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小飯桶與小飯囚

出版日期
200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86741601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讓時間倒回一九五0年代吧!瓜棚下擺著一條長板凳,五個小傢伙,正炯炯然射向凳上的那碗醬燒魚……這個年代,孩子們對著滿桌飯菜,卻皺著眉頭,哀求說:「再吃一口就好,可以嗎?」
  當時代已無「典範」,我們的生活與其相信各種專家的理論,不如擺棄層層疊疊的知識迷障,回到自己、回到真切的生活,用心去感受、去反思,或許能撥開當前社會紛雜混亂的迷霧,看到遠方的一點亮光,悟到生活上一些簡單而明確的價值信念。
  當時代已窮奇追新到死巷或懸崖時,我們只要肯及時回頭,可能會驚喜地發現,很多「古典的智慧」,始終「常新」地等待著我們以真真切切的生活實踐去印證。
  當知識已成為迷障,我們的生活要能美好,用的就不是「加法」而是「減法」,清除心靈房間中過多而不貼切於生命自身的知識成見吧!當時代環境,已被政客、商賈、教育官僚、媒體人共謀塑造成一幅「上下交征利」而男男女女退化回到動物狀態的圖像,並儼然蔚為不可逆轉的趨勢。這種「朝代末症候群」,只要讀過歷史的人,都會覺得並不陌生。然則,在亂世中如何做人?生活如何能美好?不肯汩沒於洪流者,恐怕也只得決然地「回到自己」吧!
  美好的生活,只需要一些簡單、明確而堅定的信念,以及不必看人臉色的行動。
  這本書的五十多篇文章,關懷的問題一貫是:「我們的生活如何能美好?」
  但是,沒有深奧如仿智力測驗的「美學理論」。我只是直接觀察、體會當前社會或個人真真切切的生活,而做了或片段或整體的感受與反思。我沒有為我所關懷的問題:「我們的生活如何能美好」提出固定而唯一的答案。因為,我認為沒有這種答案。「生活的美好」,各有因緣條件,沒有一體適用的模式,唯在自得而已。但是,有些迷障卻是我們所共同面對的。因此,我只提醒有心者掙開這些迷障,回到自己、回到真切的生活。
  • 〈自序〉生活,千萬別相信專家!
  • 卷一
    • 我們常在人群裡感到孤獨
    • 「類人」與「獨夫」
    • 我是從急流中抽身的一滴水
    • 請他跟我去採蕨
    • 他就是這樣活著
    • 小飯桶與小飯囚
    • 快樂曾經是很容易的事
    • 魚丸、煎蛋與夢想
    • 褲子穿到破洞的童年
    • 廚房就是我們的實驗室
    • 這就是福
    • 一盤水果
    • 食筍與觀竹
    • 我會見「機」行事
    • 我們都可以是隱者
    • 完全的閱讀
    • 或許花蓮人是對的!
    • 單純就是幸福
    • 煙火與蘭花
    • 他們渡我過河
    • 死亡的預想
    • 我的車
    • 罵我,但別遺忘我!
    • 歷史的曠觀
    • 別談污染耳朵的事
    • 石頭先生傳
    • 「閱讀神話」破滅的時代
    • 監考與逛街
  • 卷二
    • 螺旋盤升的人生
    • 沙潭,自然長出仙人掌!
    • 誰真正關心貝克漢!
    • 反競爭
    • 在巨形偶像崇拜的背後
    • 現代人的自我懲罰
    • 工作就是存在
    • 現代休閒是另一種競爭與支配
    • 我們最需要「欣賞心」而非「競爭力」
    • 資訊焦慮症
    • 業績就是業力
    • 不養之養
    • 誰不是競轉的陀螺!
    • 魔術師的玻璃櫃
    • 假如生命只剩七天
    • 排名的夢魘
    • 自殺也是一種表演
    • 你丟你自己撿
    • 中心與邊陲
    • 政客與多嘴鸚鵡
    • 獵豹與鬥狗
    • 平常生活
    • 別做「時間牢獄」的囚徒
    • 一○一大樓背後的廢墟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