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自序追慕聖君的頌歌:《三國演義》主題之美-「抨擊昏君暴君˙渴望明主賢君」的追尋過程悲劇英雄的史詩:《三國演義》文化之美-從「知遇之感」到「死而後已」戰爭風雲的畫卷:《三國演義》藝術結構之美藝術化的兵書:雄辯韜略的寶典-品嘗人才與謀略輝映、謀略與雄辯結合、雄辯與修辭互倚等諸種藝術之美
- 自序
-
壹、追慕聖君的頌歌:《三國演義》主題之美——「抨擊昏君暴君﹒ 渴望明主賢君」的追尋過程
-
前言
-
第一章 成書時代影響及於創作思想、主題內容
-
第一節 成書時代——元末明初
-
第二節 時代特徵——民族矛盾、剝削掠奪、起義烽火、依樣葫蘆
-
第三節 傳神寫照寄情詩史
-
-
第二章「反對分裂 嚮往統一」的心聲
-
第一節 歷史的真實——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
第二節 萬氏的心聲——反對分裂 嚮往統一
-
第三節 曹操之於「天下一統」
-
第四節 孫權之於「天下一統」
-
第五節 劉備之於「天下一統」
-
第六節 司馬炎之於「天下一統」
-
-
第三章「抨擊昏君暴君﹒渴望賢君明主」的追尋過程
-
第一節 漢獻帝——傀儡皇帝的悲歌
-
第二節 劉後主——一代庸主的鬧劇
-
第三節 吳末帝——遺臭萬年的暴君
-
-
第四章 奸雄暴君曹孟德
-
第一節 呂伯奢滅門之禍
-
第二節 報私仇屠戮徐州
-
第三節 息眾怒濫殺無辜
-
第四節 僭越凶錢人神怒——許田僭越、血書密詔、夷滅董承、絞殺貴妃
-
第五節 簒逆之先弑國母
-
第六節 天地不容此暴君:奸雄數終——作者對暴君的撻伐
-
-
第五章 一代聖君劉玄德
-
第一節 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
-
第二節 韜晦權變,待時而發
-
第三節 民之所欲,常在我心
-
第四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第五節 情深義重, 生死相隨
-
-
-
貳、悲劇英雄的史詩:《三國演義》文化之美——從「知遇之感」到「死而後已」
-
前言
-
第六章 關羽:光照寰宇一神將
-
第一節 萬方膜拜關聖帝
-
第二節 義薄雲天衝霄漢
-
第三節 神勇無敵一天將
-
第四節 驕衿自負亦無倫
-
第五節 壯烈就死全忠義
-
第六節 悲音餘韻嫋嫋傳
-
-
第七章 諸葛亮:震爍千古一名臣
-
第一節 萬眾仰慕在一身
-
第二節 千古賢相第一人
-
第三節 逸群絕倫一軍師
-
第四節 願以隻手將天補
-
第五節 千秋萬世有餘哀
-
-
-
參、戰爭風雲的畫卷:《三國演義》藝術結構之美
-
前言
-
第八章 迴前映後的藝術結構之美
-
第一節 前後對稱之結構美學——大對稱
-
第二節 由因果關係之伏筆所造成的前後對稱之結構美學
-
第三節 作品內部節奏之結構美學——每10回為一單元之情節設計
-
第四節 作品內部節奏之結構美學——每110回後極力遙映前文之情節設計
-
第五節 作品大對稱之結構美學——情節與時空對應關係之設計
-
第六節 小說敘述緩急與情節序列之調節所造成參差錯落的結構之美
-
第七節「連寫」與「斷寫」序列事件敘述策略所造成參差錯落的結構之美
-
第八節「開篇」與「結尾」情節設計與修辭策略所造成首尾呵成一氣的結構之美
-
第九節 三國最後一戰圖景——另類的迴前映後結構之美
-
第十節 透過開麥拉眼賞析「終篇」情節設計與修辭策略所造成的結構之美——悵惘失落 顧望懷愁
-
-
【附錄一】《三國演義》戰爭畫卷關係年表
-
【附錄二】 元雜劇「三國戲」與《三國演義》戰爭描寫對應關係一覽表
-
-
肆、藝術化的兵書:雄辯韜略的寶典——品賞人才與謀略輝映、謀略與雄辯結合、雄辯與修辭互倚等諸種藝街之美
-
前言
-
第九章 官渡大戰:彰顯人才與謀略輝映之美的典型戰爭——得人者昌﹒君臣齊心與上下離德﹒失人者亡
-
第一節 官渡大戰描寫之側重點有別於其他二大戰爭者
-
第二節 得人者昌﹒君臣齊心與上下離德﹒失人者亡
-
第三節 袁、曹激戰全過程
-
第四節 人才與謀略輝映之美正面形象——曹操
-
第五節 人才與謀略輝映之美負面形象——袁紹
-
第六節 戰爭描寫 手法獨特
-
第七節 細節描寫凸顯主旨——品賞人才謀略輝映之美獲得人生智慧啟迪
-
-
第十章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心理戰」美的品賞:〈 司馬懿克日擒孟達〉
-
第一節「知已知彼,百戰不殆」戰例舉隅
-
第二節 情節開端——隔空交鋒孔明已預料孟達必敗
-
第三節 情節開端——司馬懿所料與孔明皆同
-
第四節 情節高潮 孟達授首
-
第五節 餘波盪漾 司馬受封
-
第六節 藝術化的兵書——印證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之鐵律;體現了「心理戰藝術美」的品賞
-
-
第十一章 舌上鼓風雷﹒ 勝過百萬師:雄辯韜略的寶典——輿論製造關鍵一役「諸葛亮舌戰群儒」賞析
-
第一節 辯論之美——予豈好辯哉?子不得已也!
-
第二節 武戲文唱——印證了「舌上鼓風雷﹒勝過百萬師」
-
第三節 戰前態勢——孔明主戰與群儒主降
-
第四節 孔明與張昭——大言不慚、激怒對方;避實擊虛、伺機猛轟
-
第五節 孔明與虞翻和步驚——雙重標準、強詞奪理:藉讚劉備之不懼曹操以貶低嘲諷對方
-
第六節 孔明與薛綜——接石擊人,原話奉答:對方認賊為君即以君父之義責之
-
第七節 孔明與陸績——翻其老帳,人身攻擊:譏其盜橘前科, 否定其人格
-
第八節 孔明與嚴畯——以虛喻實,借題發揮:以世之腐儒無益於時局而譏對方「日賦萬言, 胸無一策」
-
第九節 孔明與程秉——巧借故事, 一語道破:辨析儒者君子、小人之別,勉其忠君愛國
-
第十節 蕩漾餘波 瞬間收束——黃蓋一喝 噤若寒蟬
-
第十一節藝術化的兵書——戰略與美學雙重價值
-
-
第十二章 劉備招親﹒龍鳳呈祥——〈周郎妙計與錦囊三策〉喜劇審美意蘊探微
-
第一節 藝術造境——天下喜劇寧過此!
-
第二節 你定計來我反制
-
第三節 錦囊第一策——驚天廣告 瞬間制敵
-
第四節 相親——吉日良辰龍鳳配
-
第五節 成婚——美女英雄送做堆
-
第六節 弄假成真——如此凱于世所稀?
-
第七節 錦囊第二策——巧借妙詞回荊州
-
第八節 出逃——煮熟肥鴨凌空飛
-
第九節 錦囊第三策——玄德用智激夫人
-
第十節 迎親和送嫁——無數追兵蜂擁來
-
第十一節 孔明妙計安天下 只用夫人不用兵
-
第十二節 餘韻——喜氣洋洋 美意綿綿
-
-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