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上博楚竹書》文字及相關問題研究
全書內容軸心在「楚文字」的研究,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上博楚竹書》字詞柬釋」;第二部份是「《上博楚竹書》文字資料運用及相關文字考釋」;第三部份是「以古文字的角度討論《上博楚竹書》文本來源」。
- 季序
- 第一章 緒論
-
第二章 《上博楚竹書》字詞柬釋
-
一、前言
-
二、《上博楚竹書(一)·緇衣》簡1「服」字再議
-
三、《上博楚竹書(二)》字詞叢考
-
(一)《昔者君老》簡4「受」字再議
-
(二)《子羔》「契」字考釋
-
(三)《民之父母》簡1「詩」字三議
-
-
四、《上博楚竹書(四)》字詞叢考
-
(一)《柬大王泊旱》簡4-5的「孚」字
-
(二)《曹沫之陳》簡46下+33的釋讀
-
(三)《曹沫之陳》的「□」字
-
(四)《曹沫之陳》簡30的「□」字
-
(五)《曹沫之陳》簡37下+38釋讀
-
(六)《上博(四)·曹沫之陣》簡18「纏」字小考
-
(七)《曹沫之陣》的「散」字
-
(八)《采風曲目》簡2的「瞚」字
-
-
五、《上博楚竹書(五)》字詞叢考
-
(一)《競建內之》簡10+《鮑叔牙》簡4釋讀
-
(二)《競建內之》簡1的「害」字
-
(三)《姑成家父》簡3「社稷」考釋
-
(四)《君子為禮》簡7的「□」字及相關問題
-
(五)《三德》簡12「十室之造」考釋
-
(六)《苦成家父》簡9「帶」字考釋
-
-
六、《上博楚竹書(六)》字詞叢考
-
(一)《莊王既成》簡2「賓」字
-
(二)《天子建州》甲本簡5-6釋讀
-
(三)《天子建州》甲本簡10「男女不語鹿」釋讀
-
(四)《天子建州》甲本簡3-4的「反」字
-
(五)《用曰》簡12「聶其□」釋讀
-
(六)《用曰》簡16「流文惠武」釋讀
-
(七)《用曰》新見「寧」字構形分析
-
(八)《用曰》簡14釋讀
-
(九)《用曰》簡5的「前」字
-
(十)《用曰》簡6的「唇」字
-
(十一)《用曰》簡17的「殘」字
-
(十二)《孔子見季桓子》的「予閭之民」釋讀
-
(十三)《孔子見季桓子》簡20的「娟」字
-
(十四)《孔子見季桓子》簡20的「倦」字
-
(十五)《孔子見季桓子》簡2的「□」字
-
(十六)《孔子見季桓子》簡22「吾子」的問題
-
(十七)《景公虐》簡10「丈夫」、「三布之玉」釋讀
-
(十八)《景公虐》簡3的「□」字
-
(十九)《景公虐》簡12、13補釋
-
-
-
第三章 《上博楚竹書》文字資料運用及相關文字考釋
-
一、前言
-
二、楚銅貝「豕」或「彖」字考釋
-
三、利用《上博楚竹書》字形考釋金文二則
-
四、試論楚文字從「□」偏旁的幾個字
-
五、楚文字「炅」字及從「炅」之字再議-兼論傳鈔古文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
-
六、楚文字訛混現象舉例
-
(一)「止」與「山」與「屮」
-
(二)「□」與「□」
-
(三)「爾」與「□」
-
(四)「呂」與「ㄠ」
-
(五)「取」與「為」
-
(六)「箴」與「職」
-
(七)「友」與「厷」與「尤」
-
-
七、「訊」字形體演變臆說
-
八、《說文》古文補說二則
-
(一)對《說文》古文「虎」字的一點補充
-
(二)《說文》古文「□」字來源論證
-
-
九、《信陽楚簡》遣冊考釋一則
-
十、《上博(六)·用曰》的「欠」旁及相關幾個字
-
十一、《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簡6的「害」字
-
-
第四章 以古文字的角度討論《上博楚竹書》文本來源
-
一、前言
-
二、學者對於竹書底本的看法
-
三、《上博楚竹書(三)·周易》底本國別討論
-
四、《上博楚竹書(四)·曹沫之陣》底本國別討論
-
五、《上博楚竹書(五)·鮑叔牙與隰朋之諫》底本國別討論
-
六、《上博楚竹書(二)·昔者君老》底本國別討論
-
七、《上博楚竹書(六)·孔子見季桓子》底本國別討論
-
- 引用書目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