒙特梭利
-
2 蒙特梭利教學法
-
3 創建兒童之家
-
4 0~3歲是教育的黃金時機
-
5 孩子喜歡「工作」甚於遊戲
-
6 以孩子為中心
-
7 編制適合孩子的教具
-
8 適應環境是孩子成長的本能
-
9 有準備的環境
-
10 感官訓練
-
11 讀寫算的練習
-
12 日常生活技能的訓練
-
13 幫助孩子獨立的要訣
-
14 在吸收心智驅動下學習
-
15 重視孩子的敏感期
-
16 自由必須以紀律為前提
-
17 獎懲孩子沒有效果
-
18 對教育者素質的要求
-
-
第三章 Chapter 03 鈴木鎮一才能教育法
-
1 音樂才能教育的奇蹟
-
2 從藝術中認識到人生的價值
-
3 鈴木發起的小提琴教育法革命
-
4 能力並非遺傳
-
5 能力是生命機能的別稱
-
6 重視旺盛的生命力
-
7 才能的作用
-
8 本國語教育的經驗
-
9 能力的培養與前進的速度無關
-
10 我的孩子能成才嗎?
-
11 家庭是培養孩子能力的重要條件
-
12 環境影響能力
-
13 石器時代培養不出貝多芬
-
14 性格就是能力
-
15 從容易的事情開始
-
16 孩子失去興趣的原因
-
17 「玩」學習
-
18 只要做就會
-
19 孩子喜歡重複做事
-
20 給予具有希望的表揚
-
21 不要任意指責孩子
-
22 如何矯正缺點
-
23 「要用功學習」造就了不用功的孩子
-
24 與孩子交心
-
25 為什麼「跟不上」
-
26 「自己無能」的苦惱
-
27 不是教,而是培養
-
28 培養毅力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