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乃以苗栗苑裡及南投竹山兩地寺廟的田野調查研究為例,試圖說明地方村落與寺廟之間的關係。作者透過兩地的文獻與田野資料的歸納與整理,試圖指出清代以來的台灣村庄,在長期的國家權力的滲透下,上層的禮教與儒家文化,如何在村庄這個基層社會裡轉化為庶民大眾可以接受的語言與文化。在此過程中,村庄社會所形成的社會文化空間場域以及俗民的天人玄理思維模式,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宋序
- 陳序
- 自序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問題的緣起
-
第二節 研究回顧
-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
第二章 天地關係—寺廟與聚落結構
-
第一節 土地公廟與緊落—以竹山地區為例
-
第二節 聯村公廟與緊落—以竹山地區為例
-
第三節 鄉鎮中心公廟與緊落—以竹山及苑裡地區為例
-
-
第三章 天人關係—寺廟神祇與聚落居民
-
第一節 天人關係的建立—緊落公廟的設置與神祇的安奉
-
第二節 天人關係的調和—以苑裡慈和宮的修建與把神為例
-
第三節 天人關係的再思考—祭祀活動與聚落住民
-
-
第四章 天地人合一—村莊、寺廟與風水
-
第一節 臺灣地區風水觀念的發展
-
第二節 村莊、寺廟與風水
-
第三節 天理與人事—祥異之說的社會文化詮釋
-
-
第五章 天人相應—寺廟與道德實踐
-
第一節 寺廟、神祇與教化
-
第二節 功果觀念及捐助寺廟
-
第三節 寺廟的勸化與慈善事業
-
-
第六章 寺廟研究範式的反省與「社會文化空間」概念的建構
-
第一節 臺灣的祭祀圈研究
-
第二節 寺廟與地方社會研究
-
第三節 反省與深思—「社會文化空間」概念的建構
-
- 第七章 結論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