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在十九世紀的畫壇中,和梵谷具有同等份量的畫家為數不少,梵谷之所以引人注目,除了他的作品外,他的奮鬥歷程,手足之愛,和悲天憫人的性格,無處不引人落淚。
在他十年畫家生涯中,從自我摸索、不知逢迎,一路跌跌撞撞地繪出幽暗、沉悶的農村景色;到下筆自如,成為色彩亮麗、風格獨特的印象派畫家,這一路走得崎嶇坎坷,卻又堅毅無比。
十年來,他憑著對繪畫的熱愛與堅持,找到了人生的出口。儘管生前只賣過一幅畫,始終未動搖繪畫的決心。他曾說:「假如我以後會有什麼名氣,現在也同樣享有;就像麥子在未結出麥穗前,不能說它只是一株草。」他的這份自信,值得我們學習。
在未拿起畫筆前,他經歷了畫廊店員、教師、礦區牧師等工作,履遭挫折。他的人生宛如黑夜般的漆黑,他卻以常人所沒有的氣魄與決心,以二十七歲之齡拿起畫筆,決心以畫家為職志。
在乏人指導下,他認真臨帖,以滿腔的情感素描農人、工人。一個同期的畫家不滿他那扭曲的畫法,對他說:「從學院的角度來看,你的人物畫得很不『正確』。」他回答:「我不要把人物畫得『正確』,真正的畫家不是以沒有感情的分析方式來作畫的。」情感是他追求的要點,因此,維納斯雕像到了他筆下,竟變成了大屁股、大腰圍的荷蘭婦女。如果有人說他畫得不對,他則會說,「我不想畫那些比例『正確」,卻『失真』的作品,我要表達的是人性,人性!」
梵谷的特立獨行,在人們眼中成了怪物。在他活著的日子裡,大部份都是寡然獨居。他沒有朋友,沒有伴侶,除了弟弟西奧外,幾乎沒有一個人可以讓他信賴,可以分享他心中的喜樂悲苦。
每個夜晚,在完成了長達十幾個鐘頭的素描和繪畫後,他坐了下來,透過筆墨向西奧傾吐衷心。在他的心裡,沒有任何概念或事件是瑣碎或細微的,他鉅細靡遺的,一點一滴、一字一語地將心中的感覺傳達給西奧。他的書信優美真切,細膩感人,不像他的畫瘋狂率真。那些綿延十八年的信,一共七百多封,娓娓道出梵谷一生的起落,和濃密的手足之情。
西奧不僅在經濟上供養梵谷,在心靈上滋潤他,更在繪畫上與他併肩前進。他是第一個看出梵谷的才華,也是唯一一個珍惜、包容他的人。難怪梵谷會一再說,沒有西奧,就不會有他。在生命的最後,他以懇切的心,再一次對西奧重覆他說過多次的話,「透過我的筆,你實際參與了許多不朽作品的繪製過程。」
如此相知相惜的手足之情,展現了梵谷的柔情,和令人動容的一面。
梵谷對藝術的熱愛勝於生命。他經常處在挨餓中,收到西奧的匯款後,他並不是拿去買食物,而去找模特兒。他怕慣壞自己,不敢吃熱食,每天以乾麵包和黑咖啡度日。貧瘠的食物損壞了他的健康,對藝術的偏執和遺傳性的神經衰弱將他逼上瘋狂之路。他在奧維的麥田裡舉槍自殺,臨終前依然對西奧說:「我仍然熱愛藝術和生命。」
梵谷死後僅六個月,西奧也隨之而去,兩人同葬於奧維的麥田裡。
梵谷以線條和色彩衝破生命的困境,雖然已是百年前的事了,但就像他的畫一樣,至今依然鮮明耀眼。勇者的生命是永遠不會退色的。
在他十年畫家生涯中,從自我摸索、不知逢迎,一路跌跌撞撞地繪出幽暗、沉悶的農村景色;到下筆自如,成為色彩亮麗、風格獨特的印象派畫家,這一路走得崎嶇坎坷,卻又堅毅無比。
十年來,他憑著對繪畫的熱愛與堅持,找到了人生的出口。儘管生前只賣過一幅畫,始終未動搖繪畫的決心。他曾說:「假如我以後會有什麼名氣,現在也同樣享有;就像麥子在未結出麥穗前,不能說它只是一株草。」他的這份自信,值得我們學習。
在未拿起畫筆前,他經歷了畫廊店員、教師、礦區牧師等工作,履遭挫折。他的人生宛如黑夜般的漆黑,他卻以常人所沒有的氣魄與決心,以二十七歲之齡拿起畫筆,決心以畫家為職志。
在乏人指導下,他認真臨帖,以滿腔的情感素描農人、工人。一個同期的畫家不滿他那扭曲的畫法,對他說:「從學院的角度來看,你的人物畫得很不『正確』。」他回答:「我不要把人物畫得『正確』,真正的畫家不是以沒有感情的分析方式來作畫的。」情感是他追求的要點,因此,維納斯雕像到了他筆下,竟變成了大屁股、大腰圍的荷蘭婦女。如果有人說他畫得不對,他則會說,「我不想畫那些比例『正確」,卻『失真』的作品,我要表達的是人性,人性!」
梵谷的特立獨行,在人們眼中成了怪物。在他活著的日子裡,大部份都是寡然獨居。他沒有朋友,沒有伴侶,除了弟弟西奧外,幾乎沒有一個人可以讓他信賴,可以分享他心中的喜樂悲苦。
每個夜晚,在完成了長達十幾個鐘頭的素描和繪畫後,他坐了下來,透過筆墨向西奧傾吐衷心。在他的心裡,沒有任何概念或事件是瑣碎或細微的,他鉅細靡遺的,一點一滴、一字一語地將心中的感覺傳達給西奧。他的書信優美真切,細膩感人,不像他的畫瘋狂率真。那些綿延十八年的信,一共七百多封,娓娓道出梵谷一生的起落,和濃密的手足之情。
西奧不僅在經濟上供養梵谷,在心靈上滋潤他,更在繪畫上與他併肩前進。他是第一個看出梵谷的才華,也是唯一一個珍惜、包容他的人。難怪梵谷會一再說,沒有西奧,就不會有他。在生命的最後,他以懇切的心,再一次對西奧重覆他說過多次的話,「透過我的筆,你實際參與了許多不朽作品的繪製過程。」
如此相知相惜的手足之情,展現了梵谷的柔情,和令人動容的一面。
梵谷對藝術的熱愛勝於生命。他經常處在挨餓中,收到西奧的匯款後,他並不是拿去買食物,而去找模特兒。他怕慣壞自己,不敢吃熱食,每天以乾麵包和黑咖啡度日。貧瘠的食物損壞了他的健康,對藝術的偏執和遺傳性的神經衰弱將他逼上瘋狂之路。他在奧維的麥田裡舉槍自殺,臨終前依然對西奧說:「我仍然熱愛藝術和生命。」
梵谷死後僅六個月,西奧也隨之而去,兩人同葬於奧維的麥田裡。
梵谷以線條和色彩衝破生命的困境,雖然已是百年前的事了,但就像他的畫一樣,至今依然鮮明耀眼。勇者的生命是永遠不會退色的。
- 前言
-
第一章少年文生
-
紅髮男孩
-
苦澀的單戀
-
福音牧師
-
-
第二章黑鄉岔路
-
入學考試
-
另尋出路
-
黑洞裡的世界
-
通往上帝之路
-
一封決裂的信
-
礦工素描
-
西奧,是你嗎?
-
-
第三章由炭筆到油彩
-
凱依表姊
-
不,絕不,絕不
-
海牙學畫
-
石膏腳模
-
憂傷
-
再見,西恩
-
努能情歌
-
食薯人家
-
-
第四章巴黎的蛻變
-
印象派的震撼
-
破繭而出
-
籌組聯合畫廊
-
急流湧退
-
-
第五章邁向成熟
-
北風與太陽
-
南方畫室
-
黃屋的爭吵
-
割耳事件
-
癲癇症
-
-
第六章扭曲的線條
-
聖雷米修道院
-
火焰般的絲柏
-
嶄露頭角
-
七百封信
-
嘉舍大夫
-
西奧的愁苦
-
麥田群鴉
-
但願現在就死去
-
- 梵谷重要記事
- 後記
- 作者簡介
- 參考書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