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易經的哲學原理
本書係作者研究易經哲學二、三十年來,在《王船山易學闡微》及《朱熹易學析論》的專著外,針對易學專家與專題所撰寫的單篇論文集。所探討的問題計有:天道、人性、感應與吉凶原理、家庭觀及家訓......以及《易》與《老子》的哲學對比研究等,論述簡潔扼要,精緻生動,發人省思。
- 自序
- 甲篇 易經專題研究
-
壹、由易經哲學展望廿一世紀
-
一、前言
-
二、如何讀《易》?
-
三、喚回人存有的根源感與淨化心靈的精神需求
-
四、家庭倫理的重建
-
五、對生態倫理的啓迪
-
- 貳、「龍」在易經中所表徵的生命精神
-
參、《易》哲學中的感應與亨通
-
一、太極的結構、功能與目的
-
二、貫通在太極與八卦中的一陰一陽之道
-
三、「否卦」乃否證感應與亨通的反例
-
四、「泰卦」是證成感應與亨通的範例
-
-
肆、《易》書的吉凶理論
-
一、前言
-
二、由卦爻格局論吉凶
-
三、《易》書吉凶理論中的人文因素
-
-
伍、易經的天人觀
-
一、前言
-
二、易經哲學的宇宙觀
-
三、「本天道立人極」的人生論
-
四、結論
-
-
陸、易經哲學的時中理念
-
一、前言
-
二、「時」與生生之德
-
三、「中」的涵義
-
四、天道運行的時中原理
-
五、時中原理的人道實踐原則
-
-
柒、《周易》與中國家訓
-
一、前言
-
二、《周易》的家庭觀
-
三、中國家訓的涵義、形式及其源流
-
四、《周易》對中國家訓的影響
-
-
捌、論《周易》家庭生活的兩性關係及其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影響―以伊川《易傳》為據
-
一、前言
-
二、《周易》的家庭觀及其所言及的兩性關係
-
三、《周易》兩性關係所規範之家庭角色在中國傳統社會之影響與發展
-
四、伊川《易傳》對《周易》兩性關係及家庭觀的詮釋
-
五、《周易》兩性關係觀之時代困境與展望
-
-
玖、《易》教的人文精神及時代意義
-
一、前言
-
二、人文與文明
-
三、《易》書「聖人之道四焉」的人文精神
-
四、《易》書的教育原理與方法
-
五、結論
-
-
拾、易學的審美觀及其對中國繪畫的影響
-
一、前言
-
二、圖象結構的形式美及其托象寄意
-
三、易學審美觀對繪畫美學的影響
-
四、受易學審美觀影響下的繪畫創作品
-
五、結論
-
-
拾壹、從「理一分殊」觀朱熹易學與環保哲學
-
一、前言
-
二、朱熹對「理一分殊」說的承繼和發展
-
三、理一分殊的易學宇宙論模式
-
四、當今環保哲學的緣起與趨向
-
五、理一分殊所可能蘊涵的環保哲學
-
-
拾貳、《易》、《老》哲學理趣之異同
-
一、《易》、《老》的宇宙觀
-
二、《易》、《老》的認識論
-
三、《易》、《老》的人生論
-
乙篇 專家易學研究
-
-
壹、帛書易說有無儒法合流的意向?
-
一、前言
-
二、漢初儒、法合流的思想背景
-
三、帛書易說有無法家思想傾向?
-
四、結論
-
-
貳、比較王弼與程頤的《易》注及本體論
-
一、前言
-
二、王弼易學的源流與注《易》特色
-
三、王弼《易》注的本體論
-
四、程頤易學的淵源與注《易》特色
-
五、程頤《易》注中的本體論
-
-
參、伊川《易傳》的天道與人道
-
一、天道論
-
二、人道論
-
-
肆、伊川《易傳》的政治理念
-
一、伊川的經學價值觀
-
二、伊川《易傳》的成書歷程及其特色
-
三、《易傳》政治理念的形上學基礎
-
四、《易傳》中的主要政治理論
-
五、結論
-
-
伍、對比朱熹與伊川的易學
-
一、對儒家經學與《易》書的研究價值觀
-
二、研究取向與注疏方法之對比
-
三、朱熹易學對伊川易學的繼承和發展
-
四、朱熹易學與伊川易學的重大差異處
-
-
陸、船山易學觀與朱熹易學觀之比較研究
-
一、船山對歷來易學家之評議及其所持的易學觀
-
二、朱熹對歷來易學家之評議、其易學觀及其與船山易學之比較
-
- 柒、船山易學之研究綱領
-
捌、李光地的易學初探
-
一、前言
-
二、李光地的易著及其對《易》之成書、易學之研究的看法
-
三、解讀《周易》之基本方法
-
四、李光地易學的基本思想
-
五、結論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