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前言
-
第一章 語言和語言學
-
0.引言
-
1.語言和語法
-
1.1.語言
-
1.2.語法
-
-
2.語法和語言知識
-
2.1.字詞知識
-
2.2.語音知識
-
2.3.句法知識
-
-
3.共通語法
-
4.語言和社會文化
-
4.1.語意和文化
-
4.2.語言和社會
-
-
5.摘要
-
-
第二章 語音學
-
0.引言
-
1.語音描述的背景
-
1.1.標音系統
-
1.2.發聲器官
-
-
2.語音描述
-
3.子音
-
4.母音
-
4.1.舌位和母音的高低前後
-
4.2.母音展圓
-
4.3.母音的鬆緊
-
4.4.雙母音
-
4.5.鼻化母音
-
-
5.超音段的語音現象
-
5.1.重音及聲調
-
5.2.語調
-
-
6.摘要
-
-
第三章 音韻學
-
0.引言
-
1.音段、音位、變體音
-
2.音韻學的架構
-
3.底層結構的本質
-
3.1.音段和辨異徵性
-
3.2.什麼是辨異徵性?
-
3.3.辨異徵性的預測
-
3.4.徵性之間的關係
-
3.5.音段的表示與呈現
-
-
4.音韻規則
-
4.1.規則的寫法
-
4.2.規則的類別
-
-
5.音節和重音
-
6.結語
-
-
第四章 構詞學
-
0.引言
-
1.英語的字詞及結構
-
2.詞和詞素的類別
-
3.詞素的位置分類
-
4.兩種綴詞
-
4.1.詞變綴詞
-
4.2.語法變化的綴詞
-
-
5.構詞的方法
-
5.1.複合(compounding)
-
5.2.合字(blending)
-
5.3.始音結合(acronym)
-
5.4.縮字(abbreviation)
-
5.5.反向結構(backfonnatoin)
-
5.6.名詞的移轉
-
5.7.其他
-
-
6.摘要
-
-
第五章 句法學
-
0.引言
-
1.語法是什麼?
-
2.詞類
-
2.1.單詞的詞類(Lexical category)
-
2.2.詞的次分類(Subcategorization)
-
-
3.詞組(Phrases)
-
3.1.名詞詞組結構律
-
3.2.動詞詞組結構律
-
3.3.介系詞組結構律
-
3.4.其他詞組的結構律
-
3.5.詞組共通的內在結構(Intemal structure of phrases)
-
-
4.句子結構
-
5.樹狀結構的功能
-
6.包孕句的結構
-
7.變換律
-
7.1.倒裝律
-
7.2.Wh-移動律
-
-
8.摘要
-
-
第六章 語意學
-
1.單詞語意理論
-
1.1.內在影像論
-
1.2.定義與原型論
-
1.3.語意與指涉
-
1.4.語意徵性
-
-
2.單詞的語意關係
-
3.組合語意
-
3.1.句法結構
-
3.2.句法中的語意角色
-
-
4.其他結構的語意
-
5.摘要
-
-
第七章 語用學和言談分析
-
0.引言
-
1.語用學:句意與情境
-
2.語言行為
-
3.其他語用主題
-
3.1.預設觀念(presupposition)
-
3.2.指代詞(deitics)
-
-
4.言談分析
-
4.1.新舊訊息
-
4.2.合作原則
-
4.3.關連理論
-
-
5.摘要
-
-
第八章 人腦與語言
-
0.引言
-
1.人腦的結構
-
2.語言與人腦的關係:模組理論
-
2.1.分邊聽測(dichotic listening)
-
2.2.腦傷患者的症狀(brain impaired patients)
-
2.3.腦區分離(split brains)
-
2.4.給基的個案(Gage's case)
-
-
3.失語症
-
3.1.布洛卡失語症
-
3.2.威尼基失語症
-
3.3.失讀症
-
3.4.執導失語症
-
-
4.結語
-
-
第九章 語言習得
-
0.引言
-
1.研究方法
-
2.語言習得的理論
-
2.1.模仿說
-
2.2.增強說
-
2.3.語法建構說
-
-
3.語言習得的階段
-
3.1.牙牙學語期
-
3.2.單詞期
-
3.3.兩詞期
-
3.4.音韻習得
-
3.5.語法習得
-
3.6.語意習得
-
-
4.語言習得的基礎
-
5.摘要
-
-
第十章 第二語言習得
-
1.語言習得的理論
-
1.1.共通語法和第二語言習得
-
-
2.母語的角色
-
2.1.對比分析
-
2.2.錯誤分析
-
2.3.語言移借
-
-
3.輸入、輸出及互動
-
4.個人的認知型態
-
5.個性與策略
-
5.1.人格特質
-
5.2.學習策略
-
-
6.第一語言習得和第二語言習得的異同
-
7.教學形態
-
8.教學法
-
8.1.文法翻譯法
-
8.2.聽講教學法
-
8.3.溝通式教學法
-
-
9.摘要
-
-
第十一章 社會語言學
-
0.引言
-
1.方言與語言
-
1.1.英語的方言
-
1.2.台灣的漢語方言
-
1.3.標準語的理念
-
1.4.台灣國語和大陸普通話的差別
-
-
2.語言接觸
-
2.1.共通語
-
2.2.語言的相互影響
-
2.3.兼語(pidgin)
-
-
3.語言變遷與社會因素
-
3.1.瑪莎葡萄園
-
3.2.紐約市民的[r]音差異
-
-
4.語言與性別
-
4.1.性別用語的不同
-
4.2.修飾語和期許的區別
-
4.3.文獻上的發現
-
-
5.文化和語言禁忌
-
6.薩皮爾決夫假設
-
7.摘要
-
-
第十二章 歷史語言學
-
1.英語簡史
-
2.語言的改變
-
2.1.語音的改變(sound change)
-
2.2.語音改變的類型
-
2.3.構詞變化
-
2.4.句法結構的改變
-
2.5.語意的變化
-
-
3.比較語言學
-
3.1.印歐語言的發現(Proto Indo-European Language)
-
3.2.格林規律(Grimm's law)
-
3.3.新語法學派(Neogrammarism)
-
-
4.語言擬構
-
4.1.比較擬構
-
4.2.內在擬構
-
-
5.摘要
-
- 名詞解釋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